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 75.第七十五章 三不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蹄哒哒!」

    一道道骑马的身影不断从京城里的北门鱼贯而出。那些铁骑不是京城里的禁军, 也不是附近大营的将士, 而是一名名意气风发的公侯世子、权贵子弟、将门虎子。

    「哈哈哈, 好生热闹啊!」

    「贾老三今天在北门外甄选新军,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去碰碰运气的。」

    「可不是!贾静涯深得皇上厚爱, 要是被挑上加入新军, 说不定有机会能得了皇上的青眼, 再不济也能与贾静涯拉上些许关系啊!」

    「咦!那群公侯子弟中央的那两人可不是诚郡王家的嫡子李天璟和庶子李天璘吗?我们这些将门出身的还好说, 他们可是王族, 怎么也来了?」有人惊讶的道。

    看着李天璟言笑晏晏地拉帮结派, 笼络人心的样子, 很快就有同是出身将门的子弟不屑地道:「我大周治军严谨, 即使是王族要从军,都得从伍、什做起,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方能往上升。寻常时候,他们这些王族自然不会自讨苦吃,但这次组建新军的可是贾静涯。他不看在诚郡王的面上,也要给皇上的面子, 自然不会让李天璟和李天璘从低做起,说不定还会给他们一个军司马什么的当当呢!」

    说白的,就是诚郡王家的打算欺负贾敛年轻脸嫩, 想要在新军之中捞一个好位置, 甚至架空贾敛。这次除了诚郡王家的嫡庶二子外, 不少人家也派出了自家的不成器的纨绔或者庶子来试试。

    贺诚抱拳道:「蓝田大营的将士已经齐集, 随时也可以开始挑选的了。」

    今日一早,贺齐就派贺诚、贺信把一万身强体壮、见过血的将士带到贾敛这边,任他挑选。

    「有劳两位兄长了。」贾敛抱拳回道。

    「我那丰台大营的一万兵丁都一应到齐了,只是……」高岑之子高克恭不似他老子般粗豪,但也是爽直得很,此时却支支吾吾,显然是有话不好说。

    「唉啊!高黑子,你什么时候变了姑娘家的,这样小女儿姿态的!」

    贺诚和贺信窃笑。

    这样肆无忌惮的大吼门非肖父的牛继宗莫属,只见高克恭张口就骂道:「滚犊子的!你这黑牛犊子有脸说我黑吗!?」语中的亲近之意清晰可见,显然与牛继宗关系不差。

    吼完之后,高克恭总算是顺畅的道:「这几天有不少人都求到家父那边去,说是家中的子侄要加入丰台大营,他们都是些亲朋故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家父抹不开面子,只得答应。」

    丰台大营不比蓝田大营。

    若说蓝田大营在贺齐的统领下,对将士们一视同仁,不因身份、地位而另眼相看,只重能力。能者上,平者练,庸者逐。里面的兵丁皆是精锐中的精锐,随意一个普通士卒放出去也是能在其他队伍中当上什长的,大部分都是大周的军户、良家子出身。

    而丰台大营相较之下就差远矣。丰台大营的将士主要是各家权贵之后,一个帐篷掉下来十个里面有四五个都是公侯将门子侄,其余则是从京城附近招募的军户的那一种。

    在场没有一个傻人,自然都听得出那些无端端要加入丰台大营的权贵子弟,都是冲着这次新军会从丰台、蓝田大营中挑选的机会而来,他们的手伸不到铁面无私的贺齐那边,就只好一脑儿向丰台大营进发。

    贾敛挑眉,这么快就有人想要插手到他的新军里面了吗?

    见得高克恭脸有愧色,很是惭愧的样子,贾敛安抚的道:「克恭兄长无须内疚,今天有秦王坐阵,不怕那些屑小敢胡来!」

    自去年与呼韩邪的大战后,朝中有智之士都知道与匈奴甚至其余三族大战的日子不远矣,粮草、兵器、守城器械等都加班赶点的搬运、制造,忙得不可开交。虽然说将士们的兵器是由兵部发出的,但那些兵器也不是无中生有得来的,全部都是由工部的匠人制作。是以周文帝派侍郎贺哲前来看看贾敛对兵器的要求,好让工部赶制或调配。

    而贾敛可以从蓝田大营和丰台大营解决兵源的问题,却总不能连军中的文书、长史也一并解决的。有胆子敢从军又懂算术的文人绝对是各军的宝贝,后勤粮草调配、战后计算军功什么的都是全靠他们。而且打仗打得激烈的时候,顾不上保护他们,每次都总是会死上一两个的,这些文书、长史皆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个少一个,因此连贺齐也装作不知,只派遣那些上阵好手供贾敛挑选。

    即使是兵部下令调离军中的文书、长史,那军中的主将也会向兵部拍桌不肯放人。周文帝当年也曾带兵打仗,而且兵部那些文官被将军们各样骂街、背后套麻袋暴揍而上折子弹劾多不胜数,他自然是知道这事的。于是,就大手一挥让吏部派人去找贾敛,看看有哪家「走运」不打算继续考下去,而走关系想要当官的举子或者仍在候官的同进士等被他看中,就大笔一挥,直接把人划到贾敛麾下了。

