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农家四果种田记 > 第60章 节节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八天后,刘桂圆家的砖墙终于盖成,比原来篱笆圈住的范围大了一圈,靠着正南是一扇红褐色的木门,靠西侧猪圈的方向,开了一扇窄门,方便早晚进出。

    这期间,罗姥娘坐着牛车去了两回镇上,第一回她和刘红枣陪着,专门到孙敬轩的脚店坐了一会儿,只为看一看孙敬轩的为人。临走前,刘红枣留下一只石青色绣着荷花的香囊。

    第二回由她和二姐陪着,去的是姨母张香巧开的糕点铺,她那铺子开张已有半月,起初没什么生意,刘桂圆就教她做一道染姜蜜饯,放在铺子前头请人试吃,连续试了几日,她的铺子逐渐有了人气,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大舅张成栋携了些米面和果糕,赶着车来到了外甥女家,远远看着一堵青灰色砖墙,中间镶嵌一道红漆木门,竟有些不敢认。

    张成推开半掩木门,走进院子,一只小狗溜到他脚边嗷嗷地叫,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刘花生听到狗叫声,抬头去看,欢喜道:“大舅来了,大姐,桂圆,快出来看看。”

    堂屋里,刘桂圆正在教刘红枣写“枣”字,刚写到一撇就听她二姐在院子里大叫,接着就是张成栋的声音:“这才半月没见,咋这么大变化?”

    “大舅来了,快进来坐,姥娘在后头和人拉呱来。”

    刘红枣忙放下炭笔,请大舅进屋入坐,刘花生将盆里洗了一半的衣服,慌忙拧干了水,朝新搭的晾衣架上一丢,就从西门跑出去喊姥娘了。

    刘桂圆将姨母送的几样点心,并自家炒的西瓜糖都端上了桌,刘红枣就倒了一杯半热的西瓜皮茶水,递给大舅说:“这才盖的院墙,俺几个小丫头,住在院墙里安心,不像以前,一到晚上都不敢出门。”

    刘红枣说的是实话,以前吃过饭端了尿盆就赶紧叉门,外头落了什么紧要东西都得等到第二天再拿,哪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能往外头放,不怕人偷,天再晚再黑,她姐三个都能开着堂屋门说话。

    张成栋不忙着坐,在她家院墙四周转了一圈,摸着一排排青灰色的砖,那是越看越满意,他自家的院墙跟这可不能比,当年垒的是黄粘土墙,外头涂了一层薄薄的砂浆,年月久了就开始掉渣了。

    “大舅,就一院墙,你咋看个不停,一路过来不累吗?”刘桂圆跟在他身后问。

    “不累,我赶车过来的,给你们……哎呦,我的骡车还在外头呢。”

    张成栋刚才怕走错人家,将骡车丢在了外头,进来以后被新院墙吸引,一时忘了骡车,连忙出去牵骡子拉车进来。

    刘桂圆定制的这道木门宽,为的就是牛车骡车都能进,张成栋扯着缰绳牵了骡子进来,将车上装的米面果糕并些小玩意儿拿了出来,眉开眼笑道:“红枣,桂圆,大舅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那竹园全都活了,再没有老竹子了!”

    自从张成栋从家后河底挖了淤泥,到如今快两个月,他的竹园彻底改了头换了面,从原先的垂垂老矣,到如今的生机勃勃,这可都多亏了三个外甥女,尤其是桂圆丫头。

    刘桂圆听了就抿嘴笑,上回姥娘来就说过竹根发新芽的事,这又过了好些天,竹园肯定全部恢复了。

    几人说着话,刘花生和抱着莲子的罗姥娘从西门进来,张成栋忙过去搀扶着她,笑着问她好:“娘,你在这住得还好吧,我从家里带了点精米细面,你记得吃。”

    罗姥娘推开张成栋的手,将莲子递给刘红枣,对大儿子说:“不用,那些东西我不稀得吃,再说你带米面来,外人还以为我在外孙女家吃糠咽菜,日子过得孬来。”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罗姥娘如今日子过得舒坦,倒越来越有些老小孩的潜质了,明明大舅是一片孝心,想叫她老人家吃好一些,到她嘴里就成了费力不讨好。

    刘桂圆连忙打圆场,挽着罗姥娘的手说:“姥娘,大舅是好心,怕咱几个在家吃得孬,亏了身子。你看,他还买了好几样糕点,姨母那里都没有得卖,咱尝尝看咋样,到时候叫姨母学着做。”

    刘桂圆一说糕点,罗姥娘果然不再数落大舅,改去品尝糕点了,其实市面上的糕点口感都不错,可自打姨母家开了糕点铺,罗老娘瞬间就成了美食家,一会儿说这个糕吃着淡,那个酥做的样子笨,反正在她心里,只有自己闺女做的好吃又好看。

    张成栋松了口气,将刚才没拿完的一些小玩意儿,递给刘桂圆和她二姐,这些几乎都是竹制的小玩意儿,有果盘、托盘、米萝、簸箕等盛东西的竹制品,还有竹剑、竹梯、竹乌龟、竹螃蟹等小玩具。

    “这都是你铁竹表哥没事做给你们玩的,哪,这个竹蜻蜓留莲子玩。”

    张成栋拿着一个竹蜻蜓,去逗弄正在吐泡泡的刘莲子,莲子见有人逗她,眼睛随着竹蜻蜓转了好一会儿,最后伸着小胖手去抓。

    刘红枣接过竹蜻蜓递到莲子手里,笑着说:“大舅,莲子才四个月,等她会玩至少得等八个月哩。”

