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儿子与情人 > 第6章 保罗出世,再起风波(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那次争吵,瓦尔特·莫雷尔有好几都满面羞愧,但不久又照样蛮横无理,照样冷冰冰的。只不过那狂妄自大略有收敛。他的体形似乎也跟着他的自尊与精神力量一起缩了。

    他现在才明白妻子拖着身子干活多么辛苦,悔悟唤起了他的同情心,使他想做点什么来弥补。他从矿井直接回家,晚上不外出而是待在家里,但星期五晚上总还是待不住的。不过他能在十点钟左右回家,而且不会喝醉。

    他常常自己做早饭。他起得早,时间充裕,不像一些矿工在早上六点钟就把妻子叫醒。五点钟,有时更早,他就醒来,起床下楼。她睡不着时往往躺在床上等待这一时刻,仿佛等待片刻的安宁。要等他出门之后似乎才能真正地安睡。

    他穿着衬衣下楼,费了好大劲把整夜放在炉边烘的工作裤穿上。炉子里总生着火,因为莫雷尔太太捅过炉子。早上屋里第一个响声就是哨哨声,拨火棍掏炉子的哨哨声,莫雷尔打碎剩下的煤块把已经灌满放在炉架上的那壶水给烧开。除了吃的以外,他要用的杯子、刀叉都已给在桌上的报纸上摆好了。他做好早饭,沏好茶,用炉边地毯堵住门缝防风,把火添旺,坐下来开开心心地享受一个时。他用挑子叉起咸肉在火上烤,用面包接住油脂;把咸肉片放在厚厚的面包上,用刀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把茶倒进带茶碟的杯子里,心里真舒畅。和家里人一起吃饭从来都不会这么开心的。他讨厌叉子,这东西是时髦,普通老百姓还很少用。莫雷尔喜欢用折叠刀。他自己吃着喝着,冷时坐在凳子上,背朝暖和的壁炉架,吃的放在火炉围栏上,杯子摆在炉子边。然后看看头晚上的报纸——能看懂多少算多少——一字一顿地读,特别费劲。甚至白,他也总爱拉下百叶窗,点着蜡烛,这是在矿井里养成的习惯。

    五点三刻他站起身,切了两块厚厚的黄油面包放进他的白布包里。再往白铁壶里灌满茶。在矿井里他最爱喝的是不放牛奶也不放糖的冷茶。然后他脱下衬衣,穿上在矿井里穿的背心,这是一种厚厚的法兰绒马甲,领口开得特别低,有短袖,有些像女式衬衫。

    然后他上楼,给妻子端去一杯茶,因为她身体不好也因为他觉得应该。

    “我给你端了一杯茶,老婆。”他轻声。

    “啊,不用,你知道,我不爱喝的。”她回答。

    “喝了吧,喝了又能让你好好再睡一觉。”

    她接过茶。见她接过茶啜了一口,他心里一甜。

    “我肯定,没放糖。”她。

    “咦——放了一大块呀!”他,有点委屈。

    “那就怪了。”她,又喝了一口。

    她披散着头发时,脸特别好看。他爱看她这种喃喃抱怨的样子。他又看着她,然后就走了。他带到矿井不吃的黄油面包从来不超过两块,所以有个苹果或桔子对他来可是件快乐的事。每次她给他放进一个时,他总是很欢喜。他到达矿井口时,嘴里总咬着从树篱上摘下的一片树叶,下到井里整嚼着叶柄保持嘴里湿润,就像在田野里一样舒畅。

    后来,孩子出世的日子渐渐近了,他在上工之前便忙活起来,掏炉灰,擦壁炉,打扫屋子,马马虎虎。然后他自以为不错地上了楼。

    “我都替你收拾干净了;今你什么也不用干,坐着看看书就行。”

    这话让她笑了,尽管她还一肚子气。

    “饭呢,张嘴就有?”她回了一句。

    “呃,可惜我不会做饭。”

    “没饭吃的话,你就会做了。”

    “哦!也许吧!”他完就走了。

    她到楼下一看,屋子是收拾过,可没收拾干净。不彻底打扫一番,她是闲不下来的;她拿着簸箕去倒垃圾。科克太太暗中注意着她,这时便煞有介事地向她自己家的堆煤屋走去。然后她朝木栅栏那边大喊:

    “嘿!你还这么拖着身子忙呢?”

