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龙兴之所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再谋远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眨眼之间,兴平三年便走到了尽头,迎来了公元一九七年。

    袁绍、曹操保持了有克制,两军陕长的边界上虽有些小纠纷,但是表面上还是保持着一惯的友好。

    袁术在阴陵待到兴平三年腊月才返回了寿春。回到寿春一心想找孙策麻烦的他却收到了一个意外之喜——传国玉玺!当孙策把传国玉玺献给袁术后,袁术立即选择性遗忘了不久前孙策的所作所为,这让杨弘等人十分不解,大声质问孙策为何临阵脱逃、为何在寿春图谋不轨、为何始终不愿将玉玺献给袁术,直到犯下弥天大罪后才想用玉玺脱罪?对此,孙策的回答是自己不是临阵脱逃,确实是恰逢母亲身体不适,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返回寿春侍奉母亲膝下,为表明实事,他还叫两名寿春名医叫到袁术面前,用他们的嘴证明他所言非虚;至于在寿春图谋不轨,更是别有用心之人子虚乌有的造谣,当时袁术在下邳中了曹操诡计,消息传到寿春之后立即引发了一场地震,他是担心有人从中混水摸鱼,毁掉袁术基业,这才忠心耿耿的帮助袁术,在袁术返回寿春之前稳住寿春局面,他又表示当寿春趋于稳定后,他立即放弃一切权利,闲居在家(实是因为袁术无碍的消息传到寿春后,他失去了浑水摸鱼的机会,还要担心袁术随时可能会降罪,不得不偃旗息鼓赋闲在家);而玉玺更是怪不得他,因为此前他一直不知道玉玺的下落,他告诉袁术,在孙坚战死后,他的母亲在收拾丈夫遗物之时发现了玉玺,母亲是一个深闺妇人,不识得玉玺重要,只当它是亡夫遗物,一直将它留在身边作个念想,这次母亲病重,以为即将不久于人世,这才将玉玺交给他,让他在母亲死后把她和玉玺葬在一起,他的母亲要带着丈夫留给她的遗物去见丈夫!他这才知道原来玉玺一直在母亲手中,他知道玉玺乃国之重器,只有天命所归者方能拥有,所以他一得到玉玺,立即将它献给了袁术,还大拍袁术马屁,说什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如今袁术得到玉玺,更预示着袁术乃乃天命所归之人云云!袁术很满意孙策的回答,不但没有责怪,还好好安慰了他一番。等到孙策离开后才私下对杨弘表露真实想法,孙策的话他半个字也不相信,可是却又没有实证可以证明孙策有谋反之举,而且孙策献上玉玺有功,这种情况下严惩孙策恐怕难以服众。再说了,孙策对他而言还有利用价值,孙策此人武艺高强,人送绰号小霸王,便观袁术麾下将领,无一人在武略之上可与之匹敌,而且孙策身边还跟随着许多孙坚旧部,比如程普、韩当、黄盖、朱治等,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之人,与其一刀砍了,不如在以后南征北战之时让他们为袁术“尽忠”。杨弘得知袁术并不是真的听信了孙策诡辩之词后便放下心来。

    并州,袁绍碰了一个大钉子后整个冬季没有再发起一场进攻,袁绍热火朝天的在后方重整大军之时,单福也没有闲着,他利用冬季道路难行的时机,将第五野战军团辖地内的匈奴一一清除(这里要说明一下,在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即公元四十八年,匈奴分裂,日逐王比投降汉朝,被安置在并州,因而并州境内分布着许多匈奴后裔,经过一百多年,他们已经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从服饰、食物到生产方式都全盘汉化,他们自然不在清剿之列,被剿灭的都是从漠北窜进并州“打草谷”的北匈奴)。

    剿灭匈奴匪患之时,建设工程丝毫没有耽误,如火如涂的劳作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单福在赵武灵王长城遗址重新建立起了一条长达两百余里的坚固防线,防线上驻扎着第五野战军团数万精锐士兵,可以有效抵抗来自东面的威胁。

    同时,整个第五野战军团辖地从草原到赵武灵山长城防线,再到上郡,单福组织人手进一步完善了烽火台的布置,利用大量错落有致的烽火台,单福可以及时掌握窜进防区的每一股敌军的动向,并且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其消灭。

