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天幕阵 > 今卷 第一卷 月如归 第六十二章 云海泛波

今卷 第一卷 月如归 第六十二章 云海泛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清冷的黎明,晨光微曦,幸同光却感受到胸膛里似有无穷的力量,让他仿佛回到了那个敢于拔剑的年轻时代。

    幸同光道:“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何流道:“我想要在这个世上轰轰烈烈的走一遭,我想要走月华剑仙的路,我想要看一些不一样的风景。”

    幸同光心思敏捷,反应极快,听到何流这样说,加以分析就知道何流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难道还想要在炼气境的试剑中夺魁?这怎么可能!”幸同光失声道。

    且不说何流还未炼气,即使他力量之大远超常人,但他入门也不过月余。仅从这一点来说,想要挑战已经在炼气境上摸索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师兄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件痴人说梦的事。

    “怎么幸师兄不觉得我有这个实力吗?”何流谦虚道。

    幸同光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笑道:“你这倒是拿你幸师兄开涮了。去见识一下高手也是好事,但不要太过异想天开。我承认你对剑法的领悟高深,招式精奇,但要说仅凭这一点就胜过所有的炼气境武者,我只能说你太过妄想。”

    “幸师兄你怎么就知道我不如他们呢?”何流不反驳,仍旧云淡风轻道。

    幸同光看着何流浑然不惧,想是有所隐藏,但这还是说不通的事。常说修行的武者和凡人是天地之隔,就是因为真气的存在。

    武者体内运行有真气,能做出凡人想象不到的神妙事情。而何流未开始修行,体内没有真气运转周天,自然是与凡人没有区别。

    所以当听到何流想以神力以及精妙剑法获胜,幸同光下意识就认为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观何流神色又不似说笑,幸同光这才认真分析其中是否有他忽略了的可能性。

    自古越境挑战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幸同光他自己就干过这样的事情。

    不管是在灵松山还是两层楼,他一直都在越境挑战。

    那么这真的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吗?

    影响战斗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境界等因素所带来的实力在本质上的差异之外,还要考虑双方多局势的精确分析与把握,对于剑法的理解是否上升到一个不对等的层次,这些都是可能影响到战斗的不可忽视的条件。

    综合所有会出现的局面考虑,幸同光逐渐改变了他的看法。

    何流天生神力,虽然还未炼气,但就纯力量而言已是不输于他。如果他还有所保留,那么对上得真气吞吐间产生莫大威能相助的炼气境武者,或许还有一丝抗衡的可能。

    若是再加上对于剑法有远超对手的感悟,对方以精妙剑法攻来,他能随手应对,是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就会大上几分。

    但这是宗师境界,他学剑才有多长时间,真能达到这一境界?

    幸同光看向何流仍旧没有脱去少年该有的稚气,不由得自嘲,看来他是想多了。

    “我不信你能在他们的手下坚持下来。”幸同光道。

    何流毫不在意,只是道:“幸师兄,我在你的手下可是还没落下风呢。”

    幸同光和何流较上了劲:“虽是如此,可我还不相信你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除非你真的能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做出了不得事情。”

    何流不想再争吵下去,就道:“还请拭目以待。若是我真的能做到,希望幸师兄能答应我一件事。”

    幸同光脾气上来,甩袖背手道:“假如你真的做到了这千古不曾闻的事情,莫说一件,就是十件我也答应的来。”

    何流嘿嘿笑道:“幸师兄这可是你说的。”

    幸同光不屑于在这个承诺上动手脚,看着远处天边红日渐升,留下一句:“今日早间在临莱峰上有讲剑大课,你们两个可不要错过了。”

