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 结界 幽冥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壹】结界

    印度有一条十分有名的河流——恒河,传说佛教曾兴起于此地。

    所以在许多佛经中,都会提到“恒河”这两个字,当需要以“多”来形容事物时,就会出现这样一个词组:恒河沙数。其大意就是: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的数目(自然是数不清了)。

    而常与“恒河沙数”连接的词语是“世界”,即“恒河沙数世界”。

    在脑海里一想到“恒河沙数的世界”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天地之间的“世界”究竟存在多少啊!

    也许佛教之所以伟大,其中之一的原因大概就是它所构建的宏观论和微观论吧。

    在两千五六百年前,佛教的知识里就涵泳着如此高远的见识和境界,当真令我等后学只有望洋兴叹。

    但凡接触过一点佛学譬如《觉海慈航》的人,都会知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名言,而其实它真正的内涵也只是说:无数的世界中有无数的菩提,有生命有灵气的万物都可以证得菩提(自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还未知的生命)。

    证得菩提,

    说之十分易,行之万分难,

    大圣在前,蕞尔在后,

    大多数人也只不过是在夸夸其谈而已。

    因有此感,才有了《山海经之三子传说》中的开篇语: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二者合而为一,是为世界。

    传说洪荒内外有无数的世界,如:湿生世界、卵生世界、胎生世界、化生世界;

    又如:仙族世界、神族世界、魔族世界、人族世界;

    又或如:花草木石世界、稻黍稷麦世界、士农工商世界、琴棋书画世界……凡此种种,各依所因,无以尽表。

    并且世界有大有小,有实有虚,有间有合。

    大者如须弥昆仑,小者如米粒尘埃,实者如山川湖海,虚者如风云雷电,间者如水火相克,合者如水**融。

    其中所蕴藉的真正奥秘,玄之又玄,妙之又妙,除非圣贤一般的人物,不能语焉尽详。”

    并且由此而引申出来另外一个词语:结界!

    既然虚空之中有恒河沙数的世界,那么每一个世界与每一个世界必定都会有界限,而世界与世界之间的界限,姑且叫作“结界”,好像正如现在人用什么一次元二次元或者三维空间四维空间来说事,不过个人感觉“结界”更具有中国文化古典气息,所蕴含的意思也更为深刻更为全面。譬如,用维度来说事,一维二维三维还好诠释,但是到了四维五维六维甚至更多的“维度”,就不知其所云了。

    而用“结界”来说事,却没有这种设定障碍。

    结界也是真实存在的。

    有的是有形的,一眼可见,例如屋之墙门,园之篱笆,国之边防。墙门、篱笆、边防就是结界。

    有的是无形的,虽然无形,但可以预测,例如弓弩射程,核武器拒止,凡是这些武器所能控制的边界,皆可称之为可以预测的结界。

    还有一种无形结界,不可以预测,然而可以感应(有点玄了),例如盘伏的蛇,如果离有百米之外,它毫无察觉;如果进入它的感应带,便会即刻发起进攻,如此蛇的感应带就是它的结界。再如:人与人也是有结界的,便是通常所说的安全距离,好像是一米之内(或许不正确),一旦陌生人超越这个安全距离,马上就有反应。

    结界的种类很多,大结界中有小结界,小结界中还有更小的结界,譬如国家之中有各个省市,各个省市还有乡镇一样,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彻底。

    并且有些结界会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水与冰,尽管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世界展现,彼此也有结界,但可以相互融合。书界与画界也是如此。

    有些结界却没有内在联系,如水与火,只能相克,不能融入对方的结界。

    尤其玄妙的是:当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他(她)会莫名其妙的感觉,有的人看一眼便觉可恶,有的人看一眼便觉可爱,有的人看一眼便涌出想与他(她)接触的念头,此等结界的玄妙变化,当真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解释,只有佛家以一个“缘”字来定义了。

    总之来说,结界是真实存在,只是我们或许还没有那种渊博的见识和知识来阐释而已。

    虚空之中有无数恒河沙数世界,结界也有恒河沙数,此——古人不欺我也。

    【贰】幽冥界

    中国的神话纷繁杂乱,归纳起来大抵可分为三种:

    一、山海神话(先古神话),以《山海经》为主,诸子百家经典记载为辅,记载的都是有历史依据的古代祖先的真人真事,但年代久远,便归于神话类了。

    二、道教神话,以道教创造的神仙为主,借引历史人物为辅,服务于道教的宗旨,这类神话荒谬之处颇多。例如:玉皇大帝,传说叫什么张友仁,在姜子牙封神时,居然随口一答就做了天宫的主人,统领天地神仙,当真是把人大牙都笑掉了。他凭什么功德能统领天地神仙?能够成为正神正仙,皆是有功德于世者。

