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靓女截殉录 > 第55节 父与荣沾亲带故 矜贫救厄刺绣业

第55节 父与荣沾亲带故 矜贫救厄刺绣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5节父与荣沾亲带故矜贫救厄刺绣业

    朱棣皇帝驾崩这年,到处是无妄之灾,各地频频递奏折,上承新皇帝仁宗。仁宗对政策最关心的是,先帝执政时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黎民百姓陷入了经济的困境,仁宗故此颁布了一些的新政策。特别苦恼的是永乐晚期的农民频繁的逃亡,使国家丧失了大量的收入。仁宗据此种种现状,首先派周干为首的专门小组,调查包括应天、苏州、松江、嘉兴和南直隶及浙江等府纳税情况。京城街头巷尾,吹箫乞食,告哀乞怜,日渐增多。那天,父亲说拜见过杨荣后,孙嫔在宫里遇到杨荣也是家常便饭。杨荣一天拉孙嫔父亲进孙嫔大客厅。大客厅摆放的是主仆座椅。周小妞领二人,进了小客室。小客室,只能容纳俩仨人闲聊。三把挺高档靠背椅,围中间圆的精致的小茶桌,仨人三角形地落了座。

    “主子,二位大人,请用茶。”吴秀红端来茶水,放在了茶桌上笑地说。

    “好你在外候着。”孙嫔对吴秀红笑地说。吴秀红应着出了去。

    父亲和孙嫔与阁臣杨荣,一起谈笑风生地聊了起来。杨荣说他家庭殷实富裕,祖父杨达卿乐善好施,倡导种植百年木林。他父杨士美在家守业教子。他叔杨士中,不好好念私塾,竟跑去当了兵,在江苏吴县城驻防时,从吴县找个老婆,落户安家在吴县当了倒插门的女婿。杨士中那年因身体原因,也是因胡惟庸案,牵连被处决者太多,巧诈不如拙诚地退役,含明隐迹在家中养病。婶家是有名的刺绣大户,姐妹四个婶是排行老末,家里无一个男孩。杨荣叔杨士中就成了继承岳父家业的养老女婿。吴县城有名的两家刺绣大户一是杨士中家。二是孙嫔姥家。孙嫔姥家姓董,姥爷叫董天阔。两家经营刺绣在吴县年淹日久了。杨士中和董天阔虽是经商对手,可关系一直很好,二人竟拜了哥们。杨士中管董天阔叫大哥,两家歃血为盟有结拜的关系。

    “父与荣,沾亲带故”成语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孙嫔想着故意笑地说。

    “是的从我叔那论,我是你父大舅哥”杨荣笑逐颜看地说。

    “我得叫你舅”孙嫔静思默想地说。

    “是的你是主子,吃亏的”杨荣笑说。

    “亲情就是亲情,啥叫吃亏孙嫔理应如此”父亲笑说。

    “我父说得对,我就叫杨舅”孙嫔坚定地说。

    “好我继续说,我考上进士后,去过几次我叔家,我叔说一件事,使我记忆犹新”杨荣说。

    “啥事”父亲问。

    “嗨那时刺绣是高档工艺,从实用出发,也受到制约。仅作为服饰,皇帝用黄线绣,龙凤图案,而别人则不可。孙嫔姥家,为啥从吴县逃灾避难到永城后到古城,问题就出在此。”杨荣说。

    “我父亲、姥爷、姥都很保守,一直讳莫如深。杨舅说说”孙嫔好奇笑地追问。

    “你妈和姥爷都没说过,我也不知。”看杨荣笑脸,父亲笑地说。

    “我继续说杨、董两家刺绣,不仅在吴县,在江南也很出名。蓝玉在朝中拜任大将军、凉国公,从两家各定一套方补缀绣饰品。身穿盘补服是明官主要服饰。明建国二十五年,朝廷对官服,做了新规定凡文武官吏,在袍服前胸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是飞禽,武官是走兽,以示区别。文官飞禽,代表其文采。武官走兽,代表其勇猛。文官缀绣补子图案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口若悬河为鹭鸶,七品为氵鸡氵束鸟,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武官缀绣补子图案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绣狮,三品为豹,四品为绣虎,五品为绣熊,六品为绣彪,七品为绣犀牛,八品与七品相同,九品为绣海马。绣品出来后,两家一对比,没有啥差别。蓝玉是武官,方补图案是一品麒麟。杨士中家的圈边,使的是蓝线。董天阔家绣到边没蓝线,使的是黄线。这种情况,一般非细心人,一晃而过。此种衣百姓可穿,避开几种颜色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其它如蓝色、赭色等无限,俗称“杂色盘领衣”。饰品绣好后,县令亲自送到皇宫,交于蓝玉之手,也算交了差。那年,洪武二十六1393年二月,锦衣卫士指挥使,揭发蓝玉谋反一案。蓝玉被诛族,凡连坐称为“蓝党”,皆受到了牵连,一律处死。杨荣叔杨士中,跑去告诉董天阔,董家刺绣品圈边,黄线是犯忌。皇帝是黄色圈图案边,大臣官服不得用黄色。孙嫔姥家,与“蓝玉”有谋反之意,皇朝要追查。董姓一家人,赶紧躲出了县城。时间不长。县令亲自带人,到姥家商铺抓人,封了刺绣铺,一切财产充公。从那年,孙姥一家人逃出了吴县,过上流亡生活。辗转几个地方,孙姥爷改姓埋名,逃进永城农村,过隐居的生活。借一位姓孙官吏的引荐,在一村落户成了农村人。”杨荣一脸忽忽不乐地说着喝了口茶。

