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九劫归仙 > 第二章 西市码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撑着小渔船载着装满鱼虾满满的鱼篓,李牧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嘴里哼着小时候常听的渔歌,轻快的向着江岸边驶去,脑中想象着爹娘高兴的模样。

    细雨霏霏,江面上浮现一层薄薄的雾气,湿润着衣衫。江面上,数十艘渔船点着灯火,在这茫茫雾气中,格外引人注目。在江的沿岸,是一排青石磊成的石屋,这里是散户渔民世代居住的房子。李牧的祖上,五代以来皆是江宁县的渔民,依靠着大江吃饭,他们一家三口都住在这石屋里。

    停靠下船只,李牧斜挎着鱼篓,一手拎着鳜鱼,径直往家里走去。历经百年风雨,石屋依旧完好无缺,顶上用大江中的水草和江宁县特有的木料搭建,混合着岸边的粘土,可以遮风挡雨,在冬天,倒也不显得寒冷。

    在石屋前面,是一圈低矮的篱笆墙,这就是他们家的小院。院落中搭着细竹竿,上面挂晒着娘亲前不久腌制的鱼虾。还未踏进院子,就听见一声低吼,家里养的大黄狗,欢快的跳出篱笆墙,扑到李牧的怀中,摇着尾巴撒娇。

    ······

    李老爹黝黑的脸上满是皱褶,这大清早的,坐在凳子上,拿着一根粗制烟斗,沉闷的吧唧吧唧抽着旱烟。

    劣质的烟叶,很是干烈,偶尔咳嗽几声。

    李老娘手上忙活个不停,拿着针线,凑在油灯前,缝补着衣服,脸上布满愁容。

    “孩他爹,今年俺们家又没留下多少银两,年初给县老爷交了二两银子,现在也就剩下个四两碎银。那巨鲨帮不是个东西,又将过秤费给涨了两成。这样下去,今年你腿上的病,又没钱治疗了。”

    李老娘补织着旧衣服,唠唠叨叨,叹着气。

    县城老爷还算有德,知道他们这些个散户渔民家里贫苦,税收收得少,每家每年交个二两银子。不过渔民必须要上缴,否则那些个凶神恶煞的官差们,可是不管你的死活,直接扣押船只,什么时候交齐了,什么时候给你。

    巨鲨帮是广陵郡十三县城的五大江湖帮派之一,盘踞于这一段的苏江流域,在这十三县城内横行霸道上百年,势力极为广泛,就是县太爷也要忍让三分。他们垄断了这一截苏江流域所有的水路买卖,那些个渔商均与他们有生意来往。过路的客商船只,遇见他们,也要加过路费。

    他们这些个散户渔民更不用说,每个月都上交一两的过秤费用。否则,巨鲨帮便不让他们在鱼市卖鱼,打了再多的鱼也只能烂在船上。

    渔民的鱼卖不出去,断了生计,只能死路一条。

    对于他们这些渔民来说,这巨鲨帮就是那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

    “啪嗒~~”

    李老爹是老渔民,心里面自然清楚这笔帐。他们这一家子还算好的,年初苏老二因为没钱给巨鲨帮交过秤费,打了一船的鱼卖不出去,这眼看着要过年了,苏老二没办法,向着县城里的乡绅士族借了一笔钱。可惜,这些个乡绅士族没一个是好东西,苏老二一家还不上钱,被逼无奈,女儿被卖到了青楼,儿子成了大户家的仆役,苏老二投河自杀。

    这就是他们这些底层渔民的悲哀。李老爹揉了揉双腿,叹道:“孩他娘,今年这腿,不治了。”

    李老娘顿时急了眼:“孩他爹,你这是瞎说什么呢?你这腿若是在不治疗,这一辈子都要废了,到时候,俺们娘俩怎么活啊。”

    破旧的木门外,李牧眼眶红润,大黄狗懂事的趴在在地上,摇晃着尾巴,轻声呜咽的安慰着小主人。

    五年前,初秋,他一时贪玩,不幸坠入江水,爹爹为了救他,在水中泡了一个时辰,为此烙下了病根,家里本就贫苦,还要维持日常的生活,哪来得钱治病,所幸李牧的二叔家里有些余钱,请了个大夫过来,虽然暂时治好了,大夫却说,这病他根治不了,只能每年针灸一次,以缓解镇痛。

    要说起他二叔,李牧很羡慕,早年随着大商户在江面上跑船,只是最近这两年,却渐渐没了音讯。

    红着眼,李牧轻轻推开了木门。

    “呀,娃儿回来,快些坐下,娘这就给你盛饭。”

    李老娘听到动静,放下手中的针线,吹灭了油灯,起身往一侧的小厨房走去。

    “爹,孩儿今天捕到一条大鳜鱼,您的腿,咱们有钱治了。”抹了一把眼泪,李牧哽咽的说道,说着,将左手拎着的鳜鱼放在桌子上。

    借着透过窗户的一缕阳光,李老爹默默地伸出右手,又觉得有些不妥,放下了往日随身携带的旱烟杆,摸了摸李牧的头,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好,好,娃儿长大了!”

