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帝王之友 > 第213章 208.0208.@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天下动乱最激烈的,便要数河朔了。 章节更新最快

    山东附近几家势力都很壮大,而且站稳了脚步,只想着要再争一下靠近黄河最繁华也最重要的河朔。

    相较于夏季也慢慢过去伤寒最后一波爆发的结束,建康那尸骨埋田的周围州县终于迎来了一口喘息,战乱也渐渐稀少。

    此刻的崔季明正待在被围攻的元城。

    元城天降暴雨,这座小城内满是泥泞,如今这支势弱的军队蜷缩在元城、魏州这一代,虽说大将虽是世家出身,却是三流世家,手下势力并不广,如今的军队还有相当多刚刚加入的农民。

    附近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军、各姓手下的反叛军,围在河朔这四条河渠平行的平原上,十几支队伍大大小小的争着每一座城池,今日这支军队灭了,明日那支军队再四分五裂,像裴家这样山东的世家,也想要来夺取河朔附近的围城。

    主将赵弘敬,祖上最显赫也不过是幽州刺史,如今围困在元洲,踏在水里走过营帐之间的水汪,黑色靴子上满是泥泞,看起来更像是个抢掠来铠甲的匪头,他进了主帐,拂了一把铠甲上的泥水,还没解掉披风,就听见有小兵急急忙忙来报。

    “将军,他们终于抓到了那些起义的流民,他们果然有头目!人已经押到元城了!”

    赵弘敬立刻惊喜地站了起来:“抓到了?!他的人马呢,能有多少?”

    “咱们围杀之后,也就剩两百多人了,那头目不知道他们抢了多少东西,马似乎也不知道是从哪家马场偷来的,简直各个膘肥体壮!估摸那头目就是个偷儿出身!”小兵报道。

    赵弘敬一听还有不少骏马,连忙道:“走,那头目押到哪里了,我们去瞧瞧!”

    这一伙流民不断的在魏州一代游荡,虽然没抢多少赵弘敬手下的战马钱财,却仍然见谁都干啥,似乎是从黄河上游逃窜而来,一时为祸。如今打了三个多月了,对方面黄肌瘦的流民跟兔子一样,进退无影,边打边逃。赵弘敬实在是烦不胜烦,却又不能不管,渐渐看着对方好似每次都很有组织行事,渐渐觉得这帮流民,比自己手下某些招进来的兵好太多了!

    这种流民要的不就是钱么?击溃了俘虏后,再收编,给够了钱,指不定还能当前头的主力。

    于是他想要收编之意愈来愈盛,偏对方还丝毫不理会他的诚意,那个头目跟他们斗了几个月看起来更成熟了,也更难抓着了。赵弘敬觉得再不打下他们,对方马上就要强势起来占他的地盘了,而且眼看着越来越精,再不抓往后就抓不住了。

    派出了足有两千人的队伍,总算是把这个头目活捉回来了。

    赵弘敬到场时,一个青年正跪在泥地里,双手被反绑在身后的木桩上,旁边看押他的军士猛地踹了他一脚,青年吃痛,倒吸了一口冷气。

    赵弘敬站定:“就是你?!三个多月,不还是了落到我手里!早知如此,不如在我第一次与你说时投诚!”

    那青年抬起头来,笑出一颗虎牙,口音听起来就是河北一带:“哪有那么多早知道,早知道我就不往魏州来,去往北抢了。”

    赵弘敬看他一头卷发,似乎有些胡人血统,耳朵上还带着青铜的塔状耳饰,左侧脖子上还有一只飞燕刺青,看起来像是个突厥血统的地痞流氓。

    赵弘敬看他毫无惊惧,笑的好似桥洞下混日子的地痞流氓,恐吓道:“你以为到了这儿还有命可以活?你这脑袋还能在肩上再扛两个时辰?名姓?出身?”

    青年仰头笑了:“赵将军,还爱打听死人名姓啊。在下姓季名子介,乃是赵煚后人改的季姓,出身河北。”

    季姓在河北一带也算是分布极广,赵煚曾任冀州刺史,广修沟渠,善名极广,在河北季姓也不是一支可小瞧的力量。

    赵弘敬心中一惊。他算是靠家世服人,这小子竟家世不比他差?

    崔季明这话喊出来,赵弘敬噎了一下道:“那祖上倒也都算姓赵,那你为何沦落至此?”

    崔季明还没开口忽悠,一个看守着他的小兵忽然开口道:“将军,不对,你看他耳朵后头还有刺青!”