    “杨大人说到这,我倒想起,岳父提过杨士中。详细的情况,岳父没有细说,我也没追问。你说姓孙的,就是我父亲,那村叫疙瘩村,我家最早在那村。父亲在县府做事,家也经商,有了发展,才搬进的永城。父亲在世时,与那村人关系一直不错。我家搬出疙瘩村,是洪武二十年,但有几户,常与我家来往。”父亲想着地说。

    “啊。臣那年还小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臣以通晓边务,为成祖所倚重。”杨荣简单地说。

    “杨舅给朱瞻基当过老师”杨荣说着自己的简历,与郭庶母说的一样,孙嫔听着有点耳熟,想起没进宫前的朱瞻基。孙嫔于是盈盈欲笑地问。

    “是的”杨荣笑说。

    “你说的,孙嫔姥家事,家人没人说。那是大忌,谁敢说”父亲笑说,孙嫔也附和。

    “是啊人被皇朝追杀,东躲西闪不及,还敢说那事孙嫔母亲应知道成祖不驾崩,臣也不敢说”杨荣严气正性地说。

    “我问个事”父亲小声地问。

    “你说。”杨荣说。

    “朱棣去漠北,匪有几拨去追,想劫持朱棣,逼写截殉圣旨、咒骂皇帝。皇帝一气得病,后气死了”父亲神秘莫测地问,孙嫔想验证金英说吴明话,也笑附和。

    “毋庸置疑。但仁宗有话,传言者斩”杨荣说。

    “仁宗说的”父亲问。

    “是的”杨荣笑地说。

    “这和孙嫔姥家事一样,都是皇朝大忌,谁说会掉头”说着转移了话题,父亲严肃地说。

    “是的。杨舅喝茶”金英说的话,没有虚假。孙嫔喝了一口茶水,叫进吴秀红,让给续新水地说。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父亲说。

    “矜贫救厄,刺绣业”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就业。杨荣一转话题地说。

    “杨舅说得对。我家铺绣工,大多是穷人”孙嫔笑说。

    “是啊”父亲也说。

    “臣来是说,朝臣对孙家商铺,颇有褒议。不论南京或是永城,你家铺找穷人做工,安排穷人就业,反映良好。对皇孙嫔,臣们称赞有佳”杨荣想着,似乎挺兴奋,竟冲孙嫔笑着说。

    “杨舅,群臣也议论,穷人现在很多,我和我父说,要在北京城开刺绣铺,山包海容更多穷且益坚者就业,使他们有饭吃,对京城秩序,有调良稳泛的作用是吧杨舅。”孙嫔在其它场合,也听到过此议论,立刻笑说着问。

    “孙嫔有想法”看一眼孙嫔,父亲也笑地说。

    “臣多年辅佐皇朝,注重仁政爱民,扶助穷困。永乐二十一年1423,巡按浙江监察御史报称丽水、政和有山民集众行劫,请发兵追剿。成祖当时在塞外,命兵部发兵,臣进谏。彼等皆愚民,或为有司所苦,或为衣食所穷。他们逃入山林,苟活朝夕,何敢动乱,朝若宽而抚之,当可逐渐散去。急则坚其为盗之心,况兵戈所加,不免枉及善良,愿妥善处理。成祖命闽浙,三司招抚,果然归顺,人民得以安生。庶民的疾苦,臣太清楚了。刺绣是个好行业。臣虽不懂刺绣,但叔家招学刺绣工艺的穷人,能得温饱。”杨荣以他叔家刺绣业为例,肯定了刺绣是能使人得温饱的行业。孙家发展的刺绣行业,得到多数朝朝臣称赞。杨荣是来鼓励孙家,继续发展刺绣业

    “我家刺绣,是苏绣传来”父亲大概对自家的绣品工艺,似乎模糊不清,看着杨荣笑地问。

    “臣查过有关资料,吴县的刺绣,皆是苏绣工艺。史书记载刺绣在春秋时期,起源于苏州吴县,以苏州为中心,是江南一种针刺工艺。刺绣作为谋生的行业,商周时已出现,斜纹提花和刺绣。据汉代刘向说苑记载两千五百年以前,吴县地域已有,绣衣而豹裘者。三国志吴志蒋钦传也记载三国时期吴人,妻妾衣服,悉皆锦绣。当时,吴王孙权,命丞相赵达妹,手绣军事地图、列国图。从此点说明,吴县刺绣业,从数量、技术和应用范围上,都得以扩大了。”杨荣笑说。

    “在元末国家混乱,刺绣业几乎处于停滞。”父亲翻过史书,也一笑地说。

    “朱瞻基手有一封信,告杨士奇受贿的,怎不交给皇帝”杨荣一转话题,看向孙嫔笑地问。

    “我催过他,朱瞻基办事拖拉。我再催他,赶紧交皇帝”孙嫔笑地说。

    “朱瞻基事务多杨士奇顶你的首辅职,你恨如头醋”父亲看着杨荣,开玩笑说。杨荣啥也没说,一笑地走了,父亲送走了杨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