    三、民间神话,以历史真实人物为原型,服务于炎黄子孙黎民百姓。

    这一部分神话最为可贵,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脊梁和精神所在,应该抱有虔诚之心。

    先贤说:“国之大事,唯戎与祀”,其中“祀”的部分,应该指的就是民间神话中的那些历史真实人物,固然山海神话中的祖先也有一大部分。

    这三类神话,无论怎么说道,都会牵扯出一个去处,即平常人死后的归宿——幽冥界!

    但在幽冥界内,谁是领导者呢?

    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模棱两可,这大约与中国的神话太纷繁杂乱有关。

    据历史可考稽的,起初应该是黄帝的属座大神后土,掌管幽冥界,同时掌管山海界,也就是各处的土地山神衹,与此同时产生的神话还有土伯和神荼郁垒,稍后才有宗布大神后羿。

    再接下来幽冥界局面有些混乱,历史时间点大约应该在汉朝或汉朝以前(没有查资料),有酆都大帝说,有五方鬼帝说(共有十位),有太乙救苦天尊说。

    而隋唐以降,又出现了地藏菩萨,玉皇大帝,阎罗天子等十殿阎王以及各种判官鬼王鬼使等。

    到明季时复又出现了一本《玉历宝鉴》(有伪借朝代嫌疑,估计应该在民国),这才将幽冥界的体制给整完善了。

    幽冥界的体制是尽管整完善了,但幽冥界里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呢?

    后土?宗布大神?太乙救苦天尊?酆都大帝?地藏菩萨?玉皇大帝?阎罗天子?

    当真是让后人头皮发炸,不知谁才是幽冥界的真正领导者!

    因此,我在《山海经之三子传说》中,给幽冥界的领导者做了一个梳理。

    后土和太乙救苦天尊早已功德圆满,可以当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名誉主席一类,退居幕后,不轻易参入幽冥事务。

    玉皇大帝已拥有天庭,也可以作为名誉主席退居二线,有必要出手时也可以直接参与幽冥事务,属于半隐半退状态。

    酆都大帝几乎没有历史时间段的记载,后人也多牵强附会,因此可以算做幽冥界的执行董事,掌管五方五帝和幽冥地府有限事务,名誉上归儒道两家高层管辖。而阎罗天子属于舶来品,可以掌管沃焦十殿,名誉上归佛家管辖。

    当然,酆都大帝和阎罗天子上面还有一个直接上司——幽冥大教主!

    幽冥大教主谁来担任,在地藏菩萨和宗布大神二人之间?

    地藏菩萨传至如今,已经是幽冥大教主的地位,象征幽冥地府最高的道与法,这是现在不争的事实。

    而在唐朝之前呢,谁是幽冥大教主?

    以我之见,应该就是宗布大神后羿,有书记载说:羿死,封宗布神,总领万鬼。

    后羿的功德肯定比土伯和神荼郁垒要高,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且他的事迹时间段也仅在后土后面数百年,所以说他是幽冥大教主也不为过。

    可是,这个幽冥大教主之位,宗布大神是如何失落的呢,而地藏菩萨又是如何接任的呢?

    在梳理我国传说中的幽冥界时,我已经在《山海经之三子传说》做出了个人认为合乎逻辑的演绎,如果读者亲们愿意阅读,我当荣幸之极。

    顺便提醒一下:本小说的时间背景在五代十国到宋仁宗年间,如果以历史为轴线,或许还有唐突之处,敬请海涵。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只是个人的一点小小的观点而已,但愿这一点小小的观点,可以帮助到喜欢这方面知识的亲们。

    书写至此,忽然想起早年曾读过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曾说过一段话,原文已记得不太清楚,大致文意如此:“上古无为而治;至中古无为而治而不能治,则辅之以道德治;以道德而治而不能治,则辅之以法治;道德与法皆不能治,则辅之以鬼神治。”

    鬼神通幽冥,隐遁莫测,无所不在,正所谓“暗室之中,神目如电”,以此来震慑那些践踏道德与法的不良之徒。

    在那些不良之徒为非作歹而认为没有人知道时,其实暗中早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视着。

    因此千万不要认为说“鬼神”就是迷信,实则是圣人立教震慑不良之徒,劝人向善的方便法门而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