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战国之东周崛起 > 第一章 憋屈的天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初夏,京畿洛阳。

    时年大旱,河水、洛水、伊水三川枯竭,三川流域爆发了大规模的旱灾。

    又恰逢由张仪欺骗楚怀王商於之地而引发的秦楚大战第二年。因秦国盟国韩国不断支援秦国粮草,楚怀王怒而遣楚柱国景翠率领十万楚军围攻韩国南境屏障雍氏。

    此时在洛阳那座萧条的王宫里,群臣齐集于朝堂,商议的正是这两件事。

    《左转》里面说:“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现在天降大旱,自然需要祭祀先祖。而楚怀王对韩国用兵,背地里却是有取道韩国伐二周,窥伺九鼎,代周行王事的野心,自然又关系战争的大事。

    可端坐在王座上的周天子姬延,却是在闭目养神的睡大觉,丝毫没有理会下面那群叽叽喳喳的大臣的意思。

    现代人姬延本只是想去高都偷采点金矿发一笔横财,不曾想发生矿难,重生到了这末代周天子周赧王身上。

    本以为重生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会是一件很爽的事,因为他知道,这周赧王虽说没什么实权,却是足足做了59年天子,放眼华夏五千年,也就比第一的康熙皇帝少一年了。

    做天子近六十年,三宫六院,锦衣玉食,六柄大权,想想都有些小激动呀。

    可他却不知道周赧王不是享受荣华富贵59年,而是憋屈地过了59年。

    且不说现在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群雄环伺,甚至早在姬延继位以前,周王朝的最后两块地盘都分封了出去。而且论辈分,分封的现任两国国主都是姬延的叔叔。

    西边封了一个西周公国,都河南,现任国主西周武公姬共之,去年刚熬死了八十多岁的老爹惠公姬朝,今年新继的位,同时在周王朝领了个太师的职位秉政。从谥号就能看出不是一个什么善茬。

    东边封了一个东周公国,都巩城,现任国主东周昭文君姬文,是那西周国武公姬共之的堂弟,也在周王朝领了个太傅的职位秉政。这位倒是有自知之明,刚继位就自贬“公”号为“君”号,对待姬延也算是谦恭有礼。

    另外就连王畿洛阳也是东周国的封地,所以姬延现在算是寄居在这东周国。

    更加憋屈的是,作为一朝天子,姬延竟然连饭都吃不饱。也有可能是因为他重生不久,饭量比较大吧。

    作为后宫之主的王后韩姬实在不忍心,就找她兄长,新继位的韩襄王韩仓借点钱粮以供周王宫廷开支,至少要保证这旱灾的年份不饿肚子吧。

    可不曾想,韩襄王一口回绝了韩姬。推脱说是现在秦楚征战,作为秦国盟国的韩国多少要表示一点,就满车满车地往秦国前线支援粮草,况且又逢大灾之年,所以韩国也没有余粮了。

    韩姬气得七窍生烟,一口气闷在心中,病躺于床。

    “大王!大王!”姬延耳边突然传来内监徐来的轻唤声。

    昨日因忧心王后韩姬的病情,姬延一夜未眠。徐来作为和姬延最为亲近的内监,自然是知情的。

    按理说一朝天子打个盹,谁敢说二话。可是太傅东周国昭文君姬文不但脸色阴沉,还朝内监徐来连连使了好几个眼色。

    现在整个王宫都是寄居在东周国,王宫开支也依仗东周国供给。内监徐来无法,只好轻轻唤起了姬延。

    姬延从睡梦中醒来,稍稍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才发现此时朝堂早已雅雀无声,殿下群臣虽神色各异,却都瞪大着眼睛望着王座这边。

    “那个……,诸位爱卿。没什么事的话,就早些退朝回家休息吧吧。”姬延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略显尴尬。

    再加上上了这么久的朝,尽听老臣们扯淡,没听到半点干货,所以姬延只想早些抽身。

    “大王——”立于左手边首位的太傅姬文本是有要事要奏的,只是一直藏着掖着,等待时机。此刻听到姬延说出这么一句搪塞的话,心生不悦,便站了出来。

    姬文凛然望着姬延,继续说道:“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天将大旱,三川枯竭。实乃大凶之兆,恐于我朝不利,妄吾王慎思、慎言、慎行!”

    姬文这番话肺腑感人,下边群臣闻言,便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大王!臣夜观星象,太白移位,紫薇黯然。乃亡国易主之患。正是应了太傅之忧。”一耄耋老臣旋即铿锵附议姬文。

    此人姬延认得,是朝中太史吕仓,主要负责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事宜。

    姬延知道,这吕仓也只是在自己的朝堂兼了个职而已,真正的身份是东周国的丞相,翻译过来就是东周国昭文君姬文的跟班。

    现在姬文与吕仓君臣二人一唱一和,想要说什么事,姬延不但清楚,而且可以说是他间接导演的。

    他心想,干货终于要来了。

    现下天降大旱不假,可也不至于三条大河都枯竭。真正的原因是那上游新继位的西周国武公姬供之,邀请自己的堂弟东周昭文君姬文一起联秦抗楚,被一向以中立国自居的姬文断然拒绝。姬供之怒而下令在上游偷偷截断三川,以使下游种水稻的东周国无水可用。

    当然,截断三川这件事,姬供之是秘密进行的,按理说暂时不会有人知道。

    不过熟读《战国策》的现代人姬延了解这段历史,就委人去姬文那儿透露了一点儿风声。这才有了当下这一幕。

    现在姬文和吕仓表面上忧心周王朝的社稷,实则是到姬延这儿告御状来了。

    虽说目前周天子只是徒有一个天下共主的虚名,并不可能给告御状的人主持什么公道。然而这个天子的朝堂,却也是暗流涌动。

    周王室虽然羸弱,却有一个让诸侯们觊觎的正统地位,所以诸侯们很是关心周王朝朝堂的动态。因而各个诸侯国的情报人员,都在周王朝的朝堂领了一份兼职。

    像那大司徒国舅韩庆,便是韩国公子,韩襄王的心腹,同时还领着西周国丞相的职位,可以说是一个双向间谍。

    大司马杜赫,是楚怀王的人。大宰宁越,是秦惠文王的人。大司寇颜率,是齐宣王的人。大宗伯史舍,则是魏襄王的人。其他新继位的赵武灵王,燕昭王等也急不可耐地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就连卫、鲁、宋、越这些小国都积极安排了自己人,至少在天子朝堂要谋个中大夫品级的职位。

    最后留给周天子姬延自己安排的,只有大司空这么一个位置了。大司空相当于隋以后的工部尚书,一个工匠,各诸侯国自然是不屑一顾的。担任大司空的是一个名叫赵累的老头,说起来还是赵国人,不过却是一心向周,是周天子姬延的死忠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