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定秦曲 > 第一一四章 秦楚决战 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首先接到项羽并不在这一支楚军当中,而是由项庄担任代理主帅的人,是虞子期。

    在知道了这个情报之后,虞子期与麾下的中高级军官进行商议。

    “诸位认为这一个情报的真伪如何?”

    虞子期并没有说太多的废话,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事实上,虞子期自己是比较倾向这个情报是正确的。但是出于他本身也算是相当谨慎的性格而言,虞子期并没有直接自己决定接下来的行动,而是召集自己麾下的官兵进行商议、

    坐在虞子期左下方的虞大,在沉默一小会之后,点了点头:“家主,这个情报虽然不排除是项羽逆贼放出来的假情报,但是从很多方面来看,这一个情报也不乏真实性。门下的建议是,继续尾随楚军,然后等待涉将军以及彭郡尉的部队的到来,然后合击这一支楚军。”

    虞大在停顿一下之后,补充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看法:“倘若我们与彭郡尉以及涉将军的兵马汇合,那么就算是项羽借故散布这个消息,恐怕楚军是由项羽指挥,在我们的相对优势的攻势当中,项羽想要反败为胜,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了。家主,门下认为,若是我们对这一支楚军发起攻击,还是等待彭郡尉以及涉将军的部队跟我们进行合流,才对这一支楚军残部进行打击。”

    虞大作为虞子期麾下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人,他的意见在这一支秦军部队当中,自虞子期麾下的军官心中,都算是让人信服的人。

    所以虞子期说出来的话,让很多在营帐中的会议军官都觉得虞大的建议,正好是恰到好处。

    尽管有些军官认为虞大的这个想法,在一些情况下事实上不太可能收获太多的成果。

    但是么,在很多方面而言,他们也着实想不到虞大的这个计划到底是有什么疏漏。只不过他们认为还是有些不妥当。

    而他们则是在看到了很多同僚都认为虞大的计划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情况下,也不会拿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问题的建议,来否决虞大的建议。

    所以在知道了大部分人都倾向于虞大的建议之后,他们也不会再说什么。

    ………………………………………………分割线…………………………………………

    与虞子期等南下秦军的战斗路线而言,张嘉师在这么一段日子当中,并没有急忙率军南下,而是打算处理一下齐地的乱局。

    但是么,对于他而言,并没有想到项羽居然会采取这么一种冒险的方式,来一招擒贼先擒王,然后趁着大秦帝国因为他的死亡而陷入混乱当中,再次图谋天下。

    当然,就算是张嘉师现在知道了这个事情,都不会担心什么。因为尽管韩信等人分别率军征伐齐地。但是张嘉师麾下的大军还有三万人,而且是有经验相当丰富的李信亲自率领。

    作为一个被项燕击败的人,李信对于项氏一族,尤其是项羽这个项燕的嫡亲孙子,可以说同样也有很大的怨念。

    但是对于张嘉师跟项伯交流的条件,李信并没有什么意见。因为他自己都很清楚,用自己的荣辱来换取大秦帝国再次轻松收复彭城的契机,还算是一个相当划算的买卖。

    李信自然不会因为张嘉师的选择而抱怨什么。

    李信自己今年都五十多岁,按照他自己的计划,要是大秦帝国能够再次一统天下,那么对于他而言,也就是逐渐淡出军方的最好契机。

    他并没有打算一直做这个上将军的职位,对于他而言,上将军这个位置固然是大秦帝国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最好军衔,但是对于他而言,上将军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对他的能力的肯定。

    既然如此,他何不在这个最妥当的时机,向张嘉师表态呢?

    前线的战报,李信也能够知道怎么一回事。但是在看到了虞子期等人发过来的情报之后,经历过多年军事生涯的李信,从这些战报中看出了一些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对于李信而言,就算是他看出来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一时半会之间都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什么地方有问题。

    毕竟这些战报虽然比较详细,只可惜李信认为这些战报的描述,对于让他感觉到疑惑的有问题的地方,更多的于事无补。

    所以他率领三万大军,护卫着张嘉师南下,也不是打算一点事情都不去做。

    最起码,尽管李信不知道什么地方让他感觉到不对劲,但是李信要做到大范围的警戒侦查,以防万一,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

    而在这一段时将的夜里,项庄不时抽出自己佩戴的工布剑,在擦拭剑身的时候,不禁微微叹息。

    而工布剑,原本也不是他所拥有的宝剑,而是在三川郡当中,在项羽杀死了李由之后,这一把著名的宝剑才落在他的手上。

    擦拭着工布剑的项庄,不禁想起了关于这些宝剑的典故:

    ……

    关于工布剑的传说,如下:

    此剑为欧冶子及干将为楚王所铸,剑“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出自《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釽,剑身上的饰物。指剑纹如流水至柄至尖连绵而不断。

    而工布剑的起源,则是: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太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在这个时候,龙渊剑已经失传,有一个传闻,是指龙渊剑曾为伍子胥一家的家传宝物: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至于太阿剑,则是在张嘉师的手中。或者是说太阿剑这一把宝剑,是胡亥希望张嘉师能够替他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主人,就像是扶苏将他所拥有的湛卢剑,给予了张嘉师那样。

    而关于太阿剑的典故,则是:

    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君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子、干将所言不虚。晋君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君出兵伐楚,欲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

    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太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只见一团磅礴剑气而出,城外霎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

    风胡子说: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

    而在《史记?李斯列传》也有着相应的记载:“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

    这些宝剑的典故,还直接指向了楚国的一个相剑师风胡子: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楚王)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人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毕成,风胡子奏之楚王,楚王大悦。曰:‘何为龙渊、泰阿、工布?’风胡子对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如临深渊;欲知泰阿,观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晋、郑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仓谷粟索,库无兵革,左右群臣贤士,莫能禁止。于是楚王闻之,引泰阿之剑,登城而麾之,三军破败。士卒迷感,流血千里,猛兽欧瞻,江水折扬,晋、郑之头毕白。楚王于是大悦”。

    ……

    只可惜,想起了这些典故的项庄,并没有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而是继续愁容满脸。

    这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官兵知道了项羽并不在营垒当中的消息,而他作为代理主帅,并没有足够的资历以及魄力来威迫那些军官,更不用说同样跟他是项氏一族的人。

    很多项氏一族的将领军官,在这么一段时间当中,甚至是凭借自己的在项氏一族当中的辈分,对于项庄的命令阳奉阴违。这一点,对于项庄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那么简单。

    他隐约觉得,要是让这种情况恶化下去,那么对于这一支可以算是恢复楚国,甚至是让大楚雄霸天下的最后一支部队,很有可能会因此烟消云散。

    项庄在这个时候还不到二十五岁,他的年纪成为了一个无法控制的诱因,随时会让这一支楚军部队陷入到内乱的炸弹直接爆炸。

    要是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项庄自己都不敢想象结果会是如何。

    他不是没有想过一点,那就是用武力来弹压这些对他越来越不满的人。

    而项羽也对他以及另外的一些将领说过,要是出现问题的话,那就是他完全可以全权处理。

    很可惜,项庄在这么几天,依旧是无法下定决心……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