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磨刀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战将起(五)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战将起(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宝树没有铠甲,但是有人给他送来了铠甲。

    来人是刘看山,他手中提着一套黑色铠甲,看上去十分陈旧。他将这铠甲丢给谢宝树,说道:“这铠甲是给你的,我以前用的,名叫黑龙甲。”

    谢宝树接过黑龙甲,这铠甲有些像明光铠。

    “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

    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代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更为华丽。

    在《唐六典·武库令》中的“甲之制十有三:曰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山文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由于不少寺庙里的神佛雕塑有很大的想象和艺术夸张成分,有人认为“山文甲”是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一种虚构出来的铠甲构型,这当然是错误的。

    那么,“山文甲”真正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呢?它真的像这些推测一样是一种将金属片压制成特殊的立体造型然后复杂的拼合而成的铠甲吗?

    一书中记载,唐猊铠,先用透骨草五斤,萝葡子三斤为咀,入清水一百斤,煮二百沸,去查(渣)入川(穿)山甲五张,大同盐三斤,皮硝三斤,硝石五两,硵砂半斤,封锅严密,煮一昼夜。取开,用杓同“勺”)铸如牛皮厚,其样不一,如匙头、柳叶、鱼鳞、方叶、方长之类,穿做甲。轻利,南方多用。

    按照这种说法,“山文甲”的真正名字叫“唐猊铠”,他的造法是把穿山甲的皮长时间熬煮,煮化了之后,用容器把熔成液态的穿山甲鳞片凝固成各种不一的形状,然后穿成铠甲。所以,奇特的甲片其实是随着铸造,时容器的形状而改变的,除了所谓的“山文”还可以有各种奇形怪状的。

    争中交战双方多使用冷兵器,对阵双方短兵相接时,除了比拼武艺和体力,铠甲也是最重要的装备,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将士们的身体。随着时代的发展,铠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重要的礼仪性活动中,比如军事检阅等场合。身着精致、美观的铠甲和戎装,将士们威武雄壮的身姿也是一国军事实力的体现

    在此后的几个朝代,铠甲的变化并不是太大。初唐的铠甲和戎服基本保持南北朝以来至隋代形成的式样和制度。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随着国力的强盛,才进行了一些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军戎服饰风格。

    到了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国力鼎盛,统治者们奢侈之风日甚,军队的一部分戎服和铠甲也开始从实用的功能中脱离出来,出现了众多美观大方、以装饰为主的仪典服饰。

    礼仪性质铠甲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边塞战事的频繁。战争一方面促使唐代产生了较高的铠甲制作工艺水平。另一方面,因为战事频繁,军事礼仪也随之繁荣,最终催生出系统而成熟的军戎礼仪。

    这些制造精美的铠甲,除了战场上使用,平时也有重要的作用:一可以用做武将平时的军服,二可用于仪卫卤簿礼仪的制服,彰显帝王威仪。

    一种是实战的铠甲,另一种是仪卫礼服。实战铠甲中,用铁制作的叫铁盔、铁铠、铁甲,用皮制作的叫皮笠子、皮甲。欧阳修有诗云:“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在的战场上,钝器其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钝器的出现都非常频繁。

    钝器虽然大部分无刃无尖,但是依靠其巨大的冲击力,足以将坚固的铠甲砸出凹陷,造成内伤和骨折,严重的可能因为内部大出血而当场死亡。所以,钝器也被认为是重型铠甲武士的死敌。

    刘秀在还是一个平民的时候有一句名言:“为官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个金吾,便是一种棍棒类的钝器。金吾的具体形制已经不可考证,根据有限的资料看,金吾以铜制成,两边有鎏金作为装饰,造型类似今天的棒球棍。这种华丽的武器,是当时首都卫戍部队专用,普及度不高,汉代之后渐渐被淘汰。

    又名连枷,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兵器,既是钝器,也是软兵器。由长短两根棍子组成,中间有铁链相链接。长棍为手柄,短棍用来攻击。主要用途是攻击手持盾牌的步兵,和拍打攻城的士兵。铁链夹棒还有一种变形,叫“连珠双铁鞭”,前端有两个串联的短棍,是三节棍的雏形。

    诃藜棒是棒的变种,前端裹有铁皮进行加固,后部为木制,用做手柄。因为前重后轻,手柄后端有腕绳防止脱手。

    狼牙棒也被称为狼牙棍,虽然有尖,但是使用方式是钝击为主,所以也属于钝器。很多人理解的狼牙棒是一种木柄铁头的武器,实则不然,只要装了铁头,那就是“锤”,而不是棒了。

    狼牙棒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钝器,威力比上面介绍钝器都要大,一棒子下去足以将人的天灵盖(头盖骨)打飞。

    金瓜锤因为锤头形似金瓜而得名,有时候也被称之为蒜头锤。在很多、戏曲和影视剧中,金瓜锤的大小被极大地夸张了。

    实际上,这么大的实心铁锤重量已经极大的超过人体极限,很难在战场上实用。古代的金瓜锤头只有一个小孩的拳头那么大,锤头后大约有两尺长的手柄。

    虽然看起来小巧,但是这个头一般以铁或者铜锻造或铸造,重量相当可观。就连陶土的方形板砖都能够拍死人,何况这么一个铁疙瘩呢?

