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被读心后,摆烂的我躺赢了(穿书) > 19 019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登闻鼓制度,古已有之。

    最开始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民意能够上达天听。民众无论是向朝廷提建议,或是对政策有异议,亦或是单纯的申诉冤情,都可以鸣曲击鼓。而一旦登闻鼓响,无论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议事。①

    然从前朝开始,苛政□□盛行,为了平息民怒民怨,前朝没想着施行仁政,反倒是提高了登闻鼓的门槛,凡敲响登闻鼓者,必须先扛过五十廷仗,再说其他。

    五十廷仗的威力不可小觑。

    若是身子单薄点的,都未必能抗的过去,更别说再去诉什么冤屈了。

    也因此,这登闻鼓自前朝开始,基本就形同虚设了。本朝虽废黜了五十廷仗的规定,沿袭了之前的制度,可百姓对登闻鼓的恐惧已经形成。

    故而,这登闻鼓虽设立了许久,却是久未有人敲了。

    依稀记得上次鼓响,还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

    一家恶霸仗着女儿是晋王的侍妾,在本地作威作福,强买强卖田地不说,还逼死了一户农户的父母,霸占了他的妻女。这农户原是卸甲的老兵,好不容易一家团圆,竟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又遭人提点,便一路乞讨到了京城,直接敲响了登闻鼓。

    彼时,晋王在朝中势大,皇帝正愁揪不到他的错处,这事倒是恰逢其时,干脆借力打力,让晋王吃了个大亏,也还了那农户公道。

    “怪了,这都多少年了,登闻鼓竟又被人敲响了。”

    奏报送来的时候,皇帝正由宸贵妃陪着在御花园里赏菊。

    听着宫外隐隐传来的鼓响,他脚步一顿,忙唤太监抬了轿撵过来。

    眼看着他要走,宸贵妃可不愿意了。

    她拉住皇帝的袖子,撒娇道:“说好了要陪臣妾一整天的,这才一个时辰不到,圣上就要走,臣妾可不依了。”

    她虽已诞育一儿一女,大皇子都开蒙读书了,人却依旧娇气,常常作小女儿姿态,偏偏皇帝就吃这一套。

    “不是朕不陪你,而是这登闻鼓好不容易有人敲响,朕可不能打击了百姓的信心。”

    他轻声笑了笑,思虑一瞬,妥协道:

    “罢了,左右不涉及朝政,爱妃不妨同朕前去,也好看看这击鼓人有什么冤屈。爱妃不是一向玲珑心肠吗?这次就帮朕断断案子,看看如何让这击鼓人心服口服。”

    闻言,宸贵妃娇哼道:“皇上惯会打趣人。”

    却也没有反驳,牵着皇帝的手,一同上了御撵。

    在帝妃二人往前庭赶去的时候。

    另一边。

    皇城最南端的宫门处,有一片十分开阔的广场,此时随着登闻鼓响,原先空荡荡的广场却渐渐聚满了民众,对着登闻鼓指指点点。

    而在人群的最前头,还站着二十来个年龄、个头不一的百姓。

    最年长的已是耳顺之年,头发花白,牙齿稀疏,走起路来一步三颤,目光却十分坚定。亲眼看着孙子敲完登闻鼓,他才颤巍巍上前,对立在一旁的右监门卫道:

    “听说这鼓一旦敲了,要先经过五十廷仗,老朽活了这么大年纪,已是活够了,便从我开始吧。”

    他这话音刚落,不等右监门卫开口,后头的小伙子们便争抢着道:

    “里正,怎用得着劳烦你,我年轻力壮,让我来。”

    “爷爷,你这身子骨哪撑得下去,还是我来……”

    “三爷爷……”

    ……

    “好了,你们都不用争抢。我岁数大了,这廷仗便由我吃吧。柱子,你要记得爷爷跟你说的话,到了圣上跟前,千万将咱们的冤屈说清楚。”

    说完,老者双手轻颤,转向右监门卫,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却不料,一旁百姓中有人和善笑笑,道:“老人家不必忧心,如今世道变了,可不是前朝了,这登闻鼓敲便敲了,只要不是恶意上访,都是没有任何责罚的。”

    话音落,其他民众也都迟疑着点头。

    而右监门卫虽仍旧板着一张脸,却难得有了点反应,给了老者一个肯定的答复。

    闻言,老者一副激动坏了的模样,那些他带来的小伙子也都喜极而泣,一边跪着高呼万岁,一边感激涕零地赞叹皇帝是“明君”。

    这一幕被一旁的小太监记下,他低着头匆匆进了宫门,将这事禀告了上去。

    “哦?他们果真这样说?”