    有见及此,秦王李天玠就向周文帝请缨,反正他无官一身轻,连同吏部侍郎康禾泰、工部侍郎贺哲以视察之名,旁观贾敛挑选新军。

    牛继宗瞄了瞄传说中比冷面四皇子更冷的秦王李天玠,心下一阵思量。

    他虽然外表粗豪内里也实在是粗豪得很,但终归是个权二代,与同圈子的一起混了这么多年,该知道该明白的也不会比其他人小上一分。加上牛金生前留下来的那几个有本事幕僚,这段日子不住地跟他分析朝中形势,牛继宗对李天玠今日的来意也能猜透个七八分。

    怕不过是想要拉拢静涯了。牛继宗脸上不显,心里却是忧心冲冲。

    自从太子杖杀谢庄和杨玄素后,大失人心,尽管有皇上替他安抚世家与士子,但太子之后种种放肆的举动,终究是让皇上对他失望了。据幕僚们的分析,皇上分封诸王,就是有易储之意的一个信号。如今太子储位不稳,所有有野心的皇子都纷纷拉拢朝臣,各自结党,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

    待会得找个时间跟静涯好好聊聊才是。牛继宗回想起幕僚们的对话,下定决心要跟贾敛商议掺合储位之争一事。他牛家有牛金在时还好,谁也不敢伸手拉拢,更不要说是迫他们站队。但现在虚有其表的镇国公府,谁都想要利用一下。

    许是牛继宗的目光放在李天玠身上久了,李天玠黝黑发亮的双眼倏地迎上他的视线,仿佛已经看穿他的想法似的。

    牛继宗也不心虚,大咧咧地向他一笑,然后转头,若无其事的继续与高克恭打闹起来。

    李天玠唇角微掀,并没有多言。

    「将军,时辰到了。」冉封提醒道。

    贾敛起身,握着火龙沥泉,翻身上马,「都该到我们出场了。」

    奔宵长啸一声,迈开马步子,奔跑起来。

    此時,正值午时,烈日當空,酷热难耐。

    校场上站在太阳底下的将士们明显地分开了三部分。

    站在左側那一部分的将士穿戴整齐,表情肃穆,纵然汗流浃背也仍然纹丝不动,身子站得笔直。旁人从远看着他们只觉有一股冷意从心底冒出,这是一批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蓝田将士。

    另一部分站在右侧的兵士虽不如蓝田将士军容整齐,在炎热之下列队稍为松散,不时抬手抹汗,但终究也是受过丰台大营训练出来的士兵,知道军法的严酷,行事不敢出位,没有什么怨言,算是不错的了。

    而最后一部分站在中间的「兵将」们,就完全不成样子了。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更有的丢盔弃甲地坐在树荫底下乘凉,仅有三四个动也不动地直立着。

    这时候,贾敛带着牛继宗等人来到校场。

    那些丢盔弃甲的「溃兵」忙不乎跑回数组里,连自己放在树荫下的头盔、盔甲也顾不上了。

    蓝田大营和丰台大营的兵士们没有如他们一般手忙脚乱,只是原本就笔直的腰板更加笔直,下巴也更抬高了一些。在「溃兵」的友情倾力衬托之下,更突显出他们高昂的精气神。

    站到众人面前,贾敛也不说话,只待中间那些「溃兵」站好后,才清清喉咙。

    「本将军承蒙皇上信赖,委以重任,组建新军,以抗击外族。作为臣子,本将军不敢有负皇上的期望,此次挑选新军将士必是从优而选,绝不徇私容情!」贾敛向皇宫方向抱拳,刚毅果决的道。

    只听了头两句,中间的那批有后台没实力的公子哥就知道:得了!不用想倚靠后台走后门加入了,有谁家的后台能比当今皇上来得更大!

    而那些被嫡母、父亲、嫡兄长打压的庶子们眼睛倒是像发光似的,上阵杀敌有很多不好之处,但容易得战功升官啊!而且军方自成一派,有得皇上看重的贾敛顶着,家里人都不易插手打压自己啊!

    而左右两边没后台有实力的士兵们的腰板更加笔直,胸口抬得更高。

    「丑话说在头!如今北边境外,匈奴以右贤王呼韩邪为首,屡起兵戈,进犯边城,掠夺金银财货,迫使我大周子民为奴,对我大周的狼子野心可见一班!而其余突厥、鲜卑、柔然等外族亦是蠢蠢欲动,随时都会对我大周露出利爪!」

    「一但起了战事,本将军定必身先士卒,率麾下的将士远征北境,届时战死者甚众,但凡敢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一番话说得落地有声,透露着一股必要时以身报国的决意。

    那些只是被家中大人或逼迫或命令前来的纨绔子心更是怯懦了,天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他们只需要安心地去吃喝玩乐造人就可以的了。

