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重回下岗时代 > 273.可怜的父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两个人的争吵里,刘万程总算是听明白了怎么回事。

    眼看两个人就要下手,他赶忙站起来,站在二人中间,把他们分开。

    待两个人都安静下来,他说:“我们是来看你们的,不是来给你们评理的。现在,你们的大哥没了,留下这个和你们从未谋面的闺女,为了完成她父亲的嘱托,三十年了,第一次回来认亲。你们能不能先把矛盾放放?咱们一家人团聚这一回,恐怕就没有第二回了,你们就非得让我们带着遗憾回去吗?”

    徐绍业听了,一言不发坐下了。

    大姑站在那里,犹豫半天,一咬牙说:“好,今天我就给俩孩子面子,不和你计较。不过徐绍业你给我听好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你想着把咱爹的财产独吞了,门儿也没有!大不了我就去法院告你!”

    徐绍业一脸不在乎:“告去。去法院告我的多着呢,你看我怕过谁?”

    眼看俩人又要开撕,刘万程急忙再劝,然后说:“我们不是还有奶奶和二姑吗?要不咱今天一起回乡下,我们见见奶奶和二姑,也算一家人团圆了。”

    大姑就说:“你们也算是见着我了,我就不回去了。”

    刘万程就劝她说:“别呀大姑。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这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来了,咱们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不行吗?”

    大姑就问他:“你看我们这个样子,这饭能吃到一块去吗?”

    徐绍业就笑话她说:“她名义上养你奶奶,把老娘送到乡下二姐那里,就再没回去过,她还好意思回去啊?”

    大姑就要急:“你怎么知道我没回去?”

    徐绍业寸步不让:“我经常回去,只要有钱就去接济老娘,光靠着二姐,老娘早饿死了。你回去不回去,有本事咱回去和二姐当面对质,你敢吗?”

    大姑就有些心虚,嘴上却不饶人:“回去就回去,谁怕谁呀?”

    刘万程就趁机接话说:“既然这样,咱们就都回去吧?”

    大姑说:“我晚上还得给你姑父做饭,哪儿有功夫回去?”

    徐绍业就只冷笑不说话。

    刘万程说:“我们也想见见大姑父,大姑父不能请个假吗?”

    大姑说:“请假要扣钱的。”

    刘万程说:“要不这样,扣多少钱,我替大姑父垫上,这样总行了吧?”

    大姑就一脸不高兴:“你趁几个钱呀?你大姑父挣一个月,够你挣半年的!”

    刘万程就笑:“原来大姑不缺钱。”

    徐绍业说:“她哪里是缺钱?她就是财迷,坏!不把我们整死,她心里不舒坦!”

    大姑就又冲着徐绍业去:“对了,我就是想弄死你,省得你活着给老徐家丢人!”

    两个人又要吵,刘万程只好再劝。

    大姑就对刘万程说:“不是我心狠,是我咽不下这口气!再说都是挣工资吃饭,谁家有富余?我们丫头将来不找婆家不结婚,不还得花钱呀?你看我们夫妻住的这么小的房子,有钱不早买大的了吗?”

    刘万程就胡乱应承着,哄着大姑给大姑父打电话,让他请假回来。那边,徐洁和徐辉也劝说着二叔,慢慢消了气,重新坐下来。

    在屋里坐着,等大姑父这会儿工夫,两个人似乎是吵累了,没有再吵。

    刘万程就趁机问些家里的家长里短,比如爷爷是怎么没的,是么时候没的?奶奶的身体怎么样了?二姑家有几个孩子一类的事情。

    这些事情不牵扯姐弟俩的切身利益,一家人也就能够说到一块去。大姑还回忆了徐洁父亲小时候在家里的一些事情,听着还挺温馨的。

    在大姑的讲述里,徐洁就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父亲。

    父亲小的时候,还是很有责任心的,很知道照顾弟弟妹妹,也很能吃苦。就是大一些来了城里,帮着爷爷经营店铺,也很少舍得花钱。

    那时候,父亲是不喝酒的,爷爷喝酒。父亲给爷爷打酒,每回只打二两,自己一点都不喝。碰上铺面挣的多,能做一身新衣裳,父亲都是让给弟弟妹妹,自己不要,常年穿爷爷穿旧了又改小的破衣裳。

    家里太穷了,一个小铺面养不起弟弟妹妹,父亲才会跟着招工的人走了,一个人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工作挣钱。

    开始的时候,父亲每月都能给家里寄来十块钱。五十年代的十块钱,相当于现在几百块钱啊,那时候爷爷的铺面,每月也就能挣十几块钱。

    家里的日子,就因为父亲的工作,而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弟弟妹妹都有了衣裳穿,连奶奶都舍得穿新衣裳了。

