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儿子与情人 > 第18章 保罗涉足尘世(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帕普沃思先生往凳子上一坐,写起了什么。一名女工从后面的一扇门走出来,把一些刚烫熨好的弹性状织品放在柜台上,立刻回去。帕普沃思先生用手拿起蓝白相间的一幅护膝检查了一下,再核对护膝的黄色订单,然后放在一边。接着是一条肉色“腿”。他又细心检查了几件东西,又开出几张发票,叫保罗跟他一起走。这次他们走过的正是那个女工刚刚进来的那扇门。保罗这才发现自己是在一段很的木梯顶上,他看到下面是间两边都有窗子的房间,而房间的另一头有六个女工低头坐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凭借窗口的光线干着缝纫工作。她们一同唱《两个穿蓝衣服的姑娘》。她们刚一听到开门声就都把头转了过去,看到帕普沃思先生和保罗在房间另一头看着她们。她们立即停止了歌唱。

    “你们就不能给我少起点儿哄?”帕普沃思先生,“要不,别人还以为我们这儿是专门养猫的工厂呢。”

    坐在高凳上的一名驼背女工,转过她那张颇为阴沉而劳苦的长脸冲着帕普沃思先生,用很低的声音道:

    “那它们就应该都是公猫了。”

    帕普沃思先生下楼进了成品间,走到驼背范妮旁边。她个子矮,坐在很高的凳子上,浅褐色的头发扎成一箍一箍的,因此头显得特别大,苍白、阴沉的脸也显得特别大。她焦急不安地放下手里的活时,窄细的袖口露出又细又瘪的手腕。他拿给他一个有毛病的护膝。

    “行了吧,”她,“你用不着来找我的事。不是我的错。”她的脸涨得通红。

    “我没是你的错。可是你能不能照我对你的做呢?”帕普沃思先生立刻到。

    “你没是我的错,可是你这什么要这么做呢?”驼背女工喊道,差点儿要哭了。她从“头儿”手里一把抢过护膝,:“好,我给你做,可你也别神气的太早。”

    “这是你们的新伙计。”帕普沃思先生。

    范妮转身,和蔼地对保罗笑了笑。

    “哦!”她。

    “没错,你们可别把他当猴子耍。”

    “拿他耍猴儿的并不是我们呀!”她愤怒地。

    “保罗,走吧!”帕普沃思先生。

    “再见,保罗!”一个女工对保罗。

    一阵哧哧的窃笑声。保罗满脸顿时变得通红。

    这一就像经历了一个世纪。一上午都有工人有事找帕普沃思先生谈话。一点钟,差不多是一点钟差一刻钟的时候,帕普沃思先生却不见了踪影了,要去赶火车:他住在郊区。到了一点钟的时候,保罗不知所措,拿着装有午饭的篮子来到地下室的货仓,一个人在凄暗的地下室里匆忙把午饭吃完。然后他走出门去。但是刚到两点钟他就回到那个很大的房间的一个角落了。不一会儿,女工们纷纷经过,一边走一边议论纷纷。在楼上做疝带、完成假肢最后工序等繁重工作的,是那些更低俗的女工们。他等着帕普沃思先生,不知干什么好,悠闲的坐在马椅上,有意无意的在订货单。两点四十分左右,帕普沃思先生来了。他坐下跟保罗闲聊。

    下午,要做的事往往不是很多,除非快到周末要结账的时候。五点钟,所有男工都会去摆有长桌椅的地下室很的茶屋去喝茶,把黄油面包放在那几块又空又脏的木板上一搁就吃起来,话很多时候也跟他们吃饭一样,匆匆忙忙、懒懒散散,真是有伤大雅。

    吃过茶点后,煤气灯全都被点燃了,干活也自然变得更欢。一批货得赶在黑前邮发到各地。各工场间送来长统袜,刚烫熨过,还热乎乎的。保罗开了发票。现在他需要打包写地址,放在秤上称重量。一阵报重量的喊叫声,金属相互碰撞声,绳索被扯断的噼啪声,向老梅林先生催邮票的叫喊声。邮差带着大邮袋来了,发出呵呵的笑声。这时一切停当,保罗急忙拿着午饭篮子去车站赶八点二十分的火车。一足足十二个时都在厂里。

