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大魏篇之白驹苍狗录 > 第二十一章 上林射鹿、南征荆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洛阳城,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p

    那依旧有几分刺骨的北风,拂动着于府门外的素色的招魂幡。/p

    于禁,这个戎马一生、荣辱俱经的老人,带着些许的遗憾,和世人的误解,终是去了。/p

    过了良久,往来吊唁的宾客由多变少、由稀而无。薄薄的乌云,飘过幽蓝的天幕,让人看了不觉心生惆怅。/p

    于圭红了眼眶,只是已无泪。他默默地往火盆中放了一叠纸钱,闭上了双眼。/p

    看着憔悴消瘦的师父,夏侯玄攥紧了拳头。/p

    据说于禁爷爷,是看了邺郡高陵的壁画,这才羞惭而亡。还有人说那壁画是陛下安排,可自己才不信。/p

    这幕后之人究竟谁一切,总该有个公道才行!/p

    少年回到平陵侯府,望着园中池塘里的鱼儿发着呆。那鱼儿不时的跃出水面,鱼尾扫过的地方,便荡起了层层波痕,就如同一件件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杂乱之中又似乎有着什么联系。/p

    北郊猎苑。/p

    东乡侯曹真正引弓策马,帮着皇帝围捕一只健壮的公鹿。/p

    “子丹,你左我右,截住它!”曹丕勒住马缰,向那鹿的右方堵去。/p

    “诺!”曹真手持弯弓,也拨转马头,向左翼抄去。/p

    只听‘飕飕’两声,两支羽箭势如流星,先后飞向了那鹿。/p

    曹真先手,一箭中其胸腹,以至于那鹿的奔势一滞,紧接着曹丕的金翎箭便贯穿了鹿眼。/p

    “陛下,好射术!”曹真收弓下马,转而笑道:“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建安十年,那年暮春时节,咱俩在邺都西郊游猎的日子。”/p

    “当然记得,当年,咱们可是一连捕了九头獐鹿呢。”【注1】曹丕此刻也正想到了少年侠游、终日游猎的场景吧,缅怀一笑。/p

    旋即他正色望向曹真道:“子丹,此番,吴军大破刘备七百里连营于猇亭,且又遣人欲与蜀议和,天下局势已然大变,而前日孙权又拒绝遣质子入魏【注2】,这正是我魏国南下之机,你,可愿助朕,再次逐獐鹿于天下!”/p

    “陛下是要,与吴军一道追击刘备,一举灭蜀?”曹真见皇帝微微摇了摇头,又道:“那陛下是要南下荆襄、吴越?”/p

    “不错。”曹丕举起弓箭,瞄准了一只远处苑中的獐,缓缓开弓:“巴蜀既已惨败,吴越却正是气焰嚣张,那,我们便铩铩它的锐气,让他们知道这天下,倒底是谁执牛耳!”/p

    ‘咻!’,金纰箭势如流星,那獐应声而倒。/p

    东乡侯府。曹羲正自练习着‘夏侯曹氏’剑法。/p

    曹羲似乎觉得,大哥在长安这几年,的确是变化太多。都不愿陪自己,还有弟弟们了。亲兄弟尚且变得有些生疏,现在想想,那日在宫中,大哥冷落阿玄,也就可以理解了。/p

    曹羲左手捏着剑指朝天,右手掌中剑转手反刺身后,紧接着顺势挥剑向前,再抖腕挂剑,正是那‘孔雀东南飞’剑招中的一式。这一式自己苦练了半月多,终于才算是熟练了。其实这‘孔雀东南飞’,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夏侯曹氏剑法,据说是当年,姑父夏侯尚,曹休叔父,以及自家父亲三人所创,所以这套剑法,除了他们三家以外,再无人会用。他收剑回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朝着西边厅堂而去。/p

    西堂内,父亲好像正在交代着什么。曹羲并未直接入室,而是立在堂外仔细听着。/p

    “爽儿,你今年也快十五岁了吧。想当年,爹爹我,也差不多就是你这个年纪,便上了战场”/p

    曹羲听了,心中一紧,难不成父亲要让大哥上战场去拼命不成,可仔细转念一想,却也没什么不妥,大哥业已跟随父亲到长安历练了数年,如今也算是个小大人了。/p

    堂内的声音似乎有些轻微,便又靠近了些。似乎是大哥犹豫了一阵,只听到里面沉寂了好一会,才传来大哥的声音:“爽儿愿为父亲马前卒报效国恩!”/p

    听了堂内父亲的赞叹声,曹羲似乎都能够看的见,父亲那难得的慈祥笑容,这样想着,曹羲便跨步进入了内堂。/p

    “孩儿给父亲、兄长请安。”他缓缓抬起头,鼓起勇气,正视着父亲,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孩儿也愿为父亲马前卒,报效国恩!”/p