    “噢!”莫雷尔太太不以为然地回答,“我不干谁干呢!”

    “看见霍斯了吗?”一个矮个子女人在路对面喊。她是安东尼太太,黑头发,个子得厉害,总穿件紧身的棕色丝绒衣服。

    “没!”莫雷尔太太。

    “嗯,希望他会来。我还有不少衣服得洗呢。我听见他的铃声了,对!没错。”

    “听!他就在胡同那头。”

    两个女人朝胡同那头望去。在河洼地尽头,有一辆老式轻便马车样式的车,车里站着一个人,身子挨着好几捆淡黄色的织物;一群女人向那人伸着胳膊,有的手里拿着几捆。安东尼太太本人的一只胳膊上就搭着一堆没染过色的淡黄色袜子。

    “这一个周我织了十打!”她得意地对莫雷尔太太。

    “啧啧啧!”对方,“你哪来那么多时间。”

    “嗯!”安东尼太太,“挤的呗。”

    “上哪儿挤呀?”莫雷尔太太。“织这么多,能卖多少钱?”

    “两个半便士一打。”对方回答。

    “唷,”莫雷尔太太,“坐着织二十四只袜子,就能挣两个半便士,我情愿去饿肚子。”

    “哦,我不知道,”安东尼太太,“你可以顺便着织嘛。”

    霍斯摇着铃过来了。女人们胳膊上搭着织好的袜子,在院子外等着。这家伙十分粗俗,总跟她们开玩笑,总想骗骗她们。莫雷尔太太不理睬,回到自家的院子里。

    这里有件不言自明的事,如果哪个女人想要邻居帮忙,就把拨火棍伸进壁炉里使劲敲敲壁炉的后壁,因为两家的壁炉是挨着的,声音很大。有一早上,科克太太在和面做布丁,听见壁炉里砰砰直响,把她吓坏了!她两手沾满面粉就赶紧向栅栏跑去。

    “是你在敲吗,莫雷尔太太?”

    “请别介意,科克太太。”

    科克太太爬上她家煮衣服的大铜锅,翻墙到莫雷尔太太家,跑到邻居面前。

    “啊,亲爱的,怎么了?”她关切地喊道。

    “请你去把鲍尔太太找来吧!”莫雷尔太太。

    科克太太跑到院子里,扯起又大又尖的嗓门喊道:

    “艾吉——艾吉!”

    整个洒洼地都能听到这喊声。艾吉跑了出来,去请鲍尔太太,科克太太撂下布丁不管,陪着她的邻居。

    莫雷尔太太躺在床上。科克太太给安妮和威廉做了饭。胖胖的鲍尔太太,走路一摇一摆,在屋里发号施令。

    “给我们家那位的晚饭切点冷肉,再给他做个苹果奶油布丁。”莫雷尔太太。

    “他今儿个没布丁吃也没事儿。”鲍尔太太。

    莫雷尔不是那种早早就等在矿井吊架下准备早点回去的那种人。四点钟还没到,有些矿工就在井底等吹哨下工;莫雷尔这时所在的很差的采煤段离井底大约还有一英里半,总是干到矿长的助手停工之后才停下来。那一,他干着干着,感到心烦意乱。两点钟时,他在烛光下看看表——他正在一个安全段干活——两点半又看了一次表。一块岩石挡住了煤层的通路,他得把它劈开。他手拿铁镐,或蹲或跪,抡起铁镐使劲挖,“一二、一二!”他吆喝道。

