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 114董逃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河内郡中,简雍又是无奈,又是愤怒的叹息了一声。

    因为简雍为人幽默又善辩,历史上的刘备一向是用简雍来出使四方,而简雍也往往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所以,刘备这次也把简雍给派了出来。

    本来刘备这次派他过来送信,请简雍斡旋此事,简雍还不放在心上。

    在简雍看来,刘备的要求又不高,也算是有理、有据、有节。

    而且王匡和毋丘班又是同乡兼姻亲,又何必一定要弃好成仇,用杀掉自己的妻弟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反董的决心。

    然而,王匡的决绝让简雍目瞪口呆,就算王匡把胡母班放掉又能如何。被董卓所控制的长安朝廷,与关东诸侯之间的关系那根本就不是用藕断丝连能够形容的,多有亲人在两方各自效力。王匡就是不杀自己的妻弟,也是情有可原的。

    谁知道,王匡还真特么的下的去手啊。

    因此,简雍听到王匡还是要杀毋丘班,一怒之下,起身就走。

    这个时候,被王匡抱在怀里痛哭的两个孩子,忽然抢过来拜倒在地,对着简雍磕头行礼表示感谢。这个两人是毋丘班的亲子,简雍千里迢迢赶来,给他们父亲求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这个人情还是要认的。

    简雍暗自赞叹道果然是名门之后,这个时候,还不失礼节。说道:“二位小君子不必谢我,我此来也是奉了刘青州的命令,可惜未能成功。”

    二人道:“我等兄弟亦听人传言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刘青州。’今日一见简军师风采,方知刘青州果然是名不虚传。”

    简雍最正式的职位是军师参军,因此两人称呼简雍为简军师。

    王匡在一旁听了,尴尬不已。

    简雍也不理他,又安抚了两人几句,转身走了。

    出了府门,简雍上马,与随行的护卫便要去酸枣和刘备汇合。

    其实,刘备派他出来,完全是为了刷声望,至于能不能把人救下来,刘备并不放在心上,但问题是,简雍不知道啊。刘备又不能告诉他,你去主要是为作秀,人过去了,宣传到位就行了,能不能救不救人都没关系。那刘备的“仁义”人设,不就全都崩塌了。

    简雍未能完成使命,虽然知道责任不在自己身上,但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恼怒。

    走了不远,忽然听到有人喊道:“简军师,前面可是简军师?”

    简雍闻言看去,就见路边数人站在那里,见到简雍看了过来,还向简雍拱手致意。简雍仔细一看,只见这几人各具异象,心中知道不是普通人,急忙跳下马来,上前几步,也拱手道:“我观诸君,皆非凡人,未知叫住简某,有何要事?”

    所谓身具异象,并不一定是像关二爷那样,身高九尺,须长二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丹凤眼,卧蚕眉,仿佛神明下凡一般。

    而是看到这人就有一种与其他普通人不一样的感觉。比如让一个中国人去北边半岛那个邻居家,别人一看你,就知道你不是普通人,在一群吃不饱饭,饿的面黄肌瘦的人群中,突然多了一个吃的白白胖胖的人物,这可不就是身具异象么。

    在古代也是如此,在多数人都吃不饱饭,没读过书,衣服也破破烂烂的年代。一个人能有一个相对健康的体魄,穿上一身干净衣服,再加上读过书,知道礼节,基本上就算是鹤立鸡群了,眼前这群人便是如此。

    为首一人,大约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身高七尺有余,身材匀称,相貌英俊,双目炯炯有神,望之好似明星。

    左边一人,身高八尺有余,大约二十岁的年纪,这人身边一个是身高六尺余、十五、六年纪的少年,这两的相貌看上去有六、七分相像,大约是是兄弟。

    右边一人,身高七尺余,身形挺拔,端端正正的站在那里,此刻也是一丝不苟的行礼,简直是可以上教科书般的标准动作。

    这几人见到简雍行礼动问,中间那人便对见简雍介绍众人,说道:“不敢,在下杨俊,这位是我友人常伯槐,这两位是京兆尹司马公家的公子,司马郎、司马懿,我等素闻刘青州自到任上,破黄巾,抚百姓,生民安乐,因此想要相投。”