    赵弘敬凑前一步,捏住崔季明的耳朵往后一瞧,果然耳后颈上有个圆环形状的刺青,这可是罪犯奴隶的标记!这小子哪里是什么赵煚后人,分明是借着季姓来骗人!

    不过估计这小子也是个偷摸抢骗起家的。

    他却心头松了一口气,往后退到:“好啊,一个罪奴也敢随便胡扯是什么名门之人了!”

    崔季明毫不畏惧抬头笑道:“大老远从魏州附近拉来,大人不会是非要让我在元城这小地方处斩吧。”

    赵弘敬心里想的却是,若这人真是赵煚后人出身,还不能留他,可若是罪奴出身,还能爬到哪儿去,他冷笑道:“你以为你杀了我那么多人,我会就这样轻易放过你?你可识字?会骑射?”

    崔季明道:“认识一些字,就是写字难看。赵将军这是要留我性命?”她明知故问。

    赵弘敬哼了一声:“看在你识字的份上,做个小兵吧,至于你的人马,我要全部收编!”

    崔季明跟耍赖似的道:“好歹让我当个骑兵啊,我阿耶就是胡人,我天生两条腿都比别人短一截,你让我当步卒不是送死么!”

    赵弘敬才不跟她多说,踹了她一脚冷笑道:“能多留一条命你就高兴吧!”

    说罢他甩手离开,崔季明低头倒吸了一口冷气,也终于缓缓的笑了出来。想从内部下手真不容易,如今到处都在抓壮丁,河朔附近已经找不到什么能当兵的男子了,勉力凑出来三百流民匪徒,为的就是给进一支军队当名片。

    河朔是必争之地,等到形势定了,河朔被统一了再想打就难入登天了,她必须利用现在尚混乱的局势!

    而黄河边这狭长地带中,以崔季明的眼光看来,最重要的不过是从西到东的滑州、魏州、博州。滑州比较靠近朝廷,如果发生了什么变动,她或许会被迫卷入和朝廷的战争,这当然是崔季明不想看到的。博州如今正在打仗,三家兵力争夺,血雨腥风搅动着她怕是很难插手。能选的,就是魏州了。

    只是赵弘敬打仗本事一般,守城本事却不错,虽然势力占据的地方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他居然还在裴家的几波攻击下,守城如此之久。崔季明想着既然无兵力,外功也打不下,只能内部攻破了。

    赵弘敬这个人也不算太难猜,计划实行这段时间,也终于达到了崔季明的目的。

    赵弘敬手下兵力损耗严重,不得不临时抓民兵来补,如今队伍里什么人都混杂,迟早内部要有矛盾。但她还不能在势力积弱的时候贸然露头,自立为军,总要先让赵弘敬先站稳了脚步。

    她正思索着,一把刀挑开她身后的绳索,大雨中对面一个兵将道:“季子介?你就季子介?过来——”

    崔季明两腿跪麻,踉踉跄跄起身,走过去,道:“我就是!”

    她接手,拿过了衣服,兵将道:“你的营帐在赵将军主帐不远处。”

    崔季明:“我不是小兵么?”

    对方道:“怎么着,你要是不愿意做亲兵,也可以让将军把你踢到大通铺去!”

    崔季明连忙笑道:“怎么会怎么会,真是感谢来不及呢!”

    她小跑着走向营帐,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她孤身一人来这里,早已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身上用绷带缠死,又用染料画了好似受伤的血痕,就是为了避免底层小兵的日子里换衣服洗澡的状况。

    她走进低矮的营帐,里头的地面上漏了不少泥水进来,她却仍然松了一口气。

    步步惊心,不可松懈。

    河朔山东的境况比她想的更差,路更难走。

    各姓节度使,鞍马光照尘,堪称是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下头村镇中,却背井流离,卖妻鬻子人食人。

    殷胥远在长安,也依然能听闻河朔山东的惨状,只是那是叛军造成的,他又能如何?只是关中地区,本来就贯行着两税法,他只能允许所有关中一代所有因为流亡而重新登记的民户,头一年赋税减免五成。