    徐洁听父亲说过,他刚进江山机器厂那会儿,每月只挣十二块钱。看来,父亲是把挣的工资,都邮给家里,自己只留一丁点的生活费。

    那时候,江山机器厂的工人吃食堂是不花钱的。

    后来,父亲往家里寄的钱就越来越少,最后,就只有过年的时候,寄来二十块钱了。

    那是因为父亲有了妈妈,后来又有了她们姊妹俩,父亲也需要维持家用啊。

    可是,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觉得父亲当工人,就跟过去当兵一样,吃穿都是公家的,根本就不用花钱。

    于是,爷爷奶奶就千里迢迢的找了去要钱。一回两回行,时间长了,妈妈就有意见了。最后一回,奶奶是领着大姑去的,就和妈妈吵了一架。

    所以,大姑是见过徐洁姊妹俩的,只是徐洁对她没有印象了。

    父亲是孝子,也深爱着妈妈,夹在两边,也着实为难。也许,父亲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喝酒的。

    那时候,工人的工资,也就只能省吃俭用的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爷爷奶奶不去了,父亲给家里的钱却多了,从每年的二十增加到五十。

    那时候,五十块钱,对一个工人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也许,妈妈就是因为这个,开始和爸爸怄气,最终郁闷,得了那个病的。

    听大姑讲着过去的事情,徐洁不由得泪流满面。

    徐艳曾经告诉她,爸爸对妈妈可好了。下大雨的时候,爸爸打着伞遮护着妈妈下班回来。妈妈身上是干的,爸爸却淋透了。

    爸爸深爱着妈妈,妈妈死了,爸爸才变了酒鬼。

    贫贱夫妻百事哀,想着爸爸可怜的一生,自己还经常呵斥他,徐洁这眼泪就止不住。

    刘万程看着徐洁哭,就给她找纸巾擦眼泪,心里却在想,看来,徐洁的母亲是因为心里郁闷,才得了那病。而自己把高秀菊找回来,又没法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徐洁心里也一定是郁闷的。她只是随她妈,有话好在心里憋着,不愿意讲出来。

    如果不是恰巧徐洁父亲死了,徐洁彻底相信了高秀菊是他的前世媳妇,心里会一直郁闷下去,难免就要走她妈的路!

    想到这里,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以后再不能让这丫头心里憋着事情,对自己有什么不满,一定得让她说出来才好。

    说着话的工夫,大姑父就回来了,倒背着手,腆着肚子,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到满有家里赵副书记的架势。

    肯定是大姑到外面打电话,把刘万程两口子描绘的不怎么样,增加了大姑父的优越感。因为大姑父只是在县里做个普通科员,也没有什么实际职位,只论资排辈弄了个副科级。

    刘万程原本是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的,他却只摆摆手作罢,弄的刘万程倒有些尴尬。

    大姑父不管别人,四平八稳,大马金刀地在沙发中间一坐,这才对大伙说:“都坐下吧,坐下吧。”

    大家这才纷纷坐下。

    大姑父就对徐洁说:“你父亲的事,你大姑在电话里跟我说了,我在这里表示哀悼。离得远,又久无来往,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当然了,你能惦记着我们,和……这位叫……”

    刘万程就赶忙回答:“刘万程。”

    大姑父就点头,继续说:“和万程一起过来看我们,我们还是很高兴的。既然你们愿意到乡下去看望你们的奶奶和二姑,说明你们还是有孝心的。我呢,工作比较忙。你们也知道,越是机关单位,事情越多,实在是脱不开身。这样,我回来,咱们也算是见上面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到时候,让你们大姑,哦,对了,还有你们这位二叔,陪着你们过去吧。如果你们时间宽裕呢,从乡下回来,再到我这里来,咱们再叙。”

    刘万程费九牛二虎之力,这才忍住不笑。他见的干部实在是太多了,别说一个科员,就是高官他都见过了。可估计高官的派头,也就这位大姑父这番样子。

    刘万程对他千恩万谢,又夸他日理万机,实在不容易,什么人民好公仆一类。连徐绍业在一边听着,牙都差点倒了。而大姑父却一个劲夸刘万程,小伙子有前途。

    最后,大姑父就把眼光落在徐绍业身上,说他:“绍业呀,也不是我说你。现在这做生意呢,不仅要有头脑,还要有知识,更得要有关系。这三样你一样不沾,你还要做生意,这不是笑话吗?你当初把铺面盘出去的时候,你瞧得起你姐夫,你来问问我,你说你能有今天吗?”就又看徐辉,“小辉啊,要接受你爸这教训,以后千万不能走他这条路。你看你爸,把原来应该属于大家的钱,问都不问我们一声,就拿去做生意,结果赔个精光,你看看咱们全县,有几个你爸这种人,缺心眼嘛!”

    徐辉只是点头,不说话。

    徐绍业却一脸不屑:“你知道什么呀?你那时候还在乡下锄地呢,我问你有用吗?”

    大姑父就不服:“怎么就没有用?我那时候也算是村里的干部,见识比你广吧?你如果去问我,你会赔这么惨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