    曹真次日,才来到益寿亭侯府中吊唁,他想,于圭此时应该恢复平静了吧。有些话,总是要等对方静心了,才可以说的。/p

    似乎并没有太久,门外的随从卫兵便看到曹真出了府门。/p

    “将军,于都尉,不肯随军出征吗?”随行一名亲信随口问道。/p

    “是啊,唉”曹真长叹一声,眼前不由的浮现出了于圭方才绝望的苦笑:“他说,他累了,想要在家,多陪一陪于老侯爷”/p

    曹真皱了皱眉,阖目冥想,于老将军虽说晚节不保,但终究为国操劳了一生,却落得如此结果/p

    只是,那邺郡高陵的壁画,真的是陛下所为吗?曹真竟是打了个寒战,不敢、或是不愿再去想了,他疾步行走着,背影终是渐渐地便隐在了夜幕之中。/p

    九月间,正是收获的季节。所谓‘冬夏不兴师’,正是因为秋高气爽,马壮粮足,方便用兵。/p

    诸军已然进军十余日,此刻仍然踏着夜露,向着南方疾行。/p

    队列之中,三名身披软甲的少年勒马而行,紧紧跟随在上军大将军曹真的骑队之后,正是曹爽、曹羲兄弟,以及夏侯玄三人。/p

    夜露已重,大军已然困乏,不宜再行军了。曹真眯着眼仔细观看了一下四周地形,只见此地地势开阔,兼有水源,当下便一挥臂,示意三军止步,就地扎营。/p

    夜渐渐深了,薄薄的军帐并没有挡住平原上横行的寒风,但曹真似乎并不觉得有多冷。/p

    他凝视着案几上的行军地图,一想到这天下格局,即将在自己兄弟几个手中被改变,他全身的血液就开始了。/p

    过了良久,曹真抽出腰间锋利的匕首,重重的扎在地图上江陵城的所在。/p

    夜将尽,天未明。虎贲甲士已经开始继续南行。数万人列队而行,那厚重整齐的脚步声、兵器间的碰撞声,以及寒风拂动军旗的猎猎声,此刻正伴随着乌云一般的军阵,向南方压去。/p

    破晓的阳光,穿透了云层,曹真望了望远处在晨曦下波光粼粼的江面,露出了一丝微笑。过了江,便是襄阳城了。/p

    江对岸,夏侯尚正列队等候相迎。/p

    江中战船上,夏侯玄看到了远处的父亲,他突然觉得,与映象中一直儒雅谦和的父亲不一样,此刻的父亲,庄严肃穆、沉静威严,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p

    襄阳城南郊军营,大帐之中。/p

    主帅夏侯尚,副帅曹真,以及将军张郃、徐晃,满宠,正在谋划着此次交战前双方的情况。/p

    “伯仁,你可知此次敌军情况如何?”曹真多年镇守雍州长安,因此对南方荆襄的情况不太了解。/p

    “江陵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一易守难攻之处。”夏侯尚指向地图,朗声说道:“至于敌军将领,陆逊不久前大破刘备七百里连营,此刻正远在夷陵,防备蜀军,因此,江陵城中主将,乃是朱然。”/p

    “朱然虽是吴国名将,但也不足为惧!”曹真自信的说道:“那,敌军可否有援军到来?”/p

    “自然有,据探马回报,诸葛瑾、潘璋,杨粲业已率领吴军赶赴江陵,不日便可抵达。”夏侯尚明白,此番敌我力量旗鼓相当,再加上江陵乃是大城,不易攻克,因此速战速决是不可能的了,所幸己方有后方襄阳提供补给,倒是可以徐徐图之。夏侯尚望向徐晃道:“公明将军,你曾相助曹仁将军守过襄樊,又镇守荆州南部多年,不妨给大家说说,此处地形、敌军长短。”/p

    “诺!”徐晃微微一揖行礼,大步上前,指向地图:“江陵城四周皆是平原,但城北有两河,漳水、沮水,河流纵横交错,因此江陵城险固难攻,便是由于其水之险。而东吴精锐,主要也靠水军,因此末将认为,欲破吴军,需先破其水军。”/p

    “不错。”夏侯尚剑指地图:“从襄阳至江陵,需二十日,我军可趁着敌军援军未到,加速行军,在沮、漳之上架设浮桥,快速渡河,敌人便不能阻挡我军的攻势了。”/p

    “好!”曹真拊掌道:“事不宜迟,伯仁,咱们这便出发吧!”/p

    “好!”夏侯尚取出主帅兵符,下令道:“诸将听令,三军即刻出发,前往江陵!”/p

    【注1】:见曹丕《典论?自叙》:“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时岁之暮春,句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p

    【注2】:《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第二》:“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征任子,权辞让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p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