    皇帝已经到了勤政殿,正与匆匆赶来的三司主事聊些杂事,听到大太监的禀报,脸上不由闪过一抹兴味。

    宸贵妃多敏感的嗅觉。

    她能多年荣宠不衰,靠的可不单是一张脸。

    见大太监应是,躲在帘后笑着道:“圣上爱民如子治国有方,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呢,可不就是明君嘛。”

    随着贵妃的夸赞,三司主事也不甘示弱,纷纷跪下山呼“圣上仁德”。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皇帝被捧的龙心大悦,对这几个百姓的观感顿时好了不少,忙吩咐大太监将人传召上来。

    一同来敲登闻鼓的虽有二十多人,但不可能人人都能得见天颜,最终只有陈老汉带着两个其他姓的主事人上殿。

    第一次进宫,尤其等会还要见皇帝,饶是陈老汉已经活了六十多年,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但想到逍遥在外的罗家人,还有惨死的亲人同乡们,再多的紧张也都化为了恨。况且,陈老汉还记得苏侯爷的吩咐,他瞥见小太监和悦的态度,知道听侯爷的安排不会有错,临要进殿的时候,那丝紧张便也没了。

    不过,面上还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草民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甫一进殿,三人连头都不敢抬,赶紧跪下行礼。

    直到被皇帝温声叫起,几人才敢直起腰,也将殿内的奢华尽收眼底。

    不过,等听到皇帝问他们有何冤屈要诉的时候,刚刚才直起身的三人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再好的东西在他们眼里也都成了泡影,满心满眼都是他们的冤屈仇恨。

    “草民要状告曹国公府罔顾国法窝藏逃犯,还假造尸体欺瞒朝廷……”

    什么???

    这话一出,后殿的珠帘猛然一动。皇帝和三司主事也都十分惊诧,一时忘了反应。

    他们想过很多种可能,什么家财被占,什么儿女被欺负……等等,却唯独没想到会是这样的。

    竟是状告曹国公府的。

    还是这样的罪名!

    几人正怔忡间,不等皇帝再多询问,陈老汉便一字一句,详细地说了下去:

    “圣上英明,几年前惩治了罗进贤那个贪官,还了我们雍州百姓一个公道,还帮着我们在京城附近安了家,草民对此感激涕零,家中特意供奉了长生牌位,以求圣上安康长寿。”

    “可没想到,曹国公府为了一己私欲,竟然在罗家人流放途中,偷偷调换出罗家二公子和三小姐,将他们安置在京郊附近。”

    “草民的侄子恰好在崇文书院做工,几次遇到改头换面的罗二。罗二以为没人能认出他,殊不知我们这些人都因为罗进贤家破人亡,说句不好听的,恨不得吃罗家人的肉喝罗家人的血。那些罗家人就算化成灰,也都记得一清二楚。”

    “我侄子先还不敢确定,后头见薛府二公子每逢初一十五就会与他会面,还屡屡提及什么‘当年我爹弄到手的财产,可都在我这里,你若不对我妹子好,我肯定是不依的’,那薛二公子更是表哥表哥的叫他,我们便也彻底确定了……实在是寒心啊,这才斗胆告了御状……”

    初听这几人的来头,皇帝眼皮子便狠狠一跳。

    没办法,当年那书生血溅当场的场面,实在是冲击力太强,他在位这么多年,都还是唯一一次见,想忘掉都难。

    那一瞬间,哪怕陈老汉口口声声拍他的马屁,皇帝也有些不喜。

    然而——

    他听到了什么?

    罗进贤的财产!

    近几年国库可算不上宽裕。

    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单单赈灾银子便愁煞了人,今年才算好些。

    再加上受灾害影响,各地收成锐减,国库只出不进,户部来哭了不止一回,可不就一日日成了皇帝的心病了吗?

    当年会严惩罗进贤,除了顶不住舆论压力以及怜悯灾区民众的惨状,他贪污的那一笔笔银子也是重要原因。

    可这家伙嘴硬的很,在三司监牢待了两月有余,受尽了苦楚,才总算吐了口。

    当时那笔财产,已经算是巨额了,可没想到,罗进贤竟还留了后手!

    也不知这一笔有多大。

    能让罗进贤瞒那么深,定然不会比先前的少。

    想到这里,皇帝眼睛一亮。

    是了,他的嫡长子虽跟着一起被处死了,可次子和小儿子却还活着呢,罗进贤那老狐狸惯是狡猾,又怎肯将东西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真是放肆!”

    皇帝似是被气到了,猛地一砸砚台,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殿内的人都慌忙跪了下去。

    “来人,将曹国公与其次子薛敬传唤过来,还有崇文书院那边,冯清,你现在就带人过去,把罗二给我捉拿回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