    ······

    苏江如镜,倒映着两岸青山绿柳。碧波泛起涟漪,荡漾着青青的芦苇。

    一只小渔船沿着不宽的河道驶向江宁县的方向,苏江水多有支流河道,江宁县中尤为众多。偶然见到静谧的乡野小村,千里水田,一片绿色。

    李牧伸手撩着水,看着船头正在撑杆的李老爹,心里想着县城的繁华。这条水道李老爹经常走,避开沿途的渔船,李老爹驾轻就熟的在河道中来回穿插。

    数个时辰后,沿途渐渐热闹繁华起来。大约在中午十分,李牧和李老爹划着渔船,来到了江宁县的西市码头。

    因地处苏江流域的中段,正午时分的西市码头,停泊着上百艘大大小小的商船和渔船,热闹异常。

    李牧对于江宁县并不是太了解,只是随着爹爹来过几次,听爹爹说,这江宁县在广陵郡十三县城中,是地域最为辽阔的一座,辖地上千里方圆,城内住着数十万的居民,在广陵郡是首屈一指的繁华似锦。

    因为县城内河道发达,许多周边乡野渔民,来往的客商大船都是在江宁县城外的码头,停泊,进行货物装卸。

    尤其是初春时节,往来客商更是众多。有携带行礼行色匆匆的行脚商人,有挎剑带刀浑身豪气的江湖豪客,亦有游走于各个郡县的杂耍艺人。

    其余卖鱼的渔民,卖瓜果蔬菜的农夫,贩卖柴火的柴夫,贩卖各种山珍野味的猎户,还有走街串巷挑着货物的货郎,更是络绎不绝。

    西城门外,有座上了年纪的青石板桥,桥边码头上多是摊贩,形成了一个西城门外集市。从石桥边的码头上岸,便可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古观,那就是江宁县赫赫有名的青山道观。

    众多挑着扁担的苦力挑夫们,天天守着石桥码头,远处一艘大货船缓缓靠过岸来,这些挑夫们精神一振,齐刷刷的望向货船的方向,随时等着帮忙卸货。

    不远处的轿夫们,则眼巴巴的盯着那些客船,等着有钱的大户们来坐轿子。

    在码头的一角落,有五六个小混混在哪儿徘徊,手里还拿着一本薄薄的书册,他们是巨鲨帮用来收过秤费的人,凡是没有在书册上的渔夫,他们都要在上面按手印,交了钱,才能在这码头上行事。

    小渔船渐渐靠近岸边,李牧欣喜的欢呼起来,肚子早就饿的咕噜噜直叫,李老爹则熟络的和周边的挑夫,渔民们打着招呼。由于月初交了过秤费,那些小混混倒也没有过来找麻烦。

    “包子,包子~~又大又香的大肉包子,三个铜板一个,好吃又管饱!”

    “快来尝一尝,新鲜的瓜果,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

    “上好的干柴火,五文一捆。”

    西门集市上,有卖包子、面条的饭点摊子,也有卖瓜果蔬菜的农夫,卖鱼的渔民,贩卖柴火的柴夫,和贩卖兽皮野味的猎户,都在桥上,扯着嗓子吆喝。

    “哗啦~~”大船缓缓靠上岸边,李牧扭头望过去,那是一艘运送大米的货船。

    长长的木踏板伸出,从船上下来一名身穿锦绣丝绸的中年富态商人,身后跟着一名颇显富气的妇女,一手牵着个清秀小姐。三人衣着显赫,与周边的渔民、挑夫相比,显得富贵和精致。后方是一众手持刀剑的家丁、仆从,还有几名拿着行礼的侍女。

    这显然是县城里的某位大户人家。

    那富家小姐年纪与李牧相仿,却已经是一个美人胚子,穿着一身丝织衣服,腰间挂着一枚玉佩,一缕春风拂面,她的秀发轻轻飘起,小脸上露出一丝红晕。李牧在一旁看得痴呆,那小姐正好瞧见,见着李牧这般模样,不由得“噗哧”一声,抿嘴轻笑,如花一般灿烂。

    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她板起了脸,对着李牧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不见了那笑容,李牧随着李老爹径直穿过西市码头,直往西门街口走去,路上,李老爹心情大好,很阔绰的给李牧买了三个肉包,一碗面条,自己则是啃着馒头,知道家里清苦,李牧吃得很细。

    来到西门街口,江宁县最大的“一品香”酒楼便在那里,隔着甚远,李牧便闻到浓浓的酒肉香味,很是眼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