    说完乘着照进砚岭的第一缕阳光,身形翻腾几下,已不见踪影,是离开了砚岭。

    何流与李清远毫无睡意,索性穿齐衣衫,各自拿了配剑就往临莱峰上而去。

    临莱峰为归云山庄所在的云浮山脉最高峰,山上有一横波殿,是专门进行讲剑传经之所。

    从砚岭下来,渐转阴凉,是光线无法穿透山体,留下大片阴暗之故。

    何流与李清远也不嫌春寒逼人,就缓步走在山道,沿途欣赏一直被姜山称奇的归云景色。

    特意绕了个远,改为从登眉山过。登眉山上有一处亭子,名为云闲亭。初上山之时,何流还以为这亭子是专为行人休憩所用,但经过姜山一番讲解,才知是别有洞天。

    此时登眉山旁并无其余山峰所挡,阳光肆意挥洒其上。

    登眉山山势奇特,有翠羽娥眉之称、

    开始何流不觉有什么奇异之处,虽是如柱般耸立地面之上,但山体较缓,沿着山道一路走上云闲亭,这才豁然开朗。

    云闲亭在登眉山的转折之处,亭子是常见的八角飞檐形状。亭上挂有匾额,上题云闲亭三字。观三字笔试潇洒,章法自然,想题字的那人也必是逍遥之辈。何流最喜此种性情人,被毫无遮蔽的朗朗日光所照,心中竟也生出豁达来。亭侧两根柱子上题有一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远水近山皆有情”,何流看远处正有白龟湖在波光粼粼,是有远水之意,身处登眉山中,是有近山之实。不由得心喜,这一联写的极妙,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但有一点,现在正朝阳初辉,哪里有明月相伴。

    抬头望去,天上果然有一轮灿灿明月还未隐去,是日月同辉。

    想起姜山原先所述,何流又低头,尽目往白龟湖看去。

    白龟湖中浮现出一条粗壮黑影,随着波纹震荡,好似真如一道青山黛眉。

    懒起梳妆迟,对镜画峨眉。

    水动眉动,女子在对镜画眉,让人浮想联翩。

    这才是登眉山真正得名由来。

    归云八景之一“春水落眉”真是名雅景雅。

    李清远起了恶趣味:“六哥,你看此地景色如此优美,不如作首诗呗。”

    何流知道这胖子是调侃他总爱说些酸词酸句,想以此让他为难。

    但这时在胜景之下,何流心有所感,思吟道:“春山弯弯繁丝摇,水眼盈盈眉峰聚。落花何处棹歌好,明月此时含羞笑。”

    李清远不再答话,只道:“六哥快走罢,不要误了时辰。”

    行路开始匆匆,不多时,沿着开始陡峭的山路,渐渐逼近归云山庄整个最险峻的地段所在。

    此地名为行云路。

    姜山所说,此路高悬山涧,上下无凭。又因其狭窄异常,走在其上只欲让人心惊胆战,遍体生寒。

    但越是这样,这条路越是难以走过。因为脚下不稳,又怎能安然通过呢?

    至于这路为何形成,就说不清楚了。何流闲来无事曾在归知堂中遍翻典籍,却未查到关于此路的丝毫信息。

    或许是天然形成,又或许是人工开凿,这中间的谜团,随着时间的流逝已不可考证。

    虽无从得知此路的来龙去脉,但它仍旧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行云路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作练心路。

    顾名思义,此路专做归云弟子练心所用。

    因为其险势特点,在这路上走一遭,便是所有艰难险阻尽皆不惧,因为所怕的在这条路上已全被丢掉了。

    由此可知此地绝非轻易可渡过。

    何流好动,对于险地总想一探究竟,自然一马当先跃上行云路。

    回头看去,李清远正扶着悬崖一侧瑟瑟发抖,不敢迈腿跨出。

    何流笑道:“胖子,你的菲儿师姐说不定就在那边正等着你呢。”

    李清远脸色通红,终于颤颤巍巍的将一只脚挪到了路面之上。

    这时他们只在行云路开端之处,两旁山道还宽,只是放眼望去,山路逶迤而上,进入云雾之中不见踪影,才会让人心生惧意。

    何流虽笑,却也一把将李清远拉过,才算是真正踏上了行云路。

    李清远不愿走在外侧,于是何流充当防护,一路搀扶着他沿路慢走。

    只是渐行渐远,云雾越来越大,虽然外边阳光普照,但这时山间潮湿之气还未散去,四散升腾又相互吸引聚合,才有了这种云海气象。

    景色完全看不真切,眼里只余白茫茫一片。何流只好专心于脚底之路,虽然他胆大异常,但也不愿做了不慎坠落山崖的无名鬼。

    不知行了多久,仿佛时间才过一瞬,又仿佛经历十年百年。何流眉发湿润,衣衫鞋面也粘上了杂叶。行云路终于到了头。

    眼前豁然开朗,俯瞰脚下茫茫大地,何流只觉天地阔辽,不外如是。

    李清远呼哧哧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任凭何流拖拉拽打也不起身。

    何流继续极目远眺。

    前方不知多远,看起来似是极近的一座傲然挺立的山峰之上,在云雾翻涌间,露出了隐藏其下的极宽广,气势宏伟,规模壮大的一座殿宇。

    但古有望山跑死马的经验之谈,何流也不知道到底那地方到底是远是近。

    殿宇在云海之中不时隐现,仿佛是荡波在海浪之中。

    何流知道那里就是姜山所说的横波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