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追梦华章 > 第25章 雇工事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琴音经历了与王志的快乐时光和感情欺骗后,觉得生活过于沉闷,找不到热情。回想在渡槽工地工作生活那段激情岁月,琴音萌发了回到渡槽工地的念头。琴奶奶着急地阻止她:“辛书记交代过,你这种身体状况,没过个一年半载的,不许让你回工地去。”

    琴音不愿意听奶奶的话,执意要回工地。琴奶奶只好托人告诉了公社领导。公社领导担心,万一没按照辛书记的要求看好琴音,让她到工地发生什么事情,辛献责怪下来,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刚好公社出现了一个雇工事件,地委还专门派人来调查,公社领导为了稳住琴音,不让她上工地,便派她也去采访播报这个轰动一时的雇工事件。

    接到了采访播报任务,琴音暂时放弃了回工地的念头。专心地准备采访和播报这一雇工事件。

    按照公社提供的地址,琴音来到了距离公社大概三四公里的村庄。村庄地处相对平坦的开阔地带,琴音走着,惊叹着,习惯了山区的丘陵,突然眼前呈现一片开阔地,让她兴奋不已。

    正因为地带宽阔,又接近丰水区域,这里呈现出一片与小山村不同的景象。阡陌之间,多了一些水塘,虽然水塘的水也不算丰盈,但比起小山村、大亢村来要好多了。

    田间地头,晒太阳的老人,放牛的孩子,耕田的汉子,人挺多的。琴音没来过这村,一路问过来,终于找到一间砖瓦房,据说是采访对象的住宅。琴音敲门,从屋子里探出来一个十分帅气的脑袋:“不用敲,进来便是。”

    琴音刚踏进门槛,便听见帅气的脑袋惊呼起来:“琴音!”

    琴音愣了一下,仔细地看了一眼帅气的脑袋:“啊?怎么是你?”

    对,帅气的脑袋怎么会是他,就是先前追求琴音的司机李非。琴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对方,“公社让我,来采访的,原来就是你?”

    “是我。”李非胸有成竹地说,“我可出名了,来调查和采访的人都已经两三批了。”

    李非一边给琴音倒茶,一边调侃道,“哎呀,我好几次开车想去你家,谁知道你这门槛儿高呀,高到连车都无法上去。”琴音应道,“是你的小汽车宝贵,舍不得上山吧?”“真没想到,我梦里寻她千百回的琴音姑娘,突然有一天会主动在我家里出现。”李非眉飞色舞地说。

    一番看似笑话,又不像笑话的调皮话后,转入正式话题。李非介绍了自己雇工的经过。

    原来,李非凭借县城司机的身份,有时也往省城跑。在省城,李非听说市场上放开塘鱼价格,不必凭票供应塘鱼了,使得原先只靠粮食和青菜度日的城里人,开始很多人买塘鱼。因为卖塘鱼能赚钱,也使省城郊区的很多人开始养塘鱼卖。李非辞去县里司机的工作,学习省城郊区的农民,一下子承包了生产队的三个鱼塘养鱼,一个人忙不过来,便雇了三个人来帮忙照看鱼塘,塘鱼出售后再分些利润给这三人。

    琴音惊叹:“呀!你经常往省城跑的人,跟着外面的世界学习,见得更多,看得更远,说不定将来还成就一番事业,带出一方新天地呢,这没什么不好呀。”

    “可是,”李非说,“我们这是山区,很多人无法想象外面的世界变化有多快,见我雇了三个人帮我干活,便说这是剥削。村里人看不惯,一层层反映上去,地委、县委都派人来调查过了。”

    “结果怎么样?”琴音问道。那时的琴音不知道。而亲爱的读者朋友心里应该十分清楚,这种雇工现象,八十年代刚刚开始的时候,在闭塞的山区广受质疑,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对新事物的认识提高了,便也习以为常了。

    “还没有结果呢。”李非说。李非关心的不是结果,因为省城郊区的农民都这么干了,要是不允许雇工经营的话,也是省城郊区先被制止呀。他关心的是,雇工问题在山区里这么一折腾,便有人怕惹事,怕闲话,不愿意被雇了,要出更多的钱才有人愿意来,这叫增加了成本。

    李非说,“我们这里虽然属于山区,但有大江流过,历史上就是一个鱼米之乡。养塘鱼本来就是好事嘛,鱼米之乡怎么能没有人养鱼,又怎么能没有鱼吃呢?”

    琴音感受到李非的非凡见识和新鲜观点,不断地点头和称赞李非。

    李非带着琴音参观鱼塘,走着,谈着。李非说,养鱼其实是多好的事情啊,可以改变山区农村只生产稻谷粮食的局面,增加副食,提高伙食质量,等等等等。琴音越发感到李非见解非凡。

    来到一个水草丰满的洼地,一个清水塘呈现在眼前,塘边一个妇女正往塘里放些青草。李非说,这便是我的鱼塘。哇!一眼望去,足有三五坵小菜园那么大,平整的水面轻波荡漾。走近了,三五成群的鱼儿在水里若隐若现。在山区农村,确实极少见到如此美丽的风景。

    琴音问旁边的雇工:“你主要负责鱼塘哪些工作呢?”

    工人答道:“我平时负责帮忙照看鱼塘,防止别人偷鱼,有空时还给鱼儿喂食草料,帮忙换塘里的水。”

    拉开了话匣子,工人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她说,“李非在外地学习了养鱼技术,又有本钱投资养鱼。而我什么都不会,受雇于他,帮忙一些轻易的活,有收成的时候,连我这农家妇女也能得点好处。李非不雇我,他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而我不受雇于李非,则什么活也不会干。雇工,其实是大家都能得好处的事。”

    琴音点头称是。李非笑容满面。工人一边忙碌,一边说话。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李非说,承包鱼塘前,每个月大约三十元收入,承包鱼塘后,一个鱼塘的利润基本上可以买一部缝纫机了。

    琴音惊叹道,哇,好厉害好可观的利润,我妈想买缝纫机都二十多年了,还没有赚够钱呢。说完,与李非握别。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琴音离开后,李非对琴音的一颦一笑念念不忘,那美丽的靓影,那磁性的声音,还有对他的见识和观点的认同,都深深地铭刻在了心里,让李非对琴音增添了爱慕。李非后悔当初一直没有走到小山村,便苦思冥想着,如何弥补,才能让琴音也喜欢上自己。突然,他灵光一闪,想起了琴音说过的那句话。

    对,李非想起了琴音说过,她妈妈想了二十年都还没有买上缝纫机。他想用一部缝纫机,增进与琴音的感情。

    第二天,琴音在广播中称赞了李非的见识和思想,还将李非那句“鱼米之乡怎么能没有人养鱼,又怎么能没有鱼吃”引用上来,表达了一种农村人就应该像李非那样,勤劳致富的观点。

    又一天过去了,琴音在公社的广播里再次称颂李非雇工经营鱼塘和塘鱼的事。

    琴音说,如果我们都能够追寻自己的梦想,多动脑筋,多向外面的世界学习,多接受新事物,实实在在地种好粮食,栽培作物,豢养牲畜,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贫穷落后的山区,将会迎头赶上,消除贫困,实现温饱,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