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明月有光人有情 > 第183章 明月的反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冬至忙应了声是,转身下去通知柳三备车,明月则带着香草去了斜对门儿的明家宅子。

    她让香草带了一个装满铜子儿的柳条筐,遇到有明家的下人跟她道喜,香草就会抓一把大钱递到对方手上。

    “爷,奶,大伯,三叔,娘,大伯娘,三婶儿。”走进明家二进院子的正房堂屋,明月笑吟吟给在座所有长辈屈膝见礼。

    离她最近的周氏忙一把拉过自己的这个大侄女,“快别礼来礼去的了,赶紧到三婶儿这里来坐坐。”

    明月依言在她身侧落座,家里的孩子们这才一窝蜂似的涌过来,七嘴八舌的喊着姐姐。

    郑彩霞让人给她上了温度正好的一杯白水,黄小英则推了几样她能吃的点心果子到她面前的炕桌一角。

    明月一边道谢,一边回了向她颔首致意的齐素娥一个微笑。

    看她和周氏的样子,三郎和五郎的落榜好像确实没有给她们带来太多不快,这让明月微微提起的一颗心悄然落回了肚子里。

    她把那些劝慰的话咽进肚子里,转而跟明家诸人说起了打算去给姜家和顾家道喜的事儿。

    明老太听的连连点头,“确实该去。咱们家也该有个人上门贺喜,我看不如就让你大伯他们两口子陪你一起过去。”

    明地和谢氏这些年也已经历练出来了,原本只是老实巴交一对农夫农妇的他们,如今也已经能够有礼有节地与县城这些富裕人家礼尚往来了。

    等到明老太看着下人备好一应礼品,明地、谢氏以及明月就结伴出了明家宅子。

    他们最先去了顾家,虽然顾知县的老家是在南沙县,但顾知县毕竟是福兴县的父母官,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的侄儿中了举,上门道贺的人自然不少。

    再加上同样受他教导的喻嘉言以及明家三兄弟,居然也只一个年纪最小的三郎未曾中举,这样的教学成果简直已经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了。

    以往那些嫌弃他对待学生太过严厉的慈爱家长,在他教五个中四个的骇人成果下顿时忘了之前对自家孩子的那份心疼。

    一批又一批跟顾家有点儿关系的人家提了重礼上门拜访,想要把自家孩子也塞给顾知县亲自教导。

    顾知县很高兴自己的几个弟子能够高中,但对于那些想要自己孩子拜他为师的人,他却一个一个全都婉拒掉了。

    一来他没那个时间再多教一批人,二来他也不想跟本地乡绅家的孩子建立师徒关系。

    不过他倒是答应了让这些人家的孩子,每个月到县学听一次他讲学,至于他们能学到多少,顾知县觉得这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了。

    他毕竟是一县父母官儿,农业、商业、教育、水利、刑名、赋税...这些他统统都要操心起来,他是不可能一心一意只发展福兴县的教育事业的。

    如何让本县绝大多数学子取得更好的科考成绩,他觉得这应该是县学那些教谕以及训导绞尽脑汁、日夜操心的事儿。

    至于他本人,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只从旁协助,然后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予以县学适度的政策倾斜。

    满怀希望而来,最后却只争取到了一个听知县讲学的机会,这让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失望之极。

    再加上但凡拎了重礼过来的人家,礼物全部都被顾知县和顾夫人一点儿不落退了回去,这让他们那个“趁此机会攀附顾家,然后再徐徐图谋更大好处”的深层用意也彻底没了浮出水面的机会。

    两个目的全都没了付诸现实的机会,这让很多人都不由暗暗嫉妒起明家的好运气来。

    “一群泥腿子,腿上的泥都还没有洗干净的,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入的知县大人两口子的眼。”

    “谁说不是呢!要我看那明家和喻家也没啥出奇的地方啊。”

    “出奇的抠门儿算不算?”

    “难道知县大人两口子就喜欢这种土的掉渣儿、抠的出奇的人家?”

    “保不齐还真就让你说着了。”说这话的县尉夫人掩嘴而笑,顺带还给了之前说话的那位太太一个“你懂我懂”的微妙眼神儿。

    那位太太果然就很懂,县尉夫人此言一出,她立马就想到了顾知县那和明家、喻家一样的“泥腿子”出身。

    “这可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用团扇掩着嘴,说了这么一句看似不褒不贬的话暗暗嘲讽顾家人只配和明家、喻家那样的泥腿子混在一起。

    看到明家和喻家的骡车,那些原本离开县衙的富户乡绅顿时齐齐将视线投注到了正在下车的明地、谢氏以及明月身上。

    看到三人身后跟着的丫鬟小厮这次并没有搬箩筐、拎篮子,而是像他们家的下人一样拿了个精致礼盒,立马就有那被嫉妒冲昏头脑的人,阴阳怪气的嘲讽起了明月三人。

    “呦,这可真是太难得了,泥腿子居然也学会送礼盒儿了,我还以为泥腿子就只会拿田间土产糊弄人呢!”

    明地和谢氏一听顿时涨红了脸,明月却停住脚步,上上下下打量起了那个阴阳怪气嘲讽他们的乡绅太太。

    “我还道是哪个天庭下凡、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在说话呢,却原来是走街串巷小货郎家的杜小姐、全家都做死人生意的王太太。这可真是太让人吃惊了。”

    王太太娘家姓杜,她祖上三代都是做货郎的,直到她祖父六十岁往上,他们家才掏空家底儿盘了个小杂货铺子开始在县里定点儿做生意。

    至于她的夫家王家,王家的老老太爷原本是个农家子弟,因为家里兄弟多、田地少,当时的王家家主,也就是王家老老太爷的爹就把家里的几个儿子全都送去了县城的各家铺子学手艺。

    王家的老老太爷当初学的就是纸扎铺子里那些做纸人纸马、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纸品的手艺,出师之后,因为没钱自己开铺子,王家的老老太爷就一直在师傅的纸扎铺子里帮着做活儿。

    直到他的第一个重孙子,也就是这位王太太的大儿子出世,王家才总算攒够了自己买铺子、开铺子所需的那笔银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