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儿子与情人 > 第3章 莫雷尔夫妇早期的婚姻(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你为什么不呢?”她不以为然地。“我要是个男人,什么也挡不住我。”她扬着头。他在她面前显得有点害羞。

    “但我爸脾气坏得很。他一心要我经商,我知道他一定能做到。”

    “亏你还是个男子汉呢?”她叫道。

    “男子汉也不行呀!”他皱着眉头无奈地。

    如今她在这里住每忙得她团团转,什么是男人,她也渐渐体验得深了,她知道了,是强不到哪儿去。

    二十岁时,因为身体不好,她离开了希尔内斯。她父亲退休后回老家诺丁汉了。约翰·菲尔德的父亲破了产;儿子去诺伍德当了教师。她一直没得到他的消息,过了两年,她才决定去打听。他已经娶他四十岁房东为妻,是位有产业的寡妇。

    莫雷尔太太到现在还保存着约翰·菲尔德的《圣经》。她不相信他会——不也罢,他会怎样不会怎样,她心里都明白。为了自己,她保存着他的《圣经》,心里一直惦念着他。三十五年来,一直到她寿终正寝,她从没有提过他。

    二十三岁时,在圣诞节聚会上,她认识了一个叫埃雷瓦许谷的年轻人。当时莫雷尔二十七岁体格健壮,直溜的身材,十分漂亮,卷着的黑发依然是亮光光的,浓浓的黑胡子从来不刮。他脸庞彤红,嘴巴红润,引人注目,还总是放声大笑。那笑声特别少有。格特鲁德·科帕德注视着他,着了迷。他朝气蓬勃,一开口就妙语联珠,与人相处特别随和。她的父亲也很有趣,但往往带有讥讽。这个人却不同:和蔼、不带书卷气,热情又爱嬉戏。

    她本人却不是这样。她生性好奇,十分敏捷,对别人的话总听得有味。她善于引导别人谈地。她对什么都感兴趣,大家都觉得她聪颖过人。她最喜欢和有教养的人讨论各种宗教、哲学或政治问题。她并不常有这种乐趣。所以她总爱听别人谈他们自己,从中找到乐趣。

    她身材娇,前额很高,一头卷曲的棕色头发。蓝色的眼睛尤为坦挚,目光敏锐。她的两只手纤弱极了,像科帕德家的人的手,她身着穿深蓝绸衣,戴一串银色的贝壳装饰物,显得十分好看。

    ******·莫雷尔对她像着了魔。在他眼里,她既神秘又迷人。她跟他讲话时的英语特别纯正且带南方口音,他一听就感到紧张。她看着他。他舞跳得好,生跳舞的料,乐此不疲。他祖父是法国难民,娶了一位英国酒吧女招待——如果可以用娶这个字的话。这个年轻的矿工跳舞时,格特鲁德·科帕德在一边看着他,那么快活,那舞姿都同样出神入化;他俊朗的脸容光焕发,头发蓬乱;不管请什么舞伴跳舞他都会笑呵呵地鞠一躬。像他这种人,她从没有见过,她觉得他与众不同。在她眼里,父亲就是男人的典范。乔治·科帕德十分傲慢,英俊,而且相当尖刻,爱读神学书籍,只欣赏一个人,就是使徒保罗;他治家极严、不讲情面,对亲属冷嘲热讽;所有感官上的乐趣他都不去理会……他和这个矿工一点都不一样。格特鲁德完全看不上跳舞;她不喜欢这个,连罗杰·德·柯弗利舞都没学过。她和她父亲一样,都是很好的清教徒。所以,这个男人的生命激情勾起她的美感,那脉脉温情神奇之极——烛焰般发自他的肉体,不像她自己的生命想要激情奔放但又经常受到思想和精神的阻挫——对她来似乎有些神奇而且难以理解。

    他走过来向她鞠了一躬,她顿时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像喝了酒一样。

    “请你一定要跟我跳一曲,”他亲切地,“你知道很容易的。我非常想看你跳舞。”

    她曾经跟他,她不会跳舞。她见他这么礼貌,不由得露出微笑。她的笑容非常动人。让这个男人醉得忘了一切。

    “不,我不跳舞,”她低声,她话直率而动听。

    他并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他做事经常凭直觉——就在她身边坐下来,恭恭敬敬地低着头。

    “你可千万别错过这支舞啊!”她带有一点责怪的口气。

    “不,这曲我不跳——我讨厌这曲。”

    “那你为什么还叫我一起跳这曲呢?”