    要是刘备在这里,听到司马懿的名字,肯定是要大吃一惊的,不过简雍不知道什么叫鹰视狼顾,所以更加重视杨、常二人,对司马兄弟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常林道:“我本来避祸于上党,遇到杨兄,杨兄对我说道:‘若要避祸,不如去青州。’因此想与杨兄等人同去青州。恰巧遇到简军师,因此想请简军师引荐一下。”

    简雍闻言又问,这才知道,自从王匡起兵讨伐董卓,因为钱粮不够,就派人到所属各县监视官民,动辄就将人拘捕问罪,逼其交出钱粮赎罪。常林的叔父曾经打过门客,被人告发,王匡大怒,立刻将他抓去。

    常林拜见了王匡的同乡胡母彪,对他说:“王府君以文武高才来到鄙郡,鄙郡表里山河,土广民殷,又多贤能之士,可凭其所用。当今主上幼冲,贼臣虎踞,华夏震栗,正是雄才奋勇之时。如欲诛杀天下之贼,匡扶王室于衰微,则智者望风而至,共起响应,所谓克乱在和,何战不胜。但是若无恩德,一意妄为任由人心失去,则覆灭立至,还怎么能够扶助朝廷,建立功业呢?”

    胡母彪点头称是,常林趁机道出叔父之事,于是胡母彪立刻写信责备王匡,请他赦免了常林的叔父。常林由王匡的行为知道此地不可久留,于是避难上党。遇到杨俊,杨俊表示要避祸不如去青州,因为杨俊此人素有识人之明,因此众人信服,都表示要去青州。

    简雍大喜,说道:“我主刘青州,求贤若渴,诸君皆是当时大才,若去青州,必得信用。引荐之事,不过是举手之劳,敢不效命。”

    杨俊大喜道:“实不相瞒,我等宗族亦有数百人,还需得稍作安排,才可一同前往。”

    简雍道:“不需如此麻烦,待我回禀我主刘青州,派大船来,数百人不过不过一船便可载走。”

    众人闻言,都是大喜。

    简雍会来之后,将遇到杨俊、常林等人之事说了一遍,刘备听的司马懿三个字,顿时心中一动,眉头一挑,当初自己路过河内,还动过要不要干掉司马懿的心思,想不到居然送上门来。于是刘备派出大船三艘,又写了份信,表达了对杨俊等人去青州避祸的欢迎之意,只说自己军务繁忙,不能亲自前往相迎,待到回到青州,便当亲自登门拜访,又叫简雍待人去送杨俊、常林等人乘船去青州。

    董卓派出五人,四人被斩,只有韩融因为德高望重这才得以免死。他知道了刘备曾经写信派人营救之事后,便来前来陈留,向刘备表示感谢。

    见了韩融,刘备心中大喜,面子上丝毫不漏,只是连连感叹,说道未能救出四人,实在是惭愧云云。

    韩融乃是颍川韩氏之人,是当今名满天下的大名士,来到陈留,众诸侯都来相陪,给韩融接风洗尘。

    席间,韩融道:“中平年间,在洛阳流传一首儿歌: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摧伤董逃。如今,在长安城内又有人传唱这首儿歌。”

    “董卓听到后,心中不喜。以为‘董逃’‘日夜绝’,‘心催伤’皆是嘲讽自己之作。传唱这首儿歌的人,定是诅咒我被关东诸侯打得到处逃窜。于是,董卓指使司隶校尉刘嚣四处抓捕传唱这首儿歌的人,据说有数千人因此丧命。董卓又对刘嚣说:‘刘司隶,你写公文汇报案情的时候,都不要提这首歌的歌名,要提也行,就叫董安歌。’”

    众诸侯听了,都是干笑了几声。倒不是韩融的笑话讲的不好笑,而是韩融讲这个笑话明显是在问大家,你们什么时候出兵,把董卓打的逃跑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