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汉皇刘备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凉州风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温,中平三年于长安受职为太尉,成为三公在外之第一人。可惜太尉之位还没坐热乎,便在中平四年因平乱不力而去职。他久在边地,曾为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老上司。昔年张温总领征西事,诏董卓议事,董卓误时,又傲慢无礼。张温当时便毫不留情的叱责。孙坚也看不过眼,甚至献策让张温行军法以诛董卓。不过张温一时心软,却是饶过了董卓。

    如今张温为卫尉,被董卓一同劫往长安。董卓素来看张温不顺眼,刚好又有消息传来,说王允等人似乎在串连大臣搞小动作。董卓当机立断,因张温有军功,威望素著,便指使人诬张温与关东诸侯勾连,于是将张温当街拷掠而死。可怜当年纵横西凉的张太尉,就这样冤死了。也不知道张温临死时,后悔不后悔。

    自去年王允等密议以来,董卓似乎感觉到了一股暗流在向自己涌来。奈何王允等人实在是手段隐秘,而董卓自觉大权在握,也更乐意倾向于享乐。是以董卓并没有指使军士监视刺探诸大臣。不过在朝会上,却是更加气焰嚣张、颐指气使了。

    以王允为首的大臣,尤其是出身关东的大臣,对董卓,以及整个凉州集团那是毫无好感。不仅仅是董卓乱政,更多的是东汉以来,关东、关西两大集团相互对抗敌视的一种延续。随着匈奴势力的瓦解,帝国对西域的经营因为失去了紧迫性而越来越忽视。于是在凉州羌乱的时候,有无数的大臣曾建议朝廷放弃凉州。而大汉帝国也因为频繁的战事,而放弃一些郡县,全面内迁。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甚至还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因为自身利益受到巨大损失,于是,无数凉州本土的豪强地主,干脆起兵造反,加入羌人,使本来简单的民族矛盾变得更复杂。这一点,从数十年来,无数的凉州本地实力派纷纷加入羌人,共同对抗朝廷便可得知。而这也是羌汉战争得以持续不断的主要原因。凉州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每年的军资耗费无数,士人们对凉州没有好印象,连带着,对凉州武人集团自然也没有好印象。更何况,董卓自持武力,竟敢行天下之大不韪之事。在政治上,董卓便成为天下诸侯们共同的敌人和靶子。

    这日朝会毕,王允一脸疲惫的归家。在仆从用铜盆端来热水净面后,王允又竭息了会,才觉得精神恢复了些。最近董卓越来越行为无忌了。速度要加快些了。务求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雷霆万钧,一击必中。

    王允缓缓用指肚揉按着眉心,董卓伏诛之后,凉州军事集团的反应,天子和长安朝廷的去向和未来,都是需要他去思考的事情。最近真的是累坏了。

    过了一会,有心腹家将前来求见。“主上,吕布处仆下已送主上之密信,然其并无反应。”说完,垂首而立,以待王允示下。

    王允轻摆了摆手,着家将退了下去,站起身来,漫步到窗前,负手而立。从去年开始谋划起,他每行一步,都万分谨慎。不如此,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由不得他不小心。吕布乃是五原人,他是太原人,借着并州乡党的由头,好不容易与吕布拉上了关系。凉州人素来抱团,是以对吕布不太友好。尤其是胡轸等,听说和吕布积怨颇深。吕布以中郎将、都亭侯之职,竟然被董卓呼来喝去,屈身于侍卫。就算是麾下高顺、张辽等人掌控三千并州铁骑,只怕吕布也在时刻担忧着自己的部队被吞并的危险吧?

    又想到吕布在洛阳袭杀丁原,转投董卓。王允心中便忍不住的一阵厌恶。这不忠不义的匹夫,若不是看重你一身武勇,又随侍董贼身侧,老夫岂会屈尊降贵,以三公之尊,拉拢你这无情之人?