    金瓜锤在战场上也是一种对付铠甲的利器,对付身着锁子甲和普通鳞甲扎甲的对手,命中一下,基本上对方就得内脏出血加骨折了。

    叶锤的结构和金瓜锤差不多,都是个锤头加上手柄。叶锤的锤头是一片一片的,围绕着一个中轴分开,像书页一样,故而得名。

    页锤相比于金瓜锤,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更符合物理学的原理。受力面积越小,攻击力就越大,虽然金瓜锤也有“瓜棱”,但是击中目标后,还是一个弧面的锤击。而页锤则将进攻的力量集中在一道竖向的棱上,力量更为集中。

    很多人认为锤和骨朵是一种东西,甚至百度百科也说“骨朵……又名金瓜”。但是这里的金瓜指得只是金瓜这种形制,而不是说骨朵又叫金瓜锤,只是说一般的骨朵可以单称为“金瓜”。

    其实这两个玩意虽然看起来像,结构也差不多,都是一个手柄链接锤头,但是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锤头和手柄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一体铸造或者焊接,锤头后面连一根铁杆子做柄,还有锤头后面加一个套管,套在硬木的柄上。总而言之,锤的头都是实心的金属。

    鞭和锏都有个特点,就是前细后粗,很好的维持了重心,在保证重量的时候也让重心靠前,最大可能的提高了灵活度。

    鞭的造型像竹节一样,所以也有“竹节鞭”的说法。鞭中威力最大的,莫过于明代双手长鞭,这种长鞭共有四尺九寸长,约合今天的一百五十七厘米,共有二十八节,重量折合成今天大约有十二斤到二十四斤。使用时,这种鞭双手握持,但是也只有数一数二的力士才能耍的溜。

    而锏则是一个棱锥性,一般为四棱,四面一般有凹槽减重。所以锏的重量要比鞭轻便不少,灵活性上更佳。所以在古代的里,用锏的像秦琼、八贤王,形象上要清秀一些,用鞭的比如呼延灼、尉迟恭,形象就要粗狂很多了。

    锏虽然轻便,但是重量依然超过同等长度的刀剑,而且因为其自身灵活度和长度,锏不仅可以钝击身着铠甲的对手,对付一些轻目标依然游刃有余。

    一般来说,提及古代铠甲,以往骑兵铠甲更受关注,因为骑兵基本都是各国精锐,自然要装备最好的铠甲。而步兵才是战争中数量最多的兵种。即使是骑兵们在战场上大行其道的年代,也仍然离不开步兵在战场上的贡献。但步兵的廉价,使得他们相较于骑兵来说,无论是披甲率还是铠甲质量,都要相差不少。所以真正体现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往往是步兵的披甲率与状况。

    当然,秦朝的高披甲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战国时代的积累,以及与六国战争中的缴获。到了汉朝时期,铠甲的装备率出现了相对下滑,至少在西汉中央辖区内的铠甲储备数量还是有相当大的基数,比如其中提到皮甲十四万两千三百二十副,有铠铁甲六万三千三百四十副。

    对于一个隶属于中央的地方武库来说,这个铠甲储备数量可以说相当惊人。但与此同时,汉代各封国的步兵披甲率也就是地方部队,从出土的陶俑来看,比中央部队的披甲率要差很多。而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则可以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比如袁绍和曹操的“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在之后的发展中,伴随着军队制度的变化,步兵铠甲的装备,往往会因为步兵所属不同的职属,以及面对敌人的情况,导致铠甲的配备几率有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根据《太白阴经》的说法,唐代部队的披甲率能达到六成。而宋代由于骑兵相对较弱,对步兵铠甲的重视度很高,比如著名的“步人甲”。所以一些精锐步兵军队披甲率很高,但也有许多部队则根本无甲。并且根据地方的不同,比如在一些与敌对峙的一线,以及守备京畿的军队,披甲率还算比较可观。

    但与之同时的,便是内地的戍卫部队披甲率极低。“今张浚军三万,有全装甲万副,刀枪弓箭皆备。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三千,王燮军一万三千,虽不如浚之军,亦皆精锐。刘光世军四万,老弱颇众;然选之,亦可得其半。”

