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农家四果种田记 > 第18章 收麦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到了五月里,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地里的麦子随着南风一吹,逐渐从青到黄,这时家家户户都一天跑两趟麦地,察看麦子的成熟情况,

    麦子这种庄稼和别的庄稼不同,可能上午到地里看,麦子还有些青头,结果晒了一个毒日头,等到太阳西沉就全变黄了。这时,要是不抓紧收,麦子扛不住暴晒,熟的太过,人手一招呼,麦穗就会“簌簌”掉到地上,到时候再拣可就麻烦了。

    “一个个都睡死了吗,还不起来下地收麦?”

    在刘崇山异常“亲切”的问候下,三姐妹揉着惺忪的睡眼,慌忙的穿衣下床套鞋,一点都不带磨叽的,没办法,今天要收麦子,家里大人孩子都不感马虎。

    “爹,我们都起来了,这边拿了镰刀就下地。”刘花生应了一声,站在地上磕磕鞋底,然后将乱糟糟的头发一把拢起,率先掀了帘子出门。

    刘红枣紧随其后,手里拿着一个脸盆一块布巾,出了堂屋,先到缸里舀了一瓢水,倒进锅里烧个半热,再舀出来送到张氏屋里。

    “娘,你用温水洗。”刘红枣心疼亲娘没坐满三十天的月子就要下地干活,只能尽可能地不让她沾到凉水。

    “娘,要不我去和爹说说,你就在家好生歇着,我和大姐二姐跟爹下地。”刘桂圆梳着长到肩膀的头发,几步来到里屋。

    “没事,娘心里有数,下地不碍事。”张氏算过日子,她一共坐了二十五天月子,虽然还差五天满一个月,但是月子里吃的好,小米、白面、鸡蛋、沙糖顿顿都有,身子早就养得差不多了。

    刘桂圆扭不过她,只好目送刘崇山带着张氏和大姐二姐出了门,她因为得在家看顾小莲子,所以不用下地,但是得负责做饭和薅猪草。

    一大早上,忙着收麦的农人几乎不吃早饭,一是怕浪费时间,而是想趁天气凉快多干一点,等到太阳毒起来就干得慢了。

    刘桂圆先去里屋看了下莲子,她一个小人醒得倒早,睁着一双圆溜溜的黑眼珠,刘桂圆和她玩了一会儿,接着检查了下她有没有拉屎拉尿后,就叠好小被子出门了。

    一路小跑到东湖,刘桂圆只能用菜刀割草,因为家里的两把铁铲都被大姐她们带走割麦子了,而刘崇山夫妇用的是镰刀,一共就两把。

    大概塞满了一粪箕的猪草,刘桂圆半扛着送到三叔家的猪圈,一股脑儿全倒下去,引的三头小猪跑出来吃。

    回到家后,刘桂圆又开始做饭,他们早上没捞到吃饭,中午这顿就得做得早些,还得做得好些等于早上中午作一回吃。

    先舀一些白面,加水和成面团,在饭桌上撒上面扑,用擀面杖一点点赶圆赶薄,然后铺上油和切好的苋菜叶,上面再撒一些盐,面皮卷在一起用刀切成一块块的,贴在热锅上炕,这就是有馍有菜的一顿饭了,简单省事还管饱。

    刘桂圆拎着装好饭的篮子,一路小跑送到地里,先割的是北湖的两块麦地,割完还要到东湖割剩下的一块。当年刘姚氏分家时,离家近的地就分了一块给刘崇山,就是东湖地那块。

    到了地头间,刘崇山和张氏在前面割,刘红枣和刘花生在后面赶,她们身后是一捆捆割好放倒的麦子,就等着一会儿用牛车拉。刘崇山家的麦地正好在中央,左边是二叔刘崇林家的麦地,右边是三叔刘崇海家的麦地,都是三块,唯独刘崇山家只有两块。

    天气炎热,风像死了一样不动,刘崇山等人身上都是汗津津的,身上又热又脏又刺人,但是没人敢停下,都是咬着牙硬干,异常辛苦。

    “爹娘,大姐、二姐,做好饭了,赶紧来吃。”刘桂圆

    刘崇山应了一声,继续割了十来下,这才停手到地头喝水吃饭,其余三人见状也都放下农具,朝地头有凉阴的地方去。

    这时三叔家的栓子(刘志远)听到有饭,拢着手往地头喊:“大伯父,你家做得什么好吃的?”

    他家早上吃过一顿早饭了,这时候还没到吃午饭的点,但是半大小子吃的快消化的也快,这时候早就饿的肚子呱呱叫。

    刘崇山手里拿着一块油馍,对侄子招招手,说:“做的油馍,可饿,饿就过来吃点。”

    刘家的这几个侄子,刘崇山对他们一向和蔼大方的很,用他自己的话讲,这几个都是他们老刘家的根,只要看着他们就高兴。

    栓子听了果然高兴的很,他丢下镰刀往地头跑,先拿了个油馍,三下五除二吃进了肚子,又拿着舀子在瓦罐里舀了水喝,“呀,真甜,这是沙糖水吧?”