    崔季明说要做到到的事情,总是不靠谱的做不到。

    但说没法做的事情,就真是不会去做。

    比如说没法给他寄信,果真是绝情,一个字也没有。

    听闻山东的境况愈演愈烈,然而朝廷已经占据了汴州和太原,幽州的兵力也在北下,为此组建了两支常驻军队,来应对叛军的动作。然而如崔季明所料,叛军内斗的简直如同一群关在屋子里的疯狗一般,也有人想往洛阳汴州下手,被朝廷围剿到渣也不剩。朝廷的兵力也没有再往里打,里头的叛军更是觉得如果不争出个高下来,单独的势力不可能去跟朝廷做对,内部相吞愈发严重。

    殷胥却只想知道她过得如何。

    一如当初,他又好似被割裂成两个他自己,一个在朝堂上愈发如鱼得水,纵然有困境也能努力解决,好似什么都能看得到明天;另一个却总是惴惴不安到了极点,夜不能寐胡思乱想,天底下不好的事情都让他全都套用一遍,每日在惊惧中入睡。

    她绝对是天生一副铁石心肠。

    一面,他不停的催促自己,要千万倍的努力,做事要更大胆一点。唯有尽快的将大邺顶起来,才会能更早的与她见面。另一面却只告诉自己一定要小心行事,慢慢谨慎部署一切,千万不要犯了错误,要二人以后都没路走。

    时间就在这种煎熬中度过。他不是没有等过她,前世大部分的时候他也是在等待,如今却觉得时间又碌碌又难熬。等他再接到崔季明的信件时,竟已经是年后正月里了。

    他听闻有信来,心都漏了半拍,白日里下了朝路上拿到信,就裹着披风在甘露殿前的雪地里搓着手拆开看。

    多么短小的一封信,她什么也没能送给他,语句里满是歉意。

    她说如今魏州已经算是在她手中了,只是事情不如她想象那般顺利。

    没有说多少朔方的境况,只说自己又长高了半寸,说头发也长了,说又晒黑了。问他是否有吃了汤团和饺子,今年过年热不热闹,长安有没有下雪这样的话。

    她问其实也没有回应的,殷胥如今滑州又跟朝廷有了冲突,他很难将消息送到魏州去,而且贸然送过去,出了什么意外,指不定还是让她送了命。

    魏州距离这封信发出的汴州有很长一段距离。从汴州传来的消息,是说崔季明正要去滑州与当地大将谈判,连夜瞒着旁人策马从滑州而出,到汴州而来,两百五十里的路,不敢带一个奴仆,行了整整一夜,独自策马踏雪赶路,送至汴州城外的一处北机的驿站,掉头便是往回走,连多一刻都不敢留。

    他本来有许许多多的怨言,听了这话,一句再说不出。

    只问:“汴州接信的人,有说她如何么?”

    王禄答道:“那人只说,裹着黑色大氅,马颈上挂着灯笼,里头是薄甲,身量修长,面上有一点新伤。”

    殷胥:“就这些?没别的?”

    王禄道:“圣人若是实在想寄信,奴可以亲自跑一趟,毕竟见过崔季明,混入魏州再问领将,找到她身边应该也是有可能的。”

    殷胥摇头:“太冒险了。且不说这一行千里,万一她身份暴露,便是我害了她。我能做的除了信她,还能有什么呢。”

    他沉沉叹了一口气,勉力笑道:“至少我知道她还好好的。”

    开春之后那一年,信也并不多。

    若是可以,殷胥甚至想说她不要再写信了,每次她寄一封信出去总是要花很多代价。

    而这一年,生辰贺礼却仍然没有缺没有晚来。

    是一杆狼毫笔,上头却刻得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谁会要刻着这种诗句的笔啊!

    殷胥绝不承认是自己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才不肯用的,是那笔太拿不出手,她从来就不会送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再来的信件更短了,他几乎要怀疑是崔季明跟他无话可说厌倦了,最后短短缀着两个字:“魏军。”

    不过半个月,殷胥便在朝堂上收到了军信。

    叛军境内已经疲软下来,魏军却异常勇猛起来,如同还在奋力的搅动浑水般,目前甚至已经占下了博州、济州,面积虽不大,却成为了河朔地区最关键的几座城池的拥有者。

    再过一两日,魏军首领自封节度使后,更多详细的消息往长安城而来。

    殷胥还记得自己在看到军报上魏军首领的名字时,强忍住颤抖的双手。

    季子介。

    她知道前世他给她起过这个字,如今念念不忘,仍以此为名。

    那是他们当年一起在被窝里指着书典,商议的两个字,在前世长达七八年的岁月里,他总是这样唤她的字。

    子介,子介。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卷结束了。几年内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会慢慢倒叙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