    “抱歉,问问,挖完没有?”他的伙伴巴克喊道。

    “挖完?一辈子也挖不完!”莫雷尔吼着。

    他继续挖。他很累。

    “这活儿可真要命。”巴克。

    莫雷尔实在气得忍无可忍,没有回答,仍使劲地又劈又挖。

    “算了吧,瓦尔特,”巴克,“明儿干也不迟,别把自己累坏了。”

    “我明碰都不会碰它一下,伊斯瑞尔。”莫雷尔大声嚷道。

    “嘿!得了,你不干,总有人干的。”伊斯瑞尔。莫雷尔接着干。

    “嘿,那边儿的人,收工啦!”旁边采煤段的矿工一边喊着一边离开。莫雷尔还在不停地干。

    “你或许能赶得上我。”巴克也走了。

    只剩下莫雷尔一人,他气极败坏。他没有干完活已经累散了架。他站着,汗流浃背,扔下工具,穿上外套,吹灭蜡烛,拎着矿灯往外走。主巷道里,另一些矿工手里的矿灯晃晃悠悠。嘈杂的人声显得十分飘渺。这是一段漫长而又艰险的地下跋涉。

    他坐在井底,大颗的水珠啪啪地落下来。很多矿工在那儿排队等着上去,话声很多。莫雷尔心里不痛快,答话时只应付一下。

    “下雨了,老兄。”吉尔斯,他是听井上的人的。

    总算有点事让莫雷尔得到一丝安慰。矿灯屋里放着那把他心爱的旧伞。他终于站到升降板上,一会儿就回到了地面。他交回矿灯,取了雨伞,这把雨伞是他在一次拍卖会上买的,价钱是一先令六便士。他在矿井边上站了一会儿,远眺田野;细雨朦朦下个不停。没后盖的货车载满湿漉漉、亮闪闪的煤块。雨水顺着无盖货车两侧往下流,在“卡·威公司”这几个白字上面流过。

    矿工们艰难地向贝斯特伍德走去,身上又湿又脏,灰溜溜的,但他们的嘴却神奇地血色极好,兴奋地聊个不停。莫雷尔走在人群里,但不吭声。他走着时,恼怒地皱着眉头。很多人进了威尔士王子酒店或艾伦酒馆。莫雷尔能够抗拒这种诱惑,够难为他的;他一路在伸出圃囿墙头、正滴着水的一排树下走去,步子很沉重,走到青山巷的泥泞道。

    莫雷尔太太躺在床上,听着那雨声,听着从敏顿回来的矿工们的脚步声,他们的话声,还有他们经过台阶后砰砰的关门声。

    “厨房的门后还有点药草啤酒,”她,“我们家那位要是一路回家,没在路上耽误,回来是要喝上几口的。”

    但他回来晚了,她肯定他去喝过酒,因为下了雨。她和孩子,跟他有什么关系?她每次生完孩子都要大病一场。

    “是男孩是女孩?”她问道,感觉快要死了一样。

    “男孩。”

    她觉得心里很安慰。想到要做男孩的母亲,心里就热乎乎的。她看着那孩子。蓝眼睛,金发头,很可爱。疼爱之情油然而生,别的全在其次了。她把孩子抱到床上,放在自己身边。

    莫雷尔什么也没想,拖着步子穿过园子径,又气又累。他收了伞,竖放在水槽里,然后把笨重的鞋子往厨房里一扔。鲍尔太太恰好来到里屋的门口。

    “哎呀,”她,“你太太状况糟透了,她生了个男孩。”

    他嘀咕一声,把空食品袋和白铁壶搁在厨柜上,去洗漱间挂好衣服,出来往椅子上一坐。

    “有喝的没?”他问道。

    那女人走进厨房。只听见木塞子砰的一声。她有些不高兴地把杯子放在莫雷尔面前的桌上。他喝一口,喘口气,用围巾的一头擦擦他的大胡子,又喝一口,喘口气,往椅背上一靠。那女人不再跟他话。她给他摆好晚饭就上楼去了。

