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 167世家与豪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了刘备的话,青州治中郑益年纪还轻,脸皮还没那么厚,在那里尴尬不已,其他人本来还想说些什么,都被刘备一句“实在人。”给堵了回去。

    如果不是刘备也穿越了这么久了,在这个时代呆的时间长了,还真听不懂郑益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郑益,这个话说的,可以说是太直白了,“苛待名族,”的名声是不好的。

    注意!是“苛待名族,”,而不是“苛待豪强,”,名族和豪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如果是刘备穿越前,他还真分不清世家和豪强之间的区别,都是地主阶级,都是应该被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的家伙,有区别么,还真有。

    所谓名族,其实就是出名的士族,说是世家也行,这种世家,不一定是家大、业大,但是名气一定很大,家中也一定有名士。

    而豪强则不同,没有名气,但一定是豪富无比,真要比起来,往往比士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充沛的多。地主都可以说是豪强,不过一般来说,豪强专指那些拥有自己私人武装的地主。汉代的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依附关系,其实并非如今的历史课本里所描述的那种残酷剥削,而更多的是一种互为依托的共生关系。当时,灾荒频仍,战事纷繁,农民们拖儿带口,很容易出现食不果腹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土地主开放谷仓,甚至散施家财,以行救助。史书上,那种救济乡邻的记载,不绝于书。常林在避居上党时,耕种山阿。当时旱蝗,常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

    而地方上已多有流民盗匪,黄巾之后,各路变民更是蜂拥而起。对于土地主而言,无论是家族中人,还是依附于自己的农民,他都必须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因此,土地主们便在族人和依附民中挑选精壮之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武装部队。

    从西汉中后期、东汉,一直到魏、晋时代。实际上,是一个重新封建化的时代,问题在于,这种封建化,与西周的封建不同。西周的封建,是有明确的各种规则规定君主和封臣之间的义务的,孔夫子一生的理想就是“克己复礼”,要复的就是西周时期的这个周礼。而从西汉中后期、东汉,一直到魏、晋时代的封建,是一种“潜规则”封建,没有西周时期,那种明确的约束封君的各种礼法。

    这样的“潜规则”封建,造成的后果就是,各大门阀世家,豪强大户,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都想更多兼并土地、人口,少承担赋税、徭役。

    然而,名族和豪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豪强是不管不顾的兼并,而名族,则往往会违背本能,抗拒这种对自身家族其实很有利的兼并。

    在和平年代,世家在官场的能量巨大,可以通过朝廷的力量,轻易压制住各地的豪强。虽然有所谓“宁负两千石,莫负豪大家。”的说法。但是,也会时不时的来上几个“名臣”,把“豪大家”给灭了全家。

    在战乱年代,这种世家和豪强之间的差距,被缩小的最小,虽然豪强空有实力而缺乏政治名望,所以无法获得天下人认可,没办法自立。但是,完全可以通过投靠明主,和有政治声望而实力比较差的人物,搞强强联合,各取所需。

    豪强中的强者,比李典家,那可是连吕布都击败的强大家族,打了很多年仗,李典把家族迁到邺城之时,其宗族、宾客、部曲、附民,还有合计三千多户,共一万三千余人。所以,就别奇怪李典,在父、叔战死后,十五岁就能当上中郎将了,实在是实力强大。

    所以,刘备会说郑益是“实在人。”,因为郑益说的是“苛待名族,”的名声不好,这就是暗示刘备,可以去“苛待豪强。”,这个不影响名声的。

    “杨治中,孤觉得,这‘添丁入亩’,还是有些不妥,废除徭役,那谁来服兵役呢,地方上的修建工程,又要去哪里找人呢。”刘备接着装无辜。

    杨俊道:“使君行府兵之制,兵役自然由府兵服役。至于地方上的各种徭役,既然百姓已经缴纳了赋税,这就等于是已经把徭役的折算成钱,包含在其中了。官府自然可以花钱雇人来修建……而且,地方豪强之中,不乏有想要为主公效力之人,主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不如就以其土地数量为额度,让其出兵,以出兵的数量,决定其免税的土地数量,一切皆如府兵制度。”

    “咦!”刘备轻轻“咦,”了一声,这可不是商量好了的套路,

    刘备本质上就是一个普通人,而杨俊则是真正的人杰。

    刘备之所以能够当上青州刺史,征东将军,是因为他能够前知,比如做平原相,是用先货后款的方式买的官。这是刘备知道汉灵帝快要挂了,这才敢骗了汉灵帝一把,买了官,但是不给钱。

    像袁绍、曹操这种人杰,还都在中枢打转,想要从最顶层影响国家的时候,刘备就已经开始在地方上搞小动作,还是占了穿越者的便宜,无非是他知道董卓进京之后,就会天下大乱。

    而董卓进京,会把天下搞的如今的地步,其实是小概率事件,袁隗把京城兵权交给袁绍、袁术这两个侄子,董卓只能老老实实的,或者董卓遵守门阀政治的潜规则,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太尉,给袁隗做小弟,把自己的家族提升到“公族子弟”就满意了,也是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的选择。

    至于几次战争的胜利,也是因为刘备占了历史上刘备的便宜。一出场,就有关羽、张飞这两个历史七十二名将级别的大将跟随。

    如果把穿越者刘贝,和历史上的刘备,同时放在一个两人完全陌生的环境,最后成就更大的,一定是历史上的刘备,不说其他,就一个漂泊半生、一事无成,最后百折不挠、三分天下的毅力,就堪称千古励志楷模了。

    刘备要搞“添丁入亩”,其实是模仿明清两朝,“添丁入亩”这一政策,能够在明清时期成功,其实,也是因为民间武力弱化的结果。就这,到最后还是活了稀泥。要不然,俺大清,也等不到万国来“操”了,早被一群地主老财给推回老家了。

    而杨俊提出的办法,其实更接近与宇文泰在历史上搞出来的府兵,是把地方豪强的武力,纳入自己的府兵系统,形成一个类似于关陇的军事贵族集团,这种集团,是不可能完全依靠从士兵中提拔的,必须向整个天下的真正统治者,世家豪强做妥协。

    杨俊的办法就拿出来“添丁入亩”这种大杀器,先走上两步,做出一幅要把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全都赶尽杀绝的姿态来。然后,在退一步,只让他们出一部分人口粮食,再给他们一个“攀龙鳞、附凤翼”的机会,事情就容易办了。归根到底,无非还是打一巴掌、给个枣吃的小手段而已。

    这一下,就连青州的士人都没法多说什么,身为人臣子的,不应该支持自家刺史么,不支持,你想干什么。

    见众人都无异议,刘备这才点头,做出一副老子是被说法了的样子,道:“治中之法,确为良法,就按治中所说的办吧。行文于青州各郡国,行‘添丁入亩’之法,由治中为主,别驾副之。”

    众人应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