    他的母亲早已坐在椅子上等他,而且显得十分焦急。他得从凯斯顿一直走回去,到家就差不多九点二十了。而他又必须在早上七点钟之前就得离开到厂里去。莫雷尔太太总是很担心他的身体。保罗终于进了乔丹公司,在那里,光线阴暗、空气少、工时长使他身体受到严重损害。

    他疲惫地走进屋来。他母亲看着他。她见到他很是快活,她的忧虑也就随之消失。

    “啊,怎么样?”她问道。

    “蛮有意思的,妈妈,”他回答,“活一点也不算累,他们待我也很好。”

    “你感觉还行吗?”

    “行,他们只是我的字写得太难看。可是帕普沃思先生——他是我的头儿——告诉乔丹先生我会行的。我在螺簧部,妈妈,你一定要来看看。那儿可好啦。”

    他很快就喜欢上乔丹公司了。帕普沃思先生,平易近人,对他像对待朋友一样。这位“螺簧部的头儿”有时也有很急躁,嚼的口香糖因此也就比平时多。即使在发脾气的时候,他也从不叫人下不了台,而是属于这样一种人:一急躁起来往往使自己不舒服胜于使别人不舒服。

    “还没干完呢?”他会大声,“继续干吧,你有足够的时间。”

    除此之外,保罗最不懂他的意思,是在他打趣寻乐的时候。

    “我明一定要把我的那只约克郡狗带来。”他非常高兴地对保罗。

    “什么是约克郡狗?”

    “你不知道约克郡狗是什么?不知道约克郡——”帕普沃思先生吃了一惊。

    “毛很光滑,身体很——暗灰的毛?”

    “对极了,老弟。它可是个宝贝啊。它生了只狗值五英镑,它自己值七英镑多;它不到二十盎司重啊。”

    第二,那只狗被带过来了。它直哆嗦,是个可怜。保罗并不喜欢它。后来开始有人逗它,就起了粗俗的笑话。

    乔丹先生只前来留心注意过保罗一次,这孩子把笔搁在柜台上是他挑出的唯一不当之处。

    “把笔夹在耳朵缝上,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职员。把笔夹在耳朵上!”有一他对这孩子,“为什么不把肩膀挺直些?过来。”他带孩子到办公室里,给他戴上特制的护肩带,为了保持两肩端正。

    但是保罗最喜欢的还是女工。男工们粗俗无趣。他也喜欢他们,可他们乏味无趣。楼下那个活泼的个子监工波莉,有一次见保罗在地下室里吃饭,便问他,她是不是可以在她的炉上给他烧点什么。第二,他妈给他带了一盘可以热一热就吃的菜。他把菜拿到那个干净的房间给了波莉。于是,他和她一起吃饭很快就成了一种习惯。他早上八点钟一到就把午饭篮子给她,他在一点钟下去时她已经把饭准备好了。

    她个子并不高,脸色苍白,浓密的栗色头发,相貌很是平常,嘴巴不但大而且圆。她像一只鸟。他总是叫她“知更鸟”。他生性闲静少言,却会坐着跟她聊上好半。女工们也都爱听他。她们时常围坐成一圈,他坐在长凳上滔滔不绝,有有笑。总有些女工觉得他是个奇怪的家伙,那么一脸严肃然而有时又那么乖巧有趣,对她们又是那样温柔。她们都喜欢他,他同样也很喜欢她们。他觉得自己是属于波莉的。其次就是康妮,一头浓密飘逸的红发,脸蛋儿像盛开的苹果花,话杂声细语,一身早已破旧的黑工装,他幻想浪漫的性对她总是有很强的吸引力。

    “你坐着绕线的那一刻,”他,“就仿佛你在纺车上纺线线——真是美丽极了。你让我想到了《国王的田园诗》里的伊莱恩。”