    匈奴单于扶罗得到袁绍的支援后遵从袁绍之命乘着冬季又向朔方发起了三次攻击,得益于烽火台的巨大作用,两次被击退,一次被第五野战军团大军合围后不得不逃入沙漠之中,近两千人最后只有不到一百人活着逃出沙漠向单福投降。

    于扶罗连连碰壁后,再也不也敢命令他的士兵踏进蜀国国土半步,不过袁绍那里的物资却理直气壮的照拿不误,要知道袁绍和他交界的地方可以蜀国长多了,一旦袁绍惹火了他,恐怕并州、幽州、冀州都将不得安宁了,毕竟他和袁绍的关系也仅仅是相互利用罢了,两年前双方还曾经上演过一场又一场的血腥杀戮。此时的袁绍精力还是留在了他最大的敌人刘璋身上,因而对于于扶罗只拿好处不办事的行为,袁绍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新年伊始,刘璋召集蜀国高层,决定再次远征。对此,荀彧、徐晃等人都没有表示反对。蜀国建立快一年了,在这将近一年时间里,改革带来的阵痛已经消失,各行各业正有条不紊的朝着良好的一面发展,内忧已除后,军队的目光也是时候投向外面了,否则一但安逸的生活过太久了,军队就容易失去血性!

    对于远征的目标,刘璋即没有选择袁绍,也没有选择吕布,或者曹操、袁术,而是偏安江南刘繇!

    说起来刘繇还是刘璋的远房堂叔,为什么刘璋会急于选择他作为下一个敌人呢?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蜀国刚刚步入正轨,刘璋担心此时如果选择一个强劲的对手,一旦战事久拖不决,会影响国内的稳定,因而经过对比后刘璋认为此时最合适的莫过于实力极弱的江南三郡,历史上孙策仅仅用数千兵马就一举奠定的东吴基业,而刘璋在豫章的第三野战军团足有十六七万人马,就算留下一半警戒袁术,可以动用的兵力也在八万,扫平江南还不是轻而易举?其二,一旦攻取江南三郡,刘璋就有了一个出海口,作为后世来客的刘璋深深知道海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大海就如同一个几乎永远无法掏空的宝库,好吧,说这些可能有点远了,以现在的科技是很难搞海外殖民那一套的,可是刘璋有着多出现在的人近两千年的智慧和见识,一旦有了出海口,有一些以现在的制造能力可以制造出来的东西,他就可以开始慢慢引导、开发,到时候远的地方去不了,把东方那个曾带给国人无穷灾难的国度给提前人道毁灭了,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秦始皇时徐福就率海船到过那个岛国,然而这都不是刘璋急于给自己找个出海口最重要的原因,他找到这个出海口最大的目的是赶紧在几大水军船队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海军,为什么刘璋如此迫切的需要一支海军呢?当大汉帝国的地图摆在你的面前,看着上面标注的诸侯详情你就会顿悟,一旦蜀国有了一支海军,那么此后无论淮南、徐州、青州、幽州,都将成为蜀国的后花园,完全没有海防观念的时代,想要挡住两栖登陆恐怕是痴人说梦了(恐怕就算有这个超前的观念,以现在的科技实力也很难作到,毕竟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作为防守一方,即使有着发达的科技、先进的武器装备,想要抵挡敌人的两栖登陆也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不过刘璋想要建立的还算不得真正的海军,因为真正的海军是要以大洋为战场的,而他的缩水版海军仅仅需要沿着海岸线几十里航行,然后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靠岸,利用船只上搭载的士兵突然出现在敌人的背后狠狠的捅上一刀,当然,这支美其名曰海军的部队还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近岸作战能力的。或许,这支海军更像是清帝国末年的那支水师吧!

    以第三野战军团的实力,攻取江南三郡轻而易举,可是问题是以什么名义出兵呢?毕竟国人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此前刘璋无论会盟讨董卓、伐张鲁、攻荆州、北伐,都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算是在并州和袁绍打了一仗,同样如此,当时吕布借献名之名将半个并州送给他,他便负有保境安民的责任,而袁绍在并州布置重兵虎视眈眈,他出兵自然理所应当!如果刘璋无缘无故出兵攻打一位大汉帝国皇帝任名的地方大员,名不正则言不顺,恐怕会授人以柄,大大损坏他的名誉,唉,用后世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是典型的既想当*,又想立牌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