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天骄大道 > 第四十四章 儒山六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由于陶然这个名义上即将成为师父的女子——裴洋伤势过重。

    即便她是一位金丹境仙人,还是需要修养几天才能赶路,回去那座天底下人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的儒家祖庭。

    找柴火,打猎物,取水源就成了这个名义上的徒弟需要做的事情。

    有些时候青青看到老爷累得慌,主动要求去帮他,她知道老爷即将拜那位白衣女子做师父。

    那位女子也在山洞中对她说了这件事,独独没有提收她为关门弟子,这件最为重要的事情。

    陶然看着她露出笑意,难得这么懂事,要知道他这么做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更多的一部分就是为了她,以后假如自己离开那座祖庭,也能被这个女子照顾的很好。

    心中想着青青自幼熟读儒家典籍,想必这儒家祖庭对她而言,进入学习,更能有所裨益,说不定在儒家的浩然正气熏陶下,修为更进一步。

    实际上何止是更近“一步”,可以这么说,青青之所以这么早便化形,并且当时修为直达炼气境,读书占了大部分功劳,整日在朗朗书声中,自然沾了不少的儒家浩然正气,可以说她的这个修为境界,化形时间提前那硬生生是读书读出来的。

    生火,烧水,做饭陶然做的也比以往更加熟练,白衣女子裴洋也乐意受用,也算是徒弟对师父的孝敬。

    至于洗澡与洗衣,陶然原本打算一并给包了,结果遭到了裴洋的白眼,赏了一个板栗,然后拿着干净的衣物,让陶然告诉她水源的地方,就这么扬长而去。

    回来时分穿着干净的衣服,手里的血衣也被洗干净,浑身散发清香,风情妩媚又白了陶然一眼,然后等着吃饭。

    如此过了五天。

    五天之后。

    裴洋伤势稳定下来,有所好转,前往儒家祖庭。

    一行三人,朝沐初阳,晚浴红霞,如此反复。

    又过去了五天。

    又一个五天之后。

    终于到达了传闻中的儒家祖庭。

    三人一行人在一座山峰下站立,由青石板铺就的山道直至峰顶,截止于那座大殿之前。

    一会后,白衣女子裴洋缓缓为二人介绍一下大致情况,以及这方圆近千里内各个山峰地理分布。

    儒家祖庭有山叫儒山。

    儒山有峰叫六峰。

    六峰所指代的也就是儒家君子六艺。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儒家所说的“贯六艺”也就因此而来。

    现在儒生流行的说法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礼”,“乐”指代的两峰为最为普通普通的峰,一般对游客或者香火信徒开放,有时候对天下收取弟子也是经过这两峰,当然这里弟子读书还行,遇到有些修行子弟大多修为都不会太高。

    至于“射”,“御”指代的两峰为第二等级的山峰,不对其他人开放,只对儒家的弟子进行开放,里面的修行子弟大都修行较高,当然这个书读的也是邦邦响,你不得不承认他们读的书,就是比山下弟子读的书要好。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我,裴洋就是御峰的长老之一,这个身份地位嘛,你们自行脑补一下,给你们一点提示,一般的武道修行胚子或者是打小读书聪慧的人都求着我收他们为徒,有的还私底下贿赂我,可我堂堂一介儒家夫子,山上的修行人,能看得上那些低俗的黄白之物?甚至于有些人我看的厌烦,都想给他活活打死,最后忍了下来,一脚把他们踹出门外,也就是你们现在所站立的脚底下。

    最后,裴洋语气加重,沉声说,“书”,“数”二峰最为耀眼,更是儒家祖庭的压轴之重,这是儒家最为高级的山峰,里面的弟子修行,读书那自然都是最好。

    曾有南阳国国师给过这样一句评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的分量嘛,裴洋翻了个白眼,自行脑补体会。

    反正啊,是比你一千个陶然加起来还要高,甚至于一万个。

    裴洋毫不留情的打击,陶然眼观鼻,鼻观心,知道她这是表面故意嘲讽自己,但是性子上却不是这样的人,从这几天的言行举止可窥一斑,因此毫不在意。

    其实也无需在意,我有一口修行气,哪里管你天高地厚。

    眼下所蹬之峰,即为“礼”峰。

    陶然举目远眺,从脚底到峰顶,看得到云层,看不到峰顶。

    儒家人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半山腰处就设立了一处夫子庙,以供游客上香,赏玩,至于会不会有人彻夜赶路,走上峰顶,“礼”峰和“乐”峰长老弟子是不会管的。

    三人走到山腰处,果然看到一处“五圣夫子庙”,气魄恢宏,大气磅礴,庙外有五座圣人塑像,个有特色,或手抚胡须,或手拿书本,或拿着戒尺,或嘴唇微张似有不吐不快之意,或扶额敲击在想着自己也可能他人给自己出的难题,惟妙惟肖,从这五位塑像可以看出儒家门生对于自家老祖的喜爱程度。

    裴洋在这里驻立观看,眼神恭敬,道:“这五位便是我们儒家祖庭的圣人先师,中间的那位便是至圣孔夫子,拿着戒尺,好似在敲打上课不听话的学生。圣人靠左边一点,那个手拿书本的夫子便是亚圣孟夫子,因为给学生上课总是时不时拿书朗读,这一动作就被刻了下来。孔夫子靠右边一点,就是嘴唇微张的那人,就是复圣颜夫子,传闻心有不快之意,要与这世道某位恶人要个说法。最左边那个,手抚胡须的,就是宗圣曾夫子,因为听以前他的学生说,无论他有没有授课,总是喜欢扶着胡须,最爱思考世间道理,大大小小的道理都喜欢管上一管。”

    白衣女子裴洋眼神看向最右边一尊,神色柔和,带有缅怀之色,道:“这最后一尊,也就是最右面那个,扶额敲击的那位,就是后圣荀夫子,他就是我的先生,我呢,就是他最后一届弟子。传闻他有滔天怒意,在一千年前对不起那个救世之人,在教授我的课程之时经常扶额叹息,经常在没有授课时候,一个人扶额,一坐坐一天。一百五十年前就云游而去,直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

    陶然看她眼眶微微红润,安慰道:“总会有相见的那天,不着急,慢慢等着呗,即使圣人也会有迷惘的那一天,或因人或因事。”

    裴洋轻轻点头,指着五位圣人塑像道:“你二位既然成为儒家弟子,按照规矩要去拜上一拜。”

    青青不由分说,神色虔诚,在五位圣人夫子面都磕上三个头,算是给祖师爷拜个入门礼,然后回来陶然身前。

    在青青和裴洋的目光注视下,陶然由左到右,一一经过曾夫子,孟夫子,孔夫子,颜夫子,这四位圣人塑像。

    皆没有磕头拜礼。

    最后经过荀夫子塑像,陶然停下,看了一下雕像,点了点头,破天荒地双膝跪地,拜了三拜。

    一切不由己,神魂所授意!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龙王残魂为此动摇。

    白衣女子裴洋看向他的目光意味彻底变了。

    她的眼角有微微泪光。

    她的微笑与之前有所不同。

    你倒是很懂事,拜了自家师祖,心中有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