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金屋旧事 > 第五章:长门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阿娇派了抱琴前往风月楼去与董偃交接有关信件,自己这几日常常闭门不出,早已引起了常嬷嬷等人的怀疑,她们看似关切实则有意打探的语气让阿娇心头一震,毕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宫里处处是他人的耳目,自己所能深信得也不过就是琴棋书画四个陪嫁丫鬟罢了。

    抱琴大约去了半个多时辰,带回了风月楼的地契和那里所有女子的卖身契,阿娇莞尔,果然这董偃办事是不错的。抱琴接着道:“翁主,董郎君说那司马相如是个清客,娶的是蜀中第一美人卓文君,闻得他写赋是极其出名的,都说他惊采绝艳,举世无双,只是一直不得朝中赏识。”阿娇听了,心中虽觉纳闷,但大概也有了些数。

    阿娇这几日一直未正式在宫人们面前露脸。用过午膳后,便吩咐司琪将长门宫的奴仆与侍卫召集到了前院。且是初春,午后的天光柔和而温暖,长门宫的前院却嘈杂的很,阿娇着了一身浅蓝色的留仙裙,一条玉带系于腰间,并不刻意打扮,却更显女子的贞静与飘然,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奴仆们大都原来就是在椒房殿伺候,深知陈阿娇并不是个苛责下人的主子,故从未真正惧怕过阿娇的威严。那些侍卫是刘彻派来的,心里只觉得这位娘娘很美,且不喜欢在宫里闹腾,很是让人省心,心里对阿娇多有钦佩与喜爱。阿娇站在有凤来仪殿前的石阶上,静静观察了众人,那些神色不耐的,让抱琴记下了名字,发配着干些粗活就是了。那些明显是阿谀献媚的,阿娇让侍书带着他们在后院摘剪侍弄花草便是,这般的人品,不适合在自己身边侍奉,还是排些闲职为妙。剩下的人中,年老的宫人是常嬷嬷与崔妈妈。崔妈妈是自己的乳娘,自然是信得过的,这常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原来便是椒房殿的管事,说来也是自己连累了她,故此便将厨房的一众事物与西院里的奴仆交给了常嬷嬷。而自己的一些琐事与东院的奴仆便交给了崔妈妈。二人倒也没什么意见。剩下来的便是几个小宫女了:阿娇一一问过了名字,随机与她们交谈了几句,言语沉静,为人老实的,阿娇便派了在自己屋里做些杂事。言谈爽利的,阿娇便吩咐了让她们主管三四个宫人。为人木讷但品质善良的,阿娇特意吩咐了让琴棋书画几个带着她们平日里多历练,并未特意指派事情。那些沉静老实的中有两个面貌生的不错且略懂歌舞的,分别叫:琉璃,盈袖。阿娇重新为她们赐了名字为:静影,沉璧。二人谢过后,阿娇只叫她们随着抱琴练习歌舞。一众侍卫阿娇并不是太熟悉,便叫侍卫长过来,指定了他们的巡逻时段并告诫毋随意进内殿便让众人各自散了。宫里众人倒没有一个有意见的,终日各司其职,倒也稳妥。

    这日,出去探听消息的抱琴回来,脸色复杂的很。悄悄的与阿娇说道:“奴婢闻得董郎君说,公主她竟花了千金去请那司马相如做赋,谁知皇上看了,竟大夸那个司马相如的文采,还提了他做郎官,最可气的是只字未提翁主您,公主被气得已卧床好几日了。”“哦,这倒有趣了,其实那日,你与我说司马相如的身份,我就隐约猜到了这儿。且把赋拿来我看”抱琴将董偃誊写的《长门赋》拿给了阿娇,阿娇看了,道:“这描写的女子整日哀怨叹惋,哪里是我呀,我可是整日里在长门赏花品茗,十分悠闲”抱琴不觉嗔怪道:“翁主,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心情拿自己寻乐子”阿娇并不言语,又问道:“你看静影,沉璧两个怎么样。她们的身世我都打探过了,皆是荣哥哥(临江王刘荣)送进宫的,忠心定然是有的,且我听荣哥哥派来的人说她们二人会些武力。”抱琴想了想道:“这两个姑娘平日里我看着是不错的,且从不与他人嚼舌根子,只是,翁主,您让她们二人练习歌舞,莫非是…。”

    “没错,我想把她们安插到风月阁里去。”

    “这恐怕委屈了她二人吧,这清清白白的姑娘家又有谁会愿意去那里呢?”

    “委屈是委屈了点,但清白她二人早就没有,谈不上吃亏。荣哥哥送来时便与我说明了,这二人原就是乐坊里的女子,荣哥哥特意挑了训练与我的,只我那时在椒房殿时并未有什么阴私,故也就搁置了她二人许久,那日,借着分派职务的名义将她二人调来了身边。”

    阿娇随后屏退了一众宫人,:千金买赋,呵刘彻,你想就这么算了?不可能!我总要让母亲这一作为有所收获才是。阿娇趁无人时细细研究了此赋,为之创设了相应的曲调,编成了古琴曲《长门赋》,并让抱琴拿给静影,沉璧二人练习。

    大约三四日的功夫,她二人便将曲子弹奏熟悉了,阿娇让抱琴带着她二人去了风月阁,并吩咐她二人日夜弹奏,势必要传到达官贵人耳中。

    因这曲子节奏舒缓,指法简单,且所配的辞赋文藻华丽,骈散结合,故很快,长安城内便有了新的流传曲子《长门赋》街头巷尾时时有人弹唱。

    “翁主,您这是在做什么啊?”

    “我退居长门已有三月,从董偃报上来的消息也可见,我陈家如今处处受到卫氏的压制,外祖母窦氏一族也受到了牵连,田蚡竟以出言不逊之名处死了窦婴,真真的可气,若非发现了这一密道,我还不知要被刘彻蒙在鼓里多久!我若再不作为,还不知这王娡与卫氏要如何欺辱陈家与窦家。你我深知,布衣黎庶最喜谈论的便是那宫闱秘事,故《长门赋》在这长安流行并不难,不知情的百姓自然会同情退居长门的我与备受打压的陈家,这倒要多谢那司马大人了,竟将我刻画的那般可怜。一旦我陈家获得了百姓的支持,那么,卫氏一族定然不敢轻举妄动,我听说刘彻最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信奉的便是”以民为本,君舟民水“,这样一来,刘彻也不敢逆着民意来重伤我陈家。这一招可保我陈氏暂时平安,时间一长,百姓们渐渐忘记后,便要另想它法了。”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题外话------

    这本小说的开头会比较的平淡,我想让阿娇在长门生活的日子里像杜甫《佳人》一诗所刻画的一样:“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第一卷的名字“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也是出自这首诗,是一位被丈夫抛弃后幽居在山中,与世无争的倾城佳人。但并不是说我要写一篇种田文。阿娇这个时候首要的是自保,所以她除了一些刻意的防卫外,所展现的状态还是以悠闲恬淡为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