    他一听不禁大笑起来。

    “这一着我可没料到。你这次总算没我把身子撅起来。”

    这次轮到她哈哈大笑了。

    “你那样子好像就是撅起来呀!”她。

    “我就像根猪尾巴,撅着也没法子。”他大笑起来。

    “这么,你是矿工!”她吃惊地大声。

    “是啊,从十岁就下矿了。”

    她看着他,吃惊不已。

    “十岁!一定很辛苦吧?”她问道。

    “很快就会习惯了。就像耗子那样过日子,晚上才出来看看。”

    “这是什么意思?”她皱皱眉。

    “就像个地老鼠!”他笑着,“是啊,有些人到处乱窜,真像是地老鼠。”他把头往前一伸,胡乱掏鼻子,似在东闻西嗅辨方向,活像只田鼠。“他们就这样!”他真地断言道,“你看过他们在井下那样子。有空儿我带你去看看。”

    她望着他,感到惊讶极了!她眼前突然现出一幅全新的画卷。她对矿工的生活这才有了点了解,好几百名矿工在地底下干苦工,到晚上才出来。她觉得他特别高大。他每都冒着生命危险干活,却又那么乐观。她看着他,那纯朴的贤淑宁静中充满魅力。

    “你不愿去吗?”他轻言细语地问,“也许是不想去,会把你身上弄脏。”

    以前从来没有谁这样亲切地和她话。

    第二年的圣诞节他们结了婚;婚后的三个月里,她万分幸福;婚后六个月里,她十分幸福。

    他在戒酒誓约上签了字,带上绝对禁酒者的蓝色徽章;他可真会装的样子。她以为,他们住的是他自己的房子。房子虽然不过布置得很好,家具也坚固,都是上等货,跟她诚实善良的心灵非常相配。她跟四邻的女人们从不来往,莫雷尔的母亲和姐姐对她那大家闺秀的样子时常报以冷笑。还好,只要有丈夫亲近,她一个人,也能过得十分开心。

    偶尔,她自己对二人世界感到乏味,便和他吐露衷情。他认真地听着,却不明白什么意思。这让她要更加亲密的努力落空了,心中有些不安。他有时傍晚也不休息,她知道,他仅仅身边有她还嫌不够。当他找点零活干干时,她感到高兴。

    他人又勤快手又巧——什么都会做。于是她就:

    “我很喜欢你妈妈那个拨火棍——多灵巧呀!”

    “真的?亲爱的,那是我做的,那也给你做一个吧!”

    “什么?但可是钢的啊!”

    “那又怎么了!你也能有,我保证几乎是一样的。”

    虽然到处弄得乱糟糟还锤声叮当地响她却不在乎。他忙啊,但忙得开心极了。

    到了第七个月,她帮丈夫刷礼服,摸到胸前口袋里有几张纸,因为好奇就掏出来看看。这件结婚时穿的长礼服,他平时很少穿,她根本没想到会有纸条。原来是家具账单,还没有付钱。

    “看这里,”她,晚上他刚洗过澡也吃过了晚饭,“我在你结婚礼服里找到了这个条子。还没有给钱吗?”

    “没呢!没时间。”

    “但你对我都付清了呀!我还是等礼拜六去诺丁汉去把钱付了吧。我可不愿坐别人的椅子,更不想用没给钱的桌子吃饭。”

    他没话。

    “能把你的存折给我吗?”

    “行啊!只要你用得着。”

    “我还以为——”她道。他曾他有不少钱。但她明白,问了也白问。她呆呆地坐着,心里又气又烦。

    第二,她去见婆婆。

    “是您给******买家具的吧?”她问道。

    “是!是我买的,”老太太尖刻地应了一句。

    “他给了你多少钱买家具?”老太太气极败坏。

    “你很想知道吗?那就告诉你,八十镑!”她回答。

    “八十镑!那还欠四十二镑呢!”

    “我有什么办法。”

    “钱都花哪儿去了呢?”

    “账单都在,你看看就知道了——除了他欠我的十镑,在这儿办结婚宴会还花了六镑呢!”

    “六镑!”莫雷尔太太。她觉得这太荒唐了!

    “他的房子花了多少钱?”她问道。

    “他的房子——哪栋房子?”莫雷尔太太气得嘴唇发白。他曾经对她,他住的和隔壁的房子都是他的。

    “我还以为我们住的房子——”她道。

    “都是我的房子,那两幢都是我的,”婆婆,“房钱都没付完呢!我能按时付利息就已经很不错了。”莫雷尔太太坐着,气得脸色苍白,一句话也不。如今,她成了她的父亲了。

    “照你这么,我们还得付给你房租了。”她冷冷地应道!

    “我儿子在付。”婆婆回答道。

    “要付多少?”莫雷尔太太问。

    “六先令六便士一个星期,”婆婆应道。

    那房子不值这么多钱。莫雷尔太太把头一昂,直视前方。

    “你能嫁这样的丈夫算你有福了,”老太太讥讽地,“一切都由他操心,你啥事也不想。”

    莫雷尔太太沉默不语。

    后来她没对丈夫什么,但对他的态度却和以前不同了。她那高洁的心灵也冷却了,像铁石一般。

    十月来到了,她只想到了圣诞节。在两年前的圣诞节,她遇上了他。一年前的圣诞节,她嫁给了他。而在这个圣诞节,她将给他生个孩子。

    “你自己不跳舞吗?太太?”她的邻居问她。

    “那就奇怪了!你居然嫁给他,真怪!他可是个跳舞行家呀。”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莫雷尔太太大笑。

    “真的,他是行家!嘿,他在矿工纹章俱乐部开舞蹈班都五年啦。”

    “真的?”