    刨除作为精锐的重步兵,在有限的条件下,普通步兵的护甲,往往会对会优先选择保护是士兵的头部和躯干。因为在实战中,相对于四肢,躯干其实是相对更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尤其是在长枪手互相搏杀中,其实最容易被攻击的部位便是躯干,而人的脖子因为目标较小,同时对这一区域的防护往往效果有限。因此除了重步兵之外,步兵铠甲大多不会对脖子进行保护。

    另外,步兵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便是大腿和上臂,尤其是大腿部位受到攻击,虽然不会迅速丧命,但是却也足以剥夺士兵的行动能力,因此大腿也是需要重点防护的部位。而对于双臂的防护,除了避免双臂受伤使得士兵丧失活动能力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两腋的保护,因为这一地区血管密布,一旦遭到攻击,就会和躯干受到攻击一样危险。比如隋末就习惯近距离用弓箭攻击明军的面部和两肋而对头部的防御,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士兵们死于敌军弓箭的投射。

    总的来说,虽然在战争的环境下,步兵时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当廉价的兵种,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步兵们全都得不到最基本的防护。

    在火器登场之前,拥有更多披甲步兵的一方,往往也就意味着这一方的步兵有着更加强大的战斗力。当然,以古代的生产力来说,全部都是金属铠甲实在是有点困难,所以纺织物甲、皮甲,乃至东亚的纸甲、木甲等等都是士兵们保护自己身体的重要防线

    而在南北朝时期,伴随着大量游牧民族进入到中原地区,镜甲这种铠甲类型,也因此传入华夏。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护心镜本身没有防御能力。但大唐开始,像大秦那样在铠甲上镶嵌两到三片护心镜的装配方式,逐渐在实战铠甲中消失,转而在躯干前后,各配带一片圆形的护心镜。不过,虽然是“护心镜”,但是在很多时候,护心镜却也时常被装配在腹部等位置。

    也因此,护心镜在战场上实战中的防御作用,就因此更加具有不确定性。

    楚国有位在街头卖矛和盾,他先是声称自己的矛很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在介绍自己的盾时又说自己的盾很坚硬,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穿。于是角落里弱弱的发出一个声音: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哑口无言。

    后来这个典故就变成了成语自相矛盾。其实不只是矛和盾,在战场当中,弓箭和铠甲也是一对冤家,一方总希望自己的强弓能射穿对方的铠甲,而另一方则希望自己的重甲能抵挡对方的弓矢。

    那么究竟是弓箭能射穿铠甲还是铠甲能防住弓箭呢?

    首先这个问题不算严谨,因为古代弓箭分为直拉、反曲、复合等几种,并以“石”为计算单位,不同臂力的人射出的箭效果也会大大不同。

    同样,铠甲按材质也分为木甲、皮甲、铁甲等多种类型,不同的弓对应不同的铠甲,自然结果也会不同。

    虽说弓箭的产生要比铠甲早,但总体而言,弓箭的发展是落后于铠甲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弓箭无论工艺和箭头如何改进,最终还是受臂力和距离影响,而铠甲却可以不断改良材质或者加厚。弩和炮之所以被发明出来,就是因为弓箭已经很难射穿铠甲了。

    如历史上的匈奴骑兵常以强弓骑射著称,可是面对装备鱼鳞铁甲的汉军骑兵,依然无能为力,陈汤当时就自豪的说:一汉当五胡。

    《三国志》中也多次记载了重甲兵碾压弓箭兵的案例:典韦穿重衣两铠,贼弓弩乱发,韦不视;孙权讨黄祖,飞矢雨下,凌统为前部,人被两铠,大兵遂进。高顺的七百部下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所以得名陷阵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弓箭已经无法射穿铠甲了,为什么古代战争中弓箭手们还是在奋力齐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作为冷兵器时代最有效的远程武器,弓箭在射击时需要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依靠下坠的俯冲力和齐射时的覆盖面来杀伤敌军。这种万箭齐发的场面除了心理上的震慑外,更主要的是对敌军铠甲的限制。

    因为弓箭射入敌兵体内,最终造成对方死亡的可能并不是弓箭,而是创口引起的病毒感染。所以,想要彻底防御弓箭伤害,就需要穿重甲。

    正因为弓箭的存在,所以冲锋陷阵的都是重甲兵,如果没有了弓箭威慑,那敌军攻击成本将大大降低,毕竟连轻装步兵也能冲锋了。

    箭的另一个作用是射杀对方骑兵的马匹,既然士兵穿了重甲,那我射倒战马,一样可以延缓对方冲锋。那为什么马不可以穿重甲呢?有,但多数情况下是轻甲。因为人着重甲已经对马的体力形成消耗,如果再给马披挂重甲,那战马就无法长途冲锋了。

    谢宝树穿好黑龙甲,登上城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