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磨刀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战将起(十六)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战将起(十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战场上,如今正在带兵的,是皇子李明月。

    大唐有许多会带兵的,李明月就是其中之一,他虽然是皇子,但是带兵也很厉害。大唐从来就不缺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带兵打仗都非常厉害。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王朝,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朝武力强盛,出现了许多有名将领,他们帮助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受到当时百姓的欢迎。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人物,没有他们英勇的在战场中拼搏,可能也就没有这个王朝的辉煌。

    他们各有特色,有人将他们做了排名,第四名的是薛仁贵,而第一名无争议。

    对于他的传奇故事,我们十分的敬佩。但是他在众将领的排位中处于最后,已经算是很厉害了。薛仁贵之前家庭条件也不错但是随着父亲的早早去世,使得家里各方面条件变差。

    等到少年时还是过得贫苦在农民生活,社会地位低下,每天都在田地里耕种。薛仁贵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好不容易攒点钱,就把祖先的墓地修建了一下。

    平时自己喜欢练习一些武艺,一直有从军的想法,想要有一天改变命运,成为将领。他的妻子是一个贤惠的人,经常在他身边鼓励他,并时常打听消息让他积极的参与军队。但是他们明白,必须要有适当的时机,才能够有所收获,所以薛仁贵一直苦于练习,在带兵打仗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唐太宗时期,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很重视人才,特别对于将领十分关注。太宗年间,初步建立政权,国家时常出现混乱,需要去平定。这时唐太宗亲自带领军队,准备征伐辽东,开始招募士兵参加战争,同时也招募大将,有能力的人领导军队。这对于下层百姓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改变身份。

    薛仁贵就在这时加入军队,起初他只是当一个小兵,但是后来在军队中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官位逐渐被升迁。在太宗时期,关于他的英勇事迹很多。曾经为统治者提供了好多实用方法,化解了非常难处理的矛盾;将高句丽给降服了,在那里实行了比较人性化的措施,得到少数民族的信任

    打败了突厥,也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说那时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强将薛仁贵的。在高宗时,又有不少少数民族开始发生混乱,他们不满足唐王朝给的利益,薛仁贵发出三支箭让高句丽领导者非常害怕,再次击溃来侵者。当时位于黑山的契丹族,很是野蛮的伤害我们边境的人民,薛仁贵一出场,采用联攻的的措施,迅速将它们驯服。他的英勇善战和布阵能力受到统治者的夸奖,他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

    从一个平民到之后无人不知的大将军,他华丽的转变离不开自己英勇和坚持。薛仁贵享年七十多岁,最后死去时候,举国悲痛,如今也被后人所敬仰,可谓名垂千古。

    苏定芳。苏定芳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在军队中生活,并且逐渐开始带兵打仗,自小就表现出突出的领导才能。而且在部队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苏定方力大无穷胆气过人,就连有一些老将在许多方面也不如他。在父亲去世后,他开始独立掌管军队,他带领的这支部队在隋朝末年很强大。后来唐朝建立后,将苏定方的部队收归国家,他拒绝了当时高职位,而是从普通的武将一步一个脚印拼杀,最后成就大将军之位。苏定方在平定吐蕃后,积劳成疾而死,去逝的时候七十六。

    李靖。李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军事家,文武方面都有涉及。他年少时就喜欢读一些兵书进行研究,在文学和理论上修养较高,后来参加军队,为官以后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战场,击破了土谷浑,降服了突厥,在南边平定了当时的萧铣,可以算得上是李唐王朝的极大支撑者。李靖在年老之后,把自己在战场的多年经历都写了下来,还写了很多关于军队训练,士兵打仗的技巧,给后来的人很大的借鉴意义。可惜由于时间太长,他学的很多兵书,现在都找不到了。

    唐朝中期的官吏温造是一名能吏,也是一名有胆有识的将军,对稳定唐朝的统治,维护唐帝国的统一,做了很大的贡献。温造可谓名门之后,其祖先温大雅是唐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曾经和弟弟温彦博,跟李渊一起在太原起事。李渊感叹说,我能起事,也是因为有你们兄弟俩相助。

    到温造的时候,已是唐朝中期,藩镇割据,国家动荡。温造是一介书生,但是颇有武略。当时范阳节度使刘济向朝廷效忠,但朝廷不敢派使者去,怕刘济半途生变。这时候,大臣张建封向唐德宗推荐了温造,温造也欣然受命,前往范阳,结果三言两语就说动了刘济。刘济当即热泪盈眶地表示向朝廷效忠。唐德宗为此特意单独召见温造,对其委以重任。

