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天龙警察在学校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恐龙灾变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灾变论者欢呼胜利之际,他们的内部却又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斗的焦点是:到底是什么样的灾变引起了恐龙和其他生物灭绝?

    灾变论者们对于引起恐龙灭绝原因的说法一开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奇奇怪怪,让人摸不着头脑,难以分清是非。

    伦敦皇家植物园的一位化学分类家斯温于1974年发表文章,表达了他对白垩纪恐龙突然大规模灭绝的看法,他将恐龙的灭绝称为白垩纪的冷血谋杀。

    斯温认为,白垩纪中期时被子植物蓬勃发展,成为植物世界的主角,也就成了食草恐龙的主要食物。这些恐龙因为长期习惯了蕨类和松柏类的食物,所以便很难适应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比如生物碱——的被子植物,于是,恐龙因为食用含生物碱的被子植物过多,就被毒死了。

    乍一听这个解释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却经不起推敲。

    问题是,即使斯温的所有设想都是正确的,这也只不过解释了食草恐龙的灭绝,而又是什么毒死了那些食肉恐龙呢?

    而且,恐龙的灭绝明显是在被子植物出现数百万年之后,他又怎样解释恐龙能在食毒的情况下生活这么多年呢?尤其斯温忘记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白垩纪末期灭绝的生物并非只有恐龙一类,同时还包括了多种爬虫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甚至也同时殃及几种被子植物。

    还有一种同样荒涎的说法,认为恐龙不是中毒身亡,而是由于食物缺乏而引起大面积的饥荒,从而引起恐龙及其他动物灭绝。

    这种假说认为:在海洋表层的浮游生物中,大多数单细胞的光合浮游生物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灭绝,引起食物链的崩溃,恐龙只不过是最后的牺牲者而已。

    这种说法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微体古生物学家黛潘提出来的,光合浮游生物的大小通常都在0.01厘米以下。它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靠磷、氯等营养盐生长,在营养盐极为丰富的沿海水域中极为繁盛,这些光合浮游生物位于食物链的最底层。

    根据生物学家哈维的估算,大约要有100吨光合浮游生物才足以支撑70吨有孔虫那样稍高级的浮游生物,而70吨有孔虫则又能供4至7吨的鱼类生存,这些鱼又可提供300公斤重的食肉海洋动物的生存。

    如此说来,如果光合浮游生物的产量锐减,就会激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食物链的崩溃将使其他生物陷入饥饿。巨型的食肉恐龙胃口奇大,无疑是这场饥荒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黛潘是基于白垩纪末期超微生物大规模灭绝事件才提出这个假说的,并不是主观臆测。但是,她的解释同样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首先,黛潘把恐龙灭绝的原因归结为食物的缺乏,这就回避了问题的实质。重要的应该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浮游生物的灭绝,食物链的崩溃。

    光合浮游生物的生存需要营养盐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主要是由土壤细菌合成,然后由河流把这些维生素带入海洋,再由洋流散布到各处。食物供应链的混乱确实可能会引起灾难,但是,这却很难让人信服,毕竟要让光合浮游生物的数量锐减,除非河流干涸、堵塞、海洋停止流动,再或者就是土壤细菌遇到了麻烦,这显然是很难实现的一种情况。

    第二个错误更严重。如果说由于光合浮游生物的死亡导致食物缺乏,死于饥饿的应该仅仅是以这些生物为食的海洋生物才对,但绝大部分恐龙是陆生动物,食肉恐龙以食草动物为食,食草动物以陆地植物为食,海洋中的生物全部死光了,与这些陆生恐龙又有什么关系?

    恐龙灭绝的原因既不是中毒,也不是饥荒,显而易见,从恐龙的食物方面考虑已经是非常愚蠢的一种思路,那么,恐龙的大规模灭绝是不是由于那时的气候呢?

    全球过冷或者过热的气候显然能杀死所有恐龙,但到底怎样的温度下恐龙才会死亡?白垩纪末期究竟存不存在这样一个足以杀死所有恐龙的气候反常期呢?