    “那可不,”另一个女人,“每周二都挤满了人,还有周四、周六——听人,还出了不少丑事。”

    这使她生气而怨恨,而她对此也有责任。她们一开始就有意气她;因为她高人一等,虽然她并不是有意的。

    他开始回家很晚。

    “他们现在干活干到很晚,是不是?”她对洗衣女工。

    “不比平时晚,我看不比平时晚。可是他们下了工就去艾伦酒馆喝酒聊,就是这样!饭都等凉了——活该。”

    “可莫雷尔先生不喝酒呀!”女洗衣工放下手里的活儿,看着莫雷尔太太,然后又继续干,什么也不了。

    孩子出生时,格特鲁德·莫雷尔病得特别重。莫雷尔对她很好。但是她仍然感到非常孤单,因为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现在跟他在一起,她感到孤单;他在,这种感觉反而更加强烈。

    开始,孩子又又弱,不过长得倒很快。他是个很漂亮的孩子,金色的鬈发,深蓝色的眼睛,后来渐渐变成了明净的灰色。他的母亲非常爱他。他出生时,正是她的幻想破灭、痛苦最难以承受之时,正是她对人生的信念受到重创、心死之时。她对孩子的悉心照顾,让做父亲的有些妒忌了。

    最终,莫雷尔太太鄙视她的丈夫了。她爱孩子;她疏于孩子的父亲。他也开始无视她,家对他已无新颖可言。她伤心地对自己,他这人没有胆量。他已经变得徒有其表。

    夫妻间展开了一场斗争——一场可怕而残忍的斗争,二人中有一人死去才会结束。她奋力使他负起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但是他跟她差了很多。他生就是纯感官的人,而她努力使他信奉宗教。她想让他面对现实。他不堪忍受——几乎发狂。

    孩子还很,父亲的脾气却已暴躁到了极致。孩子稍有吵闹父亲便开始发火。这还不,他有力的双手也不放过孩子。莫雷尔太太讨厌她丈夫,一连恨上好几,他只能出去喝酒;他这么做,她反而不在意。只不过,他一回来,她会狠狠地奚落他一番。

    二人日渐疏远,他便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她恶语相加。可他以前从不这样的。

    威廉才一岁,他母亲便为他感到自豪,他可真讨人爱。虽他没钱,但总有她的姐妹买衣服给孩子穿。头上戴着白帽,帽子上盘着一根鸵鸟毛,一身白衣,满头鬈发,儿子简直成为她的最大的幸福。一个礼拜日清晨,莫雷尔太太躺在床上,听见父子俩在楼下低声话。她打了打盹。她下楼时,炉火正旺,屋里很暖和,桌上摆着早餐,丈夫坐在扶手椅上,靠近壁炉架,显得有些胆怯;孩子站在他的两腿之间——像剪了毛的羊似的,露个奇奇怪怪的圆脑袋——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地看着她;炉边地毯上铺着一张报纸,上边是一堆月牙形的鬈发,恰如金盏花的花瓣散落在炉火的红光之中。

    莫雷尔太太惊呆了。这是她第一个孩子啊。她脸色苍白,不出话来。

    “你觉得怎么样?”莫雷尔不安地笑笑。

    她紧握拳头冲过去。莫雷尔赶紧往后退。

    “我杀了你,杀了你!”她气得几乎不出话来。

    “你总不能让他像个女孩吧!”莫雷尔,口气中充满惊惧,不好意思地避开她的目光。他本来想听到笑声的想法彻底破灭了!

    母亲看看孩子的头,头发剪得又短又参差不齐。她用手摸摸他的头发,摸摸他的头。

    “哎!——我的孩子!”她声音发颤嘴唇颤抖,苦着脸,一把抱住孩子,脸贴在他肩头痛哭起来。她不是那种爱哭哭啼啼的女人;她太伤心了!那呜咽声,像是从她身上撕裂开来似的。

    莫雷尔坐着,两肘撑在膝上,紧握两手,指关节被捏得发白。他盯着炉火发呆,好像喘不过气。

    后来她自己当然也有点傻,孩子的头发迟早得去剪的。她甚至对她丈夫,他给孩子剪头发是当了回理发师,也没什么不好。但她知道,莫雷尔明白,这件事给她的内心产生不的影响。那情景,她一辈子都记得,那是使她最为痛苦的一件事。

    丈夫毛毛躁躁的行为,刺穿了她对莫雷尔的爱。以前,两个人苦斗的时候同样会为他操心,二人好像若即若离。现在,她不会再为他的爱担忧了;对她而言,莫雷尔已形同外人。这么一来,日子似乎好过了。

    不过,她仍和他抗争。如果他犯了错,她便拷问他。如果他喝酒,谎,她就恶言相讥,他是胆鬼、无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