    贾敛唇角微扬,满意地看到只有小部分人露出退缩的神色,大部分人的眼神亮得吓人。

    「大敌当前,好儿郎当报效家国,舍身从戎。」

    贾敛朗声道:「本将军招兵,有三不招!」

    「爱身惜命者不招!」

    「志在荣华者不招!」

    「心在庙堂者不招!」

    「惟有志报国,不计己身荣辱者,方可加入!」

    贾敛不希望他的军队成了某些人向上爬的工具,而他也绝对不会给那些人机会的。

    「本将军所言,你等可是听明白了!?」

    「明白!!!」

    黑压压一片的士兵们高声应喝,顿时声震天地,使得牛继未、李天玠等人热血沸腾,久居朝堂、手无搏鸡之力的康禾泰和贺哲更是被吓了一跳。

    贾敛微微颔首。

    「不愿入我军中者,出列!」

    第一步,先剔除那些胆小怕死的、意在来渡金的人。

    此言一出,有数十个细皮嫩肉,明显是高门子弟的纨绔磨磨蹭蹭站了出来。

    贾敛轻轻挑眉,这可比他想象中的人数少。

    「你等退到一旁去!」待得这群纨绔离开校场后,贾敛继续开口。

    「现听本将军号令!」贾敛身披定国套,黝黑的盔甲上缠着血红色的布巾,鲜红的翎羽坠招摇地在脑后轻晃,泛着寒光,形如火焰状的长枪插在地上,那一身的强悍英武之气扑面而来,经历过血与火的铁血和与身俱来的无比强势的气势仿佛将人压倒,令人下意识服从他的说话。

    「父子俱在军中者,子出列!」

    「兄弟俱在军中者,弟出列!」

    「家中独子者,出列!」

    一连三个命令,使得下方的两万多名士兵顿时明显地分成两片,前方那一片是需要负责肩起养家、赡养父母、照顾家人的,后面那一片则是无有负担,可以一心杀敌,保家卫国的。

    贾敛粗略估算了一下后面那一片士兵约有一万多人。

    「出列者,尽数退出校场!」

    「将军,我想留下!」「将军!求你让我留下吧!」出列的人大多都不想就这样离开。

    贾敛被人这样公然违抗自己的命令也不生气,反而耐心地解释:「我可以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现在新军初建,所挑选的士兵都要去边疆打仗,即使是本将军也有机会牺牲!所以你们得为你们的父母妻儿想想!」

    出列的士兵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得向后方大喊:「大哥,你得好好杀贼,把我那一份都杀回来!」

    「爹,你老人家年纪大了,不如都是让儿子加入新军吧!」

    「滚你这小崽子的!你老子我正直壮年,单手也能按倒你这小崽子啊!赶紧的滚!」

    他们大多都是军户人家,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从军,对于上阵杀敌一事倒是没有其他平民百姓的害怕,反而认为即使战死沙场也是一种荣耀,人人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

    这万余人退出校场后,并未离开,个个站在场边观看贾敛下一步的打算。

    余下来的一万人,贾敛最多只要八千人。

    「现在全部人绕着校场跑!本将军不叫停,谁也不能停!」

    军令如山,贾敛一声令下,校场内的士兵纷纷在身穿盔甲、手持兵器的情况下,顶着炙热的太阳围绕着校场跑圈。

    贾敛转头分咐冉封率领二百亲卫下去照看,若是谁坚持不住晕倒的、中暑的,都扶到一旁去,等同被淘汰。

    而站在冉封旁边的池苍却是欲言又止,贾敛对此视而不见。

    「贾将军,你这让他们跑的目的是什么?」贺哲好奇的问。

    较兄长跳脱外向得多的贺信抢答,「贺侍郎有所不知了,这跑圈就是要看谁先支持不住,那谁就被淘汰了,最终留下的就是合格的人了!」

    「哦!原来如此。」贺哲恍然大悟。

    贾敛专注地观察着校场里每一人的动作。

    早在年前,他就已经把天策府的心法和羽林枪法都传授给冉封等二百名亲卫。

    接下来,他会再把这新军的八千士兵分成天杀、天枪、天盾、天弓四营,分别再传授心法和枪术,务求打造出一支铁血精锐。

    所以,他不需要跟寻常军队挑选精英一样,以杀敌的数量和武艺高低作为基准来挑选士兵。

    「贾将军,本官奉皇上之命,调来新候官的举子和同进士宗卷以供你挑选文书、长史之用。」康禾泰抬手道,身后有吏部的小吏抬着一箱宗卷。

    「那就有劳康大人了。」贾敛有礼的回道。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是觉得这个康大人对自己似是颇为不喜。

    「有劳子匡兄长、子忠兄长和克恭兄长暂且代敛坐镇此处了。」贺诚字子匡,贺信字子忠。

    终究是上万人跑圈,还有万多人在旁边看着,万一发生什么混乱,没有能处

    事的人在很容易会生出大乱子的。冉封等人的官职不高,还是贺家兄弟和高克恭这三个有品级、有后台的负责较好。

    「静涯且去吧!这两万兵士是我等带来的,自然由我等负责。」贺诚沉稳的道。贺信也点头,示意完全没问题。

    「自家兄弟哪里话的!」高克恭哈哈大笑。

    贾敛浅笑,瞄了瞄校场,见应该未有这么快出结果,就带着康禾泰等人回营账,挑选文书、长史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