    古生物学家发现,在最近的一亿年中,地球气候曾出现变冷的趋势。而恐龙所生活的中生代时期,全球气候温暖,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分布几乎接近两极。所以,不少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应该只能适应慢慢变冷的气候,如果气候变化太快,寒冷的程度超过恐龙的适应能力,那么恐龙就会大规模灭绝。

    恐龙死于严寒的说法在当时很受欢迎。因为大家都认为恐龙与其他爬虫类无异,也是一种冷血动物,巨大的鳄、蟒、髭晰和乌龟都生活在温暖气候带。那些生活于温带的爬虫类,小的如龟蛇之类可以挖洞和冬眠以防寒冷,但恐龙这样的庞大然大物因为御寒无方,藏身无在,自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个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研究之下,恐龙死于严寒这一假设疑团甚多,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首先,恐龙的遭遇并未如此糟糕,地质学的证据表明,白垩纪末期,在高纬度地区,榆树和山毛榉之类的落叶树密布成林,显然恐龙度过的冬天不太寒冷。

    况且恐龙的智力发达,演化能力极强。猫狗般大小的恐龙已经成功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隔热的弱毛,这些特征在后来的遗传中代代继承、强化,就发展成为了鸟类。至于体形较大的恐龙,想必也有办法根据当时的情况战胜严寒。

    其次,愈来愈多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某种程度上,所有的恐龙都属于温血动物,它们调节自己的体温来战胜严寒和保持活力,并非一件难事。

    恐龙专家、芝加哥大学的瓦伦提出,并非气候变冷,而是由于亚热带植物向温带植物的转变,从而导致了恐龙因食物短缺而死亡。他认为,当中生代末期的冬天变得很冷时,许多亚热带的植物从地球上消失,被茂盛的温带植物所代替。但是恐龙却不能适应以这种温带植物为食,而且,随着恐龙不能食用的落叶树的增加,恐龙在冬天也开始面临着食物短缺的威胁。

    但瓦伦的这种观点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恐龙像大熊猫一样有偏食的弱点,专以箭竹为生,那么植物转变确实会给它们带来致命的威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有些恐龙有偏食的癖好,只吃椰子或某一种蕨类植物,但经过研究,大部分恐龙是不太挑食的,它们从吃草、吃树叶到啃木头、抓蚱蜢、吃蛇鼠,甚至猎食飞鸟、游鱼,可以说是无所不吃,无处不吃。

    它们具有成群结队向食物产地迁徒的习性,如果亚热带植物确实南移了,为什么恐龙不随之南迁,而仅在原地坐以待毙呢?况且,即使这能解释恐龙之死,那与恐龙同时期灭绝的那些小哺乳动物、鸟类以及陆海龟外的所有海洋爬行动物又是怎么回事?

    既然气候变冷的假设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地解释恐龙的灭绝,那么,恐龙是否会死于地球气候的突然变暖呢?

    大型动物与小而细长型的动物相比而言,因为散发热量的面积相对较小,能较多地储存新陈代谢作用产生于身体内的热量,所以比较适应寒冷气候,但在气候迅速变暖的环境中则就比较麻烦了。所以,在这种假设之下,恐龙这种大型动物,是否会死于全球性的变暖呢?

    以古生物学家鲁塞尔、科尔伯特和麦克林为首的一部分科学家,坚持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地球的气候迅速升温所致,与气候变冷导致的灭绝的理论正好唱反调。

    鲁塞尔把一只体重20吨的恐龙比作一个表面积九平方公尺的圆球,并且假设这一庞然大物就和现代爬虫类一样,也是冷血动物,那么它由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将为每小时57大卡。如果周围的环境为摄氏20至25度,那么它除了代谢作用放出的热量外,还会获得8100大卡的太阳能,这将使恐龙的体温增高到可以承受的水平。

    可如果恐龙周围的温度升高到摄氏30或40度,相当于夏季的热浪,那么大型恐龙就再也无法忍受,除非躲到树荫、山洞或水中,否则,它们就会因为体温远远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而被活活热死。

    美国博物馆古脊椎动物馆的馆长科尔伯特发现,对美洲鳄来说,只要环境温度比它最适应的温度仅仅高出几度,美洲鳄就会一命呜呼,沙漠晰蜴的情况也是如此。冷血动物承受高温的能力很低,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冷血动物没有散发热量的有效机制,无法调节身体内外的热量平衡。

    但是,恐龙是不是冷血动物呢?

