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一路绝尘 > 1908.谁知道是真还是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谁知道是真还是假

      高人就是高人,按照大家所想,那些即将兴建的新的木屋群的地点应该就在郑河的新街那一片,可以将那些杂乱无章的砖瓦小楼统统推倒,使得那些即将动工兴建的木屋与原来的郑河老街****;或者就在老街的另一侧兴建,根本不需要任何修饰,就可以使得新旧连成一片,现在谁都知道做大做强才能形成规模。可是马法师和王大年*着太阳奔波了好几天,却把木屋的建筑地选择在距离郑河老街足有千米以外的一**楠竹形成的林海里,就叫所有人大跌眼镜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建设的住宅坐向很重要,必须要收山收水、旺山旺向,所以背靠群山、面朝沅江是不会错的;而风水另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积聚宅气,也就是房前开阔、视野尤佳,不能处在风口,也不能没有风的流动,所以要求风缓而气闲,清风徐徐;而且要求阳气要足够,这样才能做到中国《易经》灵魂的那种阴阳平衡。而将那些木屋建在楠竹林中,采光不论、视野也不论,单单木屋的窗户少、光线太暗,就会导致阴气太重,容易招来阴灵作怪和病痛缠身,所以选址公布以后,几乎一片哗然。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王大年在望江楼对那些食客如此说道:"风水鼻祖、易学祖师郭璞无疑是位天才,对于术数学无所不精,尤其是对于风水学之精湛,令后人*礼膜拜。而在他未出名之前,他的母亲去世后,郭璞选中一块很平常的墓地在那里安葬。由于那块地离水很近,时常会被大水淹没,当时许多风水大师都说这块地风水不好,并建议他迁走,郭璞总是笑后谢之。说来也奇怪,一年过后,那块地前的大水不但没有涨上来淹没墓地,反而退去很远,墓地周围几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由此,大家都不得不对郭璞刮目相看,由此名声大振。"

      "这说明了什么?"有人在询问:"不走寻常路?"

      王大年笑着在那个人的嘴里塞了一支香烟以资鼓励。

      "那是晋朝的事。"有人在提出质疑:"郭璞是风水鼻祖不假,可这个故事距今不知多少年,谁知道是真还是假?"

      "香港首富李嘉诚生前肯定是很有钱的,可是为什么他的长***总部大楼,不跟旁边的中银大厦比拼高度?而大楼的样子,为何不是中式的四四方方而是八角形的呢?这就是他的**风水大师的指点。"王大年的口才不错,很有讲故事的天分:"长江中心283米的高度就是一项风水艺术:既要高过旁边英资的汇丰银行总行的179米,又要矮过另一旁中资的中国银行大厦的367米;所以如果在中银大厦与汇丰大厦的最高点划一条斜线,长江中心大厦就恰好正在这条斜线之下。"

      有人在迫不及待的问着:"那八角形的原因呢?"

      "很简单,就是不要有棱有角。"他在解释着:"人家是商人,商人以和气生财为最高追求,犯不上与有官方背景的中国银行死磕。"

      有人还不罢休:"能不能说一个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当然可以,随口就有,在中国恐怕没人不知道阿里巴巴老板马云的名字吧?"他在继续说道:"马云在一次讲演中说过他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我们在香港第一次租办公室的时候,我跑进去一看,我说不行,这个办公室位置很高,我说这个风水不好,我说前面那个公司一定关门了。一查前面关了6家公司,千万不要去。所以你搬公司的时候,你要查一下前面那家公司是不是不好。'"

      因为土地流转,郑河村的所有土地资源都属于那个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所管,所以被马法师看中的那一**楠竹林海的选址虽然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但一旦选中以后就马上有好多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工程机械按照马法师的指挥开始工作,大型的翻斗车、重载货车在那条村级公路上轰鸣,一船船不知从哪里运来好些集装箱,打开验货的时候,村民们发现里面是一些整齐的各种板材,就有些惊讶了:"不是说废物利用、整旧如旧吗?"

      "原来的木屋为什么不适合现代居住?除了**就是条件简陋!"刘伟很鄙视的看着那些人回答他们的质疑:"所以就必须找出一条既符合整旧如旧的宗旨、又适合郑河特色的木屋建筑方案出来!"

      就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那一**从不远处的小山一直延伸到沅江边的看不到边的楠竹林中被机械化的挖沟机挖成了无数条密如蛛网的明沟,没过多久,那些明沟里就有了无数不同色彩和不同材质的各种管道,铺下了各种颜色、粗细不等的线缆,当然还有很复杂的下水道,经过了回填、经过了碾压,还经过了水泥铺设,竹海里面除了多了些道路,就是多了些水泥地坪,最奇怪的就是那些地坪上多了好些突出的部分,有工人告诉村民,那是安装地螺丝的预埋点。

      很快,就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几十个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安装工,他们的任务就是将那些集装箱里的木板用地螺丝安装到那些预埋点上去,就在竹海里面形成了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悬在地坪之上的一个个木板地基。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这是现代木屋的特征之一:高悬的地板,既可以防潮也可以让可能出现的洪水从地板之下通过,不会对木屋造成损伤,同时不再用水泥做地面,而是和原来的木屋一样铺地板,也就是回到了那种传统的木屋。

      其实,国人从来都是喜新厌旧的,私人的小楼房、红砖的筒子楼和那些六七层高的多层建筑都成了过去式,那种传统的木屋早就从城市灭绝了,就是在交通发达、人口稠密的农村集镇也难得再寻到那种历史久远的板壁房。只有在郑河这样有些偏僻、现在已陷入没落和被人遗忘的小码头或者像牯牛山那种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大山深处,才有少量这样东倒西歪、又黑又破的旧木屋还存在。

      有趣的是,周围那些不是郑河村、但也还有木屋存在的农民也被郑河村委会的慷慨红了眼,主动前来询问传统木屋的收购条件。负责财务的老主任还是那么果断和大度:虽然不能给他们以砖瓦的优惠和宅基地的承诺,但是那个胖老头还是拍着*许诺,只要拆除后将那一栋完整的旧木屋的木料全部装车运来,给予二到三万的补贴倒是可以的。于是,远到夷望溪、近到小杨溪,从江南的茶庵铺到江北的*过溪,都有将拆除的木屋的全部木材运来换钱的,不到二十天时间,那个废弃的堆场早就堆不下了,要知道,陆陆续续又送来一百多间旧木屋。

      "这样的模式独一无二,也是天佑郑河!"后来,王家老三王大为(详见拙著: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一部)在看过了那个被首长命名为"楠海木城"的高档住宅区之后,很有感触地对郑河村的三位大佬说:"其他地方绝对找不到这么多旧木屋的建筑材料,就是找得到,也不可能用几乎半卖半送的价格拿到手;以后也不可能会有这么多懂得传统工艺的能工巧匠集聚在一起,更不可能会重新建立起这么多造型各异、风格不同、而且带有个人痕迹的传统木屋了!"

      马法师笑了笑:"这得多亏了你们家老幺重新归来。"

      "罗汉是很聪明,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是经商的天才。"王大为很会说话的:"可是没有你们三位的点拨,他是不会有这么深远的眼光的!"

      这样的马屁才叫拍的炉火纯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