    到唐宪宗的时候,边塞发生叛乱,朝廷四处征兵,结果在征召士兵的过程中发生了新的叛乱。当时在南梁地区征召士兵五千人,前往边关平叛,没想到这五千人临时鼓噪谋反,不听朝廷命令,赶走主帅,拥兵自重。唐王朝为此很伤脑筋:如果派兵,兵都派往前线,抽调不易;如果安抚,又太纵容了。正着急的时候,当时任京兆尹的温造自告奋勇前往。唐宪宗问他需要多少兵力,温造说:派我前去就行了,“不请寸兵尺刃而行”。

    温造到了南梁,叛兵们见他手头没多少兵,先就放心了。温造为了让他们更松懈下来,提议大家进行马球比赛,轻松一下气氛。而当时南梁兵精神高度紧张,个个都兵器不离手,“出入者皆不舍器杖”。温造又提议说,观看球赛的时候,大伙就不用手拿兵器了。他在长廊上系一条条长长的绳子,让大家聚集吃饭的时候,把所有的兵器和弓箭都挂在绳子上。温造说:你们瞧,我不缴你们的武器,挂在绳子上取起来也方便。

    叛兵们也不起疑心,依言将兵器挂在长绳上,然后放心地坐下来用餐。就在大伙吃得醉醺醺的时候,温造忽然一声令下,随行的士兵拉起挂兵器的长绳,弓箭刀枪哗啦啦一下子离地三尺,“逡巡,行酒至,鼓噪一声,两头齐抨其索,则弓剑去地三丈余矣”。

    叛兵们失去了武器,又喝得醉醺醺的,本来心里就紧张,一下子慌乱失措,被温造一举平定。从此,南梁地区不敢叛乱。温造通过松懈对方警惕心,从而让其轻易放下武器,趁其不备擒伏他们,可算是欲擒故纵。

    高仙芝是唐朝时期的大将军,是高句丽人。他跟随父亲来到唐朝,在唐朝当了大将军,受到唐玄宗的嘉赏。

    相传高仙芝将军是一位容貌绝美之人,他的武功很好,特别出色的是他的骑射功夫。一般来说这种人会不会是只有武力而没有脑子的蛮夫呢?很多人都会这样问一遍,这位将军不止功夫了得,更是在十九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将军,作战勇猛,善用计策。唉,谁说唐朝安史之乱没有将才抵抗安禄山的叛军的,高仙芝可是打了很多胜仗的。

    曾经为大唐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一生毫无败绩,堪称唐朝最完美的将领。

    李靖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韩擒虎曾在隋朝灭亡南陈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韩擒虎的外甥,李靖也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他从小就喜欢研读兵书,远近闻名。唐高祖李渊进入长安后,李靖开始为大唐效力。

    李靖随同李孝恭南征江南,他在征讨萧铣的战斗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唐军在他的指挥下势如破竹,很快就将萧铣势力消灭。如果说李世民是平定南方的唐朝功臣,那么李靖也可以被视为是平定北方的大功臣。因为这个贡献,李世民也对李靖非常重视。

    李靖真正意义上的战绩是在贞观年间完成的。唐太宗继位后,唐朝不断遭到来自北方突厥的侵犯,为了消灭这一劲敌,李世民以李靖为帅,率军出击。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转战千里。

    李靖亲率唐军精锐三千多人突袭定襄,突厥颉利可汗惶恐不已,突厥军马顿时大败。后来,颉利在逃往途中为唐军俘虏,而李靖也因灭亡突厥而名动于天下。

    消灭突厥之后,李靖回到了长安,因为其战功卓著,李世民遂直接晋升其为尚书右仆射,李靖出将入相,官居宰相之职,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李靖第三场灭国之战就是对付吐谷浑。吐谷浑是贞观年间西北一个小国,该国曾经长期侵犯唐朝的边界,对唐朝西北边境威胁很大。为了消除这一隐患,唐太宗决定灭亡吐谷浑。而这次领兵作战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李靖。

    贞观八年,李靖率领唐军的主力深入甘宁,当时,吐谷浑的伏允可汗非常骄纵,为了迟滞唐军的进攻,伏允可汗故意避其锋芒。伏允深知唐军的勇猛,故而他并没有正面与唐军交锋的意思。他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迟滞唐军的进程,并烧光了所有的野草。没有了野草,唐军的战马就陷入到了饥饿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李靖决定奇袭吐谷浑。他将唐军分成两路,一路由侯君集率领,一路由自己统领,他们携带不到十天的干粮,翻越了整个积石山。