    “他回来了吗?”莫雷尔太太问。

    “我把晚饭给他了。”鲍尔太太回答。

    他坐下,胳膊往桌上一搁——鲍尔太太没给铺桌布,给他拿了个碟子。他十分不满——开始吃了起来。妻子的身体很糟,又生了个男孩,这对他都不算什么。他太累了,他要吃晚饭;他要坐着,把胳膊放在桌上,他不想让鲍尔太太在这儿。炉火不旺,使他极不耐烦。

    他吃完饭又坐了二十分钟,把炉火拨旺。接着,他脚上穿着袜子,不情愿地上了楼。这时要去面对他的妻子真是个麻烦事,况且他累坏了。他脸上黑乎乎的全是汗。他的背心早已又干了,污迹都浸了进去。脖子上的羊毛围巾也弄脏了。所以他站在她的床尾。

    “嗯——你怎么样?”他问。

    “别担心!”她回答。

    “噢!”

    他站着不知道还可以点什么。他太累了,觉得操这么多心挺麻烦的,但也不很知道该怎么好。

    “是个男孩,他们。”他结结巴巴地。

    她掀开被单,让他看看孩子。

    “噢!愿上帝保佑他!”他喃喃地。这让她觉得可笑,因为他这话是死背出来的——装出一种父亲感情,而他当时并没有这种感情。

    “走吧你。”她。

    “这就走,老婆。”他完转身而去。

    被打发走了的他本想上去吻吻妻子,但又不敢。妻子也有些想让他吻吻自己,却怎么也放不下什么示意一下。他走出房间,她才松了口气,房间里只留下一股淡淡的煤味儿。

    公理会的牧师每前来看望莫雷尔太太。这位希顿先生年轻,很可怜。他妻子在生第一个孩子时死了,家中只剩他一个人。他是剑桥的文学士,十分腼腆,不爱话。莫雷尔太太很喜欢他,他也信赖她。她身体康复后,两人一谈就是几个时。他当了孩子的教父。

    牧师有时也会留下和莫雷尔太太一起喝喝茶。这次他们讨论的是在卡纳的婚礼。

    “耶稣在卡纳把水变成酒时,”他,“这象征结成夫妻的人的日常生活,乃至血液,此前像水一样未受到感悟,而现在像酒一样充满圣灵,因为当爱进入时,人的整个精神就改变了,充满圣灵,连外貌也几乎都变了。”

    莫雷尔太太暗自思量:

    “哎!可怜的人啊,他妻子死了;所以他把一切都倾注在圣灵身上。”

    他们的第一杯茶刚喝到一半,忽然听到矿靴扔下发出的声响。

    “哎呀!”莫雷尔太太不禁惊呼。

    牧师一下变得很慌张。莫雷尔走了进来,他正憋着一肚子气。牧师起身要跟他握手,他却只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算了吧,”莫雷尔着伸出手,“你看我这手,怎么握呀?手上全是挖煤留下的煤灰。”

    牧师的脸一红,十分尴尬,又坐了下来。莫雷尔太太站起来,把冒着热气的长把锅端走。莫雷尔脱下外套,把椅子拉到桌边,重重地坐下。

    “你很累吧?”牧师问。

    “累?我是很累,”莫雷尔答道,“我有多累,你哪儿知道。”

    “也是。”牧师回答。

    “你瞧这儿!”这矿工着指指背心的肩部,“这会儿才干了一点儿,还是汗的,跟块湿抹布似的。你摸摸。”

    “哎呀!”莫雷尔太太大喊道,“希顿先生才不想摸你那脏兮兮的背心呢!”

    牧师心翼翼地伸出手。

    “那是!他可能是不想,”莫雷尔:“管它呢,反正是从我身上流出来的。我的背心都湿得能拧出水来。做男人的从矿井辛辛苦苦回来,你也没拿什么给他喝,老婆。”

    “你明知道你把啤酒都喝完了。”莫雷尔太太着给他倒了杯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