    答案是否定的,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恐龙是温血动物的证据,如果恐龙是温血动物,那么是否可以利用喘气、出汗、皮肤发热之类的功能进行有效的散热呢?鲁塞尔坚定不疑地为自己的气候变暖论辨,他认为,过热问题对温血动物来说更为严重,因为它们新陈代谢产出的热量更多,高温下更不容易散发出去。

    麦克林这位微体古生物学家则在气候变暖上别具一格地提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中生代未期的温室效应。

    麦克林重温了爬虫类无法忍受高温的所有证据之后,提出一个离经叛道的观点:那些恐龙并非死于降温,而是死于升温。

    巨型恐龙及其他大型爬虫类,不管它们是冷血还是温血,只要气温高出正常环境摄氏10度,就会因为无法承受高温冲击而死去。他还认为,即使升温幅度不那么大,也会影响生物的繁殖。例如雄性不育症,原因之一,就是精子过热。温度稍微升高,精子就会失传宗接代的能力。对鸡蛋施加热压力,鸡蛋就会变得异常松脆。对最晚期恐龙蛋壳进行的病理学研究也提供了证据:其中的许多蛋是未受精的不育蛋。

    但是,地球上长期的热浪是如何而来的呢?麦克林的解释是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

    由于海洋内浮游生物的大规模灭亡,本应由这些浮游生物摄取转化的二氧化碳就释放到空中,越聚越多。由于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贮存太阳射到地球的热量,并且能阻止地球的热量向外散发,因而如此多的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温度的升高。

    无论气候变冷说或是气候变暖说,都未能指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海洋浮游生物的死亡。而且,虽然持这些说法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学说是正确的,但是,直到1978年止,还没有一派学说能为自己提供有力的证据。他们都无法证明白垩纪末期地球气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变冷,还是变暖,如果变冷,冷到什么程度?变暖,又暖到什么程度?

    证据,再次成为两派学说胜败的关键。谁能首先找到击败对手的有力证据呢?

    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由美国数所名大学组成的“地球深部取样联合研究机构”(JOIDES)在一次深海钻探计划中,启用了一艘环球海洋公司专门建造的新式钻探船——格洛玛?挑战者号。

    格洛玛?挑战者号在1968年于大西洋海底钻探时,在位于西南大西洋的里奥格兰德海隆上穿过了白垩纪——第三纪界线。学者们通过对取得的岩芯样品里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孔虫的认真研究,在1974年终于得出了在中生代末期的最后几百万年里,温度下降了摄氏五度甚至更多的结论。

    这似乎表明趋冷学取得了第三回合的胜利。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这个研究结果在公布后不久就受到了变暖学派的质疑,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只是根据三个代表300至500万年的样品作出的,短期的气候波动只有十万年,甚至更短,如果样品再多一些,结论就可能完全不同。

    为了取得更多的样品来研究古气候的真实状况,格洛玛?挑战者号于1973年进军南极,从南部大洋取得了丰富的资料。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同位素组成进行精确的分析,地质物理学家夏克尔顿得出了海洋底水温度在白垩纪之后出现了突然升高摄氏五度左右的现象,至此,变暖说又似乎占了上风。

    但是,无论变冷还是变暖说,他们所争论的只是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偌大的海洋突然上升或下降摄氏五度左右呢?海洋如此大幅度的增温显然是任何气候波动所无法影响的。

    就在这时候,科学家们突然想起一个古生物学教授的名字:德?劳本菲尔斯。他是一位海绵化石专家,在美国俄勒冈州大学任教,平生著述不多,然而,在他去世前几年,他发表了一篇在当时并没引起多大反响的文章——《恐龙的灭绝:又一个新假说》,就是这篇文章,把恐龙灭绝原因的研究带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德?劳本菲尔斯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热空气,并非是持续时间很长的热浪,而是一次短暂的冲击。

    他认为,这次冲击在赤道附近温度可以接近沸点,高纬度地区得以幸免。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恐龙等大型爬虫的绝大部分无处藏身而必死无疑,一些水中的爬虫及鱼类因匿身水中而幸免于难。小的爬虫躲进深深的泥土也逃过大劫,飞鸟被赶到白雪皑皑的高纬度地区和这儿的哺乳动物们一起保存了下来。地表的植物全都枯死,这使一些侥幸躲过劫难的恐龙和其他巨大爬虫因缺乏食物而死。

    德?劳本菲尔斯认为,瞬间冲击地球而引起巨大灾难的是一颗直径超过100公尺,重量超过3000万吨的铁陨石。这样一次冲击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3000百万吨TNT炸药或者相当于20万个广鸟原子弹,足以导致地球气候的全面变化。

    陨石冲击引起的热空气果真能使恐龙灭绝、大洋变热吗?这位被人遗忘的古生物学家难道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预言家吗?无数研究者们的视线,纷纷从陆地投向了浩浩无边的天空,投向了这个神秘莫测的宇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