    莲子如今会翻身、抬头、抓东西,还会俯卧抬头加乱摸东西,最近则迷恋上了吐泡泡,有人逗她就会咿咿呀呀得笑,但是想叫她玩竹蜻蜓,太早了些。

    张成栋就说没事,先做几个给她们玩玩,到时候莲子需要什么玩具,告诉他立时就能做。

    刘桂圆吃着一块山楂糕,突然想到莲子需要一辆婴儿车,就对大舅说了婴儿推车的大致样子,希望他能做一辆过来,这样她们还有罗姥娘就不用天天抱着莲子了。

    张成栋想了一下,他原来在外头做生意时,曾看见一富户推过那种小车,乍看有点像一把椅子,四面都有围栏,中间放小孩,前头有个木板,可以用来喂饭,小车底下有滑轮,可以随意推到外头。

    “你说的我见过,等我回去和铁竹说说,看能不能做得出来,估计得时间长一点。”

    张成栋只见过一次,不确定真能做出来,这时罗姥娘尝过了糕点,就走到院子里指派他大儿子,说:“我看做不做小车都不要紧,你有空给三个外甥女,一人做一张竹床,她们女娃的床要做得细致些,外头再雕些花儿朵儿的,好看。”

    罗姥娘经常听刘桂圆说,家里要盖一间新屋,到时候盖得大些,里面隔出三个房间,她们三姐妹一人一间。她从那时起就记住了,只等儿子来时吩咐他。

    张成栋哪有不应的道理,没有三个外甥女,他的竹园能起死回生吗?还有老竹根雕,一旦雕出一个精致的,就能卖不少钱。

    “这个娘放心,不说三张竹床,她们屋里要用到的竹椅、竹桌、竹木箱子,我都包了,等她们三个出嫁时,我这个当大舅的,还要再打几样东西当作嫁妆。”

    一番话说得大姐满脸通红,刘桂圆和刘花生傻兮兮的笑,罗姥娘听了满面欢颜,对大舅的表态很是满意。

    刘桂圆心里挺感动的,她帮了大舅一回,大舅就记在心里了,经常从家里送点吃的玩得过来,她怎能不感动?

    想到此,最近正在酝酿挣钱计划的她,把玩着手里的主梯,马上就有了一个汇报大舅的机会。

    “大舅,你和表哥都会雕些竹制品,可想过拿到镇上卖?”

    张成栋坐倒身子,喝了一口凉茶,点头道:“当然想过,就是卖这个挣不到钱。上个月,你大舅母叫铁柱做了十来样小玩意儿,拿到镇上卖,结果卖了好几天都没卖完,那些妇人可喜欢讲价格了。”

    这样给孩童玩的小玩意儿,本来就不值钱,走的是个量,可是铁竹做东西仔细啊,那些带着孩子的妇人,见了喜欢但就是舍不得掏钱,有人掏钱了但是开口就要便宜一半,难办哦。

    刘桂圆莞尔一笑,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舅,马上就到秋闱了,你可知道那些书生考前都会做些什么?”

    “拜考神,吃彩头,求上签?”张成栋当然知道这个。

    拜考神一般拜文昌帝君,不过也有拜孔庙或关帝庙,而吃彩头,就是在考前吃一些吉利的食物,比如状元糕、及弟粥和定胜糕等等,至于求上签,自古以来有之。

    “对啊,他们都喜欢碰一些吉利的东西,要是你们能修一些小竹节出来,上头配上彩线串起来,再起个节节高的吉利名字,可不就能卖到钱?”刘桂圆朝她大舅比划了小拇指,说:“不用太大,就手指长短即可,他们戴在身上方便。”

    刘桂圆知道秋闱这事,还是田如柏过来教她识字时科普的,秋闱又叫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都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开考,而且考试地点就在各自所属州府,她们这的本地考生刚好在太安城,即她们的府城。

    “节节高?这名字听着怪吉利的,不过要想保留竹节,那得很长一截。”张成栋对竹子比刘桂圆了解吧,一下说出了其中的难处,眼下之意,太长的竹子,可不好配戴在身上。

    刘桂圆没想那么细,她是临时想的,参照的是后世的玉竹节吊坠,于是赶忙补救道:“不用,就做小拇指这么长,中间的节可以用刀刻出来,旁边再雕两片叶子,要是还想精致点,再到珠子铺配点珠子穿上,那肯定更好看了。”

    张成栋仔细想想,还真是,小竹节随便修修,上头再划两刀,穿个珠子彩线的,确实好看,再加上节节高这名儿吉利,那些赶考的书生学子不会舍不得钱买,谁都想讨个彩头不是?

    “那成,我这咱就回家准备,再有两天就到八月里了,不赶紧弄怕来不及。”

    张成栋手里头挺缺钱的,他的竹园虽然恢复生机,但新竹长成大竹需要时日,老竹根雕固然值钱,可是他舍不得叫别人挣大头,只想请大师傅精雕细琢,这个活耗功夫,钱自然就来得慢。

    “大舅,就算来不及也没事,节节高一年到头都可以卖,不仅是赶考的学子,还有平时的读书人,经商的商人,甚至那些当官的都能买。”

    刘桂圆没忘提醒他,可大舅从前就是做买卖的,这点小细节,他怎么会想不到,只见他背对着刘桂圆点点头,嘴上说着知道知道,就牵着骡子拉着车往外走。

    “成栋,你赶车路上慢点,哪,两块绿豆糕拿搁路上吃。”罗姥娘想留他吃饭,可知道他挣钱心切。

    张成栋接过绿豆糕,拽着缰绳出发了,虽然节节高一年四季都能卖,可是秋闱三年一遇,要是能刻出小竹节,送到太安府城卖,那才叫挣钱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