    正当伏允可汗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李靖和侯君集却突然杀出,吐谷浑兵马顿时陷入了混乱。经过这次打击,吐谷浑被彻底消灭,而那位不可一世的伏允可汗,也因为此次战斗,忧愤而死。

    从灭亡南梁的萧铣开始,李靖就亲自指挥了灭亡三国的战斗。不管是在对付突厥方面,还是在平定吐谷浑上面,李靖都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因为这个战功,他才受到李世民如此的礼遇。

    在李靖征战的过程中,他也善于发现人才,唐初名将李勣、张宝相等人就是被他推荐给李世民的。

    这位大唐帝国的战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名将,终于病逝于长安,享年七十九岁。他在去世后,李世民专门将其的坟墓修成了积石山的模样,为的就是表彰他灭亡吐谷浑的功绩。其死后,太宗赠封其为司徒的称号,恩荫万世。

    高仙芝的父亲叫做高舍鸡,这名字也不知道是谁取的,总之,他在少年时期就跟着父亲来到了唐朝。有人会问,高句丽是不是就是韩国的古代时期?韩国人认为,高句丽、真兴和百济这三个国家存在的时期,就是韩国的三国时期。也就是说,他们认为高仙芝是韩国人,他在韩国历史上也挺有名的。

    父亲来到唐朝是为了实现抱负,他很快就立下了大功,高仙芝也因此被封为了游击将军。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就被封为了将军,和父亲的官职品级是一样的。最初,高仙芝的才干并没有被发现,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重用高仙芝,一直提拔他,让他很快就成为了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夫蒙灵詧门下的封常清见过高仙芝之后,又听说了高仙芝的种种事迹,他觉得高仙芝将来一定不凡,就写了一封举荐信,举荐自己。

    可是封常清这个人吧,长得有点抽象,不好看,高仙芝不喜欢天天看着封常清这样的,就拒绝了封常清。的确,封常清的形象不好这是事实,很多人就会说了,高仙芝为何要以貌取人?封常清的形象是,细瘦的身材,脚有点跛,眼睛是斜的。

    封常清得到了高仙芝拒绝的回答以后,没过多久,又第二次写举荐信,举荐自己。高仙芝就说:“侍卫们的录取人数已经满了,你怎么又来了!”

    封常清愤怒的说道:“我是听说了您的事迹之后,对您感到敬佩,所以没有人举荐我,我自己就来了,我想要在您身边侍奉您啊,您为什么一定要拒绝我呢?难道就因为我的容貌吗?您再仔细想一想吧!”

    封常清说完以后就走了,但是他天天都到高仙芝的门口蹲守着,一连几天都是如此,高仙芝被烦的没有办法,只好将他收进了侍卫营。所以,请求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脸皮厚啊,要是封常清被拒绝一次就放弃了,他就不会达成心愿了。

    天宝初年,达奚诸部叛乱,高仙芝率领大军打了胜仗,到了要写捷报的时候,封常清拿出了自己私下写的,高仙芝一看,捷报上所说的井眼、泉水、战术和敌战情况都一一列出来了,这正是自己想要说明的,于是就采纳了封常清的捷报书。后来有人问起高仙芝那个捷报是谁写的,高仙芝说是封常清写的,认为他有奇才。

    从此以后,封常清就受到了高仙芝的重点栽培,一路晋升官品,后来成为了高仙芝的心腹。每次高仙芝出去打仗,都会将职位上的事情交给封常清,他对封常清十分信任。

    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搭配默契,将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中外无数的战争中,有很多漂亮的战役,也有很多战争的天才,但是论在帕米尔高原那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统率大军两次完美地完成行军任务的,只有高仙芝一人。可惜的是,高仙芝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有发生的种种的历史剧变。

    唐玄宗听从了奸人之言,诬陷封常清和高仙芝故意战败,将城池拱手送人。唐玄宗先是召见封常清,然后让人斩了封常清。

    后来高仙芝完成任务回来复命,最后也被玄宗杀了。可怜的将军,遇到了这么一个君主,一片赤胆忠心付诸东流。

    除此之外,大唐从来不缺乏勇猛向前的战士,只能说,一方水养一方人。

    对外一定要凶猛,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土。

    为了大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