    刘桂圆默默翻了个白眼,叫你来喝你还真来了,不知道客气啊,本来就没多少油馍和糖水,都叫你造完了,别人还吃啥。

    “甜柿,这里有沙糖水,可喝?”栓子朝坐在地里歇歇的妹妹招手,刘甜柿摇摇头没过去,她嫌几个人用一个舀子脏,情愿渴着等人送水来。

    左边麦地里,二婶娘李氏耳朵尖,听讲她家做的油馍和糖水,蹲在地上对三个儿子小声说:“你三个也去,不吃白不吃,反正你大伯不会说什么。”

    刘铁柱和刘铁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意去,为啥?上回闹那事吓破了胆呗,到现在刘铁蛋遇到刘桂圆都是绕道走,就怕遭到她报官。

    “你两个没用的东西,怕她一个小丫头吗?铁牛,你去吃,等你奶送饭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刘铁牛今年14岁,这一二年都在镇上的木器行当学徒,不过他偷懒偷习惯了,不仅木工手艺没学到什么,就连家里的农活都不想干,这会儿听到她娘发话,站起身子就往他大伯父家的地头去。

    刘铁牛蹲下身子,喊了句大伯父,伸手就拿了一块最大的油馍,放在嘴里大口嚼着,手里的还没吃完,就要再拿,一旁看着的刘桂圆实在忍不住了,说:“

    “铁牛哥,你吃一个尝尝就行了,咋还吃呢,拢共就几块,还不够俺一家吃饱肚子呢。”

    刘崇山一听不高兴了,瞪着她说:“怎么说话的,这是你大哥,不够吃你不能少吃点?”一句话噎得刘桂圆说不出话来,没办法,她只好捡起剩下的油馍,挨个分给大姐和二姐,而张氏莲子得吃奶,拿了一块油馍回家奶孩子了。

    刘崇山才吃个半饱,低头一看没有了,气的训了刘桂圆,说:“怎么做的饭,做这点够谁吃的?”

    “那我能怎么办?尽着一家五口做的,你也来吃他也来吃,再多也不够,爹,不够吃你就先垫垫,等晚上再说。”刘桂圆拍拍手上的油,拿起张氏的镰刀,直接去了地里,顶替张氏的位置割麦。

    “爹,我这有,给你。”刘花生连忙撕了半块递给他,刘红枣也撕了半块,刘崇山这才勉强吃饱。

    不多时,刘姚氏一人拎着两篮子饭,晃晃悠悠送到了地里,这里不仅有老二一家的饭菜,还做了老三一家的饭菜。刘桂圆看见越想越气,老太太心偏到胳肢窝了,三个儿子只管老二家和老三家,老大家根本不问一点。

    刘桂圆气不过,直接走到刘姚氏的面前,问:“奶,你咋不给俺家做饭?俺爹不是你儿子吗?”

    刘姚氏一看她就头疼,见她堵去了路,没好气的说:“你二叔家一年到头养我老,不给他家做给谁做?你三叔家人少忙不过来,我帮一点咋了?你个小丫头不要咋咋唬唬的,该干活干活去。”

    刘桂圆不说话了,跟在她后头去了二叔家的麦地,等刘姚氏拿出饭菜,刘桂圆伸手抢了一个就跑,气得刘姚氏和李氏在后面骂。

    “好好的小丫头,怎么偷俺家饭?”

    “什么叫偷?都是一家人,我做孙女的,尝尝奶做的饭咋了?”

    刘桂圆其实早知道刘姚氏偏心,她就是气不过想给他们添个堵,至于栓子吃的那块饼,看在他只吃了一个就回去的份上算了。

    这时三婶娘林氏从地中间穿过来,拐到地头找刘崇山说话:“大哥,你上回说的叫红枣搁家里招夫的事,可能再变化了?你看哈,我那个侄子愿意出二十两彩礼,真是看上红枣了,诚意足足的,你打听打听,谁家娶媳妇肯出这么多彩礼?”

    二十两彩礼就是两万文钱,一般像他们这样的农家,娶媳妇的彩礼大致在八两到十五两之间,如果有人愿意出二十两,那说明男方极其看中女方,女方的父母也觉得有面子。

    刘崇山一听二十两彩礼,真有些心动,不过看了一眼在埋头干活的刘红枣一眼,还是摇摇头说:“三弟媳,上回说了,想叫她留家里的。”

    “大哥,要我是你就同意这门亲,你闺女好几个,非要留红枣在家?花生、桂圆哪一个不行?要我说,留谁都不如留花生,她只比红枣小两岁,晚两年招赘也行,再说了,她那个脸不好找婆家,留在家里不正好?”

    三婶娘林氏铁了心要把刘红枣说给娘家的舅表侄,倒不是她好心,而是娘家侄子看中了刘红枣,放下话说非他不娶,他娘莲表嫂这才携了礼上门求她说合,不然她何必这么费心。

    “嗯,要不我和你大嫂再商议商议。”刘崇山到底是心动了,说话不像之前那么死了。

    “要我说还商议什么,老大嫁到富裕的桑榆村,那就是享福的,老二留家里招夫,到时候房子一盖,你还愁没有人上门?”三婶娘林氏见刘崇山动心,赶紧加了一把火,说:“那么多彩礼,盖几间房子不够?你好好想想,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那你等我收好麦,到时候行不行我都给你回个话。”

    三婶娘林氏看出这事有门,笑眯眯的哎了一声回去了,林氏和刘崇山讲话没背着人,不远处割麦的三姐妹听了个一清二楚。

    刘红枣听到她不用入赘,高兴自己不用招婿,但又担心刘花生找不到好夫婿。刘花生心里反倒平静的很,她自知自己长的不如大姐,本来就不好找婆家,就算在家招夫招不到好的,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刘桂圆听到二姐可能要在家招婿,一时没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反正两个都是她姐,她不想任何一个

    不幸福。她想的是另一件事,那个什么叫王飞三的男人,可是真心想娶大姐的?不行,这事有空她一定要查查,亲眼看看对方是什么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