    她看了他一眼,羞得早已满脸通红。

    到露易,人的确挺漂亮,但脸皮也够厚,似乎老爱冲着他撅撅她的屁股,他常常就此跟她开玩笑。

    爱玛长得很一般,年纪大得多,总爱拿架子。每次冲他拿架子的时候,无意间竟使她感到满足。他因为此也不在意。

    “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把编织针插进去的?”他问道。

    “走开,烦人的家伙。”

    “可我必须知道你究竟是怎样把针插进去的啊。”

    她埋头摇着机子,一刻也不曾停下来。

    他留心地看着她做。忽然响起哨声。波莉出现,声音清脆地:

    “帕普沃思先生想知道,你还要在这和女工们玩多长时间,保罗。”

    保罗一边跑上楼一边“再见!”,爱玛这才直起了身子。

    “又不是我让他玩这机子的。”她。

    往往是,女工们在两点钟都回来以后,他便到成品间里的驼背范妮那里去。帕普沃思先生要到二点四十才会回来,来时常看见他的伙计坐在范妮旁边又是又是画,或是和女工们一起在那里唱歌。

    范妮经常犹豫一会儿才开口唱。她有一副很好的嗓子。大家一起合唱,配合得非常好。保罗跟六个女工都坐在那间屋里,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无拘无束了。

    唱完歌,范妮就会:

    “我知道你们一直都在笑话我。”

    “范妮,你真傻!”一个女工大声喊到。

    还有一次,到了范妮那满头红发。

    “范妮的头发很合我意因为它很漂亮。”爱玛。

    “你别哄我了。”范妮,满脸通红。

    “我没有,她的头发是很漂亮,保罗她的头发真的是漂亮嘛。”

    “好就好在颜色上,”他,“虽然是冷色,像泥土,但是却闪闪发光。”

    “啦!”一个女工开始惊呼,大笑。

    “无论我怎么弄头发,总有人评头论足。”范妮。

    “可是你或许真该看看她头发放下来的样子,保罗,”爱玛真诚地道,“那就是美,真的。他要是想画点什么,你就为他把头发放下来嘛,范妮。”

    尽管范妮嘴的里没有愿意,但她心里却很愿意的。

    “那我自己动手来放啦。”家伙。

    “很好,只要你肯。”范妮。

    他取出发髻上的发夹,那丝丝缕缕的头发一下子披散肩上,落在了驼着的背上。

    “好漂亮啊!”他惊呼道。

    女工们注视着。寂静无声。

    “好美呀!”他,“能值好几镑,我打赌。”

    “把它留给你,保罗,到我死的时候。”范妮半开玩笑地。

    范妮敏感得有些病态,总认为别人话里带刺儿。波莉话三言两语,公事公办。她们那两个部门经常扯皮,保罗总看见范妮哭。她把自己的苦恼都向他倾诉,他必须替她向波莉解释。

    日子一地过得也够愉快了。在厂如在家一样。没人受到催促,更没人受到逼迫。

    他晚上坐火车回家时从车里向远处眺望,只见城里的灯光模模糊糊地映照在那些山上,交融在一些山谷之中便看不到了。他觉得生活应该丰富多彩,心中很高兴。火车往前开去,只见布威尔那里灯光点点,就好像是从上落下的星星抖落在地上的无数花瓣。

    他得从凯斯顿走两里多路才能回到家,要爬上两道很的长山路,再走下两道短山路。他在夜里从山顶上眺望,五六里以外的村庄好似一群亮晶的有生命的东西。远处,马尔普尔和希诺的亮光散布在黑暗之中。时常有一列或南下伦敦或北上苏格兰的快车追踪而来,进入漆黑的山谷空地。

    他到了家的拐角处,另是一番夜色。

    他进屋时,妈妈高兴地站起来。他骄傲地将八先令放在桌子上。

    “肯定能有点儿帮助吧,妈妈?”他不满足似地。

    “刨去车票钱,饭钱什么的,”她回答,“那能剩下的少呢?”

    接着他把一来的所见所闻讲给她听。他讲他生活中的事如讲《一千零一夜》,在每晚上讲给他妈妈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