    王允无可奈何的长叹一声,若想诛董,借势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否则凭他们这些人,一百个捆在一起,也不够董卓这个独夫杀的。原本还想除掉董卓之后,用张温以掌军的。谁曾想稍有动作,董贼就拷死张温,这可是朝廷卫尉,九卿之一的大臣啊。说杀就杀了。想到董卓残暴的手段,便纵然是刚烈的王允,心底也不禁泛起一股寒意。看来以后得更加小心了。皇甫义真虽然比张温更为知名,又与董贼有怨,然则其子却与董卓相交相善……义真不能用,看来还是要靠吕布了。王允又陷入思索之中。

    王允一肚子算计的时候,刘备的目光,也看向了西北。他清楚的记得就在这一年,王允与吕布联手,刺杀董卓。然后凉州将领大惊,生怕王允秋后算账,一个个都要卸甲归田。眼看着叱咤风云的凉州系从此就要分崩离析,结果大名鼎鼎的贾文和献了一计,让诸将联合起来,攻打长安。结果王允死、吕布逃,长安天子刚逃离董卓虎口,又陷落群狼手中……

    这一次事件,影响深远。不过刘备没有多想其他。他只关心几个人的形踪。贾诩、高顺、张辽、貂蝉、蔡邕一家子……哦,还有自家大舅哥卢敏的丈人杨彪和小舅子杨修……至于长安天子,还有王允、吕布等人,刘备毫不在意。

    贾诩就不用多说了,算无遗策,被后人称为毒士。后来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恨贾诩那是恨得牙痒痒,认为祸乱天下的根源就是贾诩。“夫仁功难著,而乱源易成,是故有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者矣。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余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是裴松之的原话。

    观贾诩一生,先从董卓,董卓败亡,凉州系崩溃在即时,一介文人的贾诩为了自保,献计诸将反攻长安,一举功成。奉国家以征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他提出来的,后来被曹操学去了。沮授也劝袁绍学,结果没成功。后来贾诩又辅佐凉州系中最有可能成气候的张绣,连败曹操,见事不可为,便带着张绣一起,降了曹操。可以说,凉州系中,能得善终的,除了贾诩和张绣,再无他人。足见贾诩之胸襟智慧。

    高顺、张辽,都是名传后世的良将,这两人,历史评价都很好。刘备自然是希望能收归于账下。

    蔡邕被董卓掳了去长安,虽然被董卓当作了马骨,待之甚厚。但刘备知道蔡邕这人,典型的性情中人,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否则也不会在董卓死后去哭了。蔡邕与岳父卢植等相交甚厚,又多才多艺,诗赋、书法、音乐样样精通,还曾参与修史。最最关键的是,当年送别时,蔡邕身边的那个小丫头,现在怎么样了?想着她不久就要失去父亲的庇佑,最后被蛮人抢去,刘备心中便不能忍。

    杨彪和杨修,其实刘备不怎么关心,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弘农杨家不是好惹的,这两父子在历次动乱中安然无恙。只是近日来,卢敏夫妇对远在长安毫无音信传来的杨家亲人颇为忧心,刘备不得不着令密探关注。

    至于貂蝉,则是刘备最大的兴趣所在。有闭月之貌的貂蝉,从未见载于正史,而是活在小说戏剧当中。后世对有无此女,众说纷纭,莫能一事,刘备自然好奇貂蝉是真还是假。真如演义中所述,王司徒拿董卓没法,于是定下连环计,使吕布董卓翻脸火并的吗?

    王允作为正统的儒家人,会用如此手段吗?若真有此事,少不得自己也要伸手一回,救一救这弱女子了。与美色无关。只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西施、王昭君还略好,貂蝉以及后面的杨贵妃,陈圆圆等,没有一个好下场。而士大夫们却偏偏还把乱国惑主的帽子给她们扣上。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却又只能扼腕叹息。

    三观极正的刘备,向来坚持女人是柔弱的,是只能被男人保护和怜惜的。于是,蔡琰他要拯救,貂蝉他也要拯救,有这个能力,岂能袖手旁观?

    虽然麾下的密探无法在长安呼风唤雨掀起风浪,但趁乱救下几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若是可行,刘备恨不得把贾诩也给掳来算了。

    在刘备邀来荀彧,两人商讨长安局势的时候。袁绍与曹操,都在大张旗鼓的招纳天下好汉。

    袁绍于军中,正大设宴席。月余来,连有四将前来相投。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位名将,终于抵不过历史的惯性,还是被袁绍招纳至军中。颜良文丑史称勇冠三军,张郃和高览也都是精通战阵,勇武过人之辈。由不得袁绍不喜。得此四人,我冀州无忧矣。袁绍心中开始想着,如今自己麾下兵强马壮,战将大增,是进占并州的时候了。

    曹操在东郡,先是征辟程昱程仲德为己用,又得戏彦戏志才自荐于道侧。一时之间,如虎增翼,在两人的辅佐之下,连败东郡境内黄巾,威名大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