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定秦曲 > 第四十二章 冷热兵器的取舍 上

第四十二章 冷热兵器的取舍 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经历了多年的作战指挥以及治国管理之后,现今张嘉师以远非当时刚刚穿越的小毛头能够对比。

    只不过,在一些事情上,张嘉师更多只能够在一些方面进行改进,而无法进行跨越式发展。

    就比如说后世越发成熟的热兵器作战体系,张嘉师只能够在一些方面进行尝试性的研究,而无法对其进行更大的研发基础。

    毕竟热兵器初期的武器,在很多方面而言,对比起冷兵器,有着难以逾越的性能差距。

    ……

    就以火枪的例子而言,张嘉师经过多次拨款研究以及几年时间的等待,最终得到的结果是眼下或者是之后的十几年内,恐怕也就是得到突火枪一类的简陋武器。

    突火枪是宋朝时期制作出来的一种火药武器,其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者弹丸。

    按照突火枪的相关描述,其射程推算约是如下:

    据《宋史?兵志》载:开庆元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宋代作为计量单位的步,是固定的五宋尺,每宋尺约为0.31m,换算则是一步约为1.55米。

    而按照相应描述,突火枪的最大射程为300米左右。

    至于有效射程为多少,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与描述。

    而对比起西方火枪的话,突火枪的射程似乎很有优势,但是若是以突火枪的相应性能对比而言,突火枪很有可能是堆积大量的黑火药而提高其弹丸的最大射程。不见得突火枪就比起西方的相对原始的火枪更有优势。

    火门枪是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我国早期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

    而西方的火门枪发展历史则是如下:

    公元14世纪,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兵器,使欧洲人从战争中学会了如何制造火药和原始火器,人们发现在一头封闭的管内点燃火药,可以使像金属弹丸箭矢等发射出去造成杀伤。这种管型火器多人操作的被称之为火炮,而步兵所使用的则称之为火枪,之所以被称为火枪是因为使用火药为,而使用无烟的枪,则不再享受火枪这一称呼,而是更具现代意义的步枪了。

    最早的火枪是火门枪,我国早期的诸如单眼铳、三眼铳等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所谓火门枪,就是在一端封闭的金属管上有一个点火的火门。火门枪结构简单,它有一个铜铸或熟铁铸造或打制的一端封闭的发射管,发射管的后端有一小孔,发射管尾端接一木棍或长矛矛杆,木棍或长矛便于射手握持、瞄准和控制发射。

    在欧洲火门枪被称作handgun,或者handcannon,在这里不应被译为手枪,应被译为手铳或手炮。在欧洲,同属火门枪的轻型手枪是和比较大型的枪同时发明生产并得到发展的,因为,如果枪的尺寸较小,或者口径比较大的,那末枪管的锻造和铸造也就比较容易。因为,如果枪的尺寸较小,那末枪管的锻造和铸造也就比较容易。

    最早的手枪只是由一根很短的枪管构成,长度不到25厘米,口径为25至45毫米。火门通常在枪管的上方。这样小的枪很难掌握和瞄准,枪管会很快发烫以致无法用手握住。因此,有时只好把它们装在木板上进行射击。关于手铳最早出现的时间,似乎可以上溯到13世纪的末期。

    后世考古在2004年的内蒙古发现了具有八思巴文铭文铜制火铳,根据对铭文的判读,此铳铸造于元大德二年,也就是1298年。但欧洲人使用金属管装火器的时间大致也可以上溯到14世纪早期。

    虽然中国和欧洲的火门枪出现时间相近,但是他们的形状和制造方法却相差甚远:元代以及明初,中国火门枪采用的是铜合金铸造,其样式就如同前面的永乐火铳。而欧洲的火门枪的形式和制造方法却是五花八门:有青铜的,也有熟铁锻造的(熟铁锻造占主流,当时欧洲人还没有完全掌握铸铁技术),其外形有圆形截面的,也有八角形截面的,还有六边形状截面的。

    东西方两个区域大规模使用火门枪则是14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在中国,洪武铜手铳的大量发现验证了其使用之广。欧洲也在多个国家可以找到14世纪中期或者稍晚的火门枪。除此之外,各种文献出也有确定的纪录:1362年意大利城市pergua就一次定购500支火门枪,同一年丹麦国王的儿子valdemar?atterdag死于一枚火门枪的枪弹。

    最初火门枪枪精确度很低,主要原因是很难握住枪柄进行瞄准。使用火门枪时,通常是左手(不灵活手)握在枪管后面的地方,左臂和身体夹住枪托,右手(灵活手)用来点火。有时,士兵可以将枪托支在地上或放在叉状支架上。但是无论如何,点火时士兵的眼睛必须始终盯住枪的火门,才能将烧红的铁棍线香等捅进火门。因此射击时不能用眼睛来观察射击的目标,进行精确的瞄准。

    在当时,射手们这样评价火门枪:“单人操作火门枪,得有两双眼睛三只手才行!”而且单手握持,也导致了射手对后坐力承受能力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了火门枪的威力。

    所以,火门枪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发射时,将黑火药从枪的膛口装人,然后再插入诸如石弹或者铁弹、铜弹、铅弹一类的金属弹丸,火绳、线香、烧红的铁棍直接捅入火门用来点燃火药,火药点燃,发生膨胀,产生巨大压力,将弹丸快速推出发射管,从而将弹丸射出。发射时,一名发射手负责瞄准和握持木棍,另一人专门负责点火。

    两个人使用一杆火门枪,显得很不方便,而且火力密度也完全不足,特别是骑兵,根本无法两人操作,施放火门枪的方法则有很多种,分为两人操作和单人操作。

    如果是两人操作,一个人负责用双手握住火门枪的手柄,大致对准目标,另外一个人负责点燃引信,总的来说这种方式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不过助手的存在会大大降低火力密度。

    单人操作方式要困难的多:操作者必须用一只手握住手柄,另外一只手的肘部顺势将手柄的后部夹紧,大致对准目标后用这只手点燃引信,然后迅速抓住手柄,避免发射时候的后座力让枪出手。单人射击精度显然很难保证,但是由于不再需要助手,同样的人数,可以配备双倍的枪械。所以,火力密度得以大大提高。

    曾有爱好者进行过火门枪的试验证明,采用双手+肘部挟持的方式,经过稍许练习可以以80%的概率射中25步(单步,大约在十米的样子)以外的人形的靶子。

    不过考虑到:现代加工工艺水平较高,此次试验复制的枪膛的直径是17毫米,弹丸的直径是16.8毫米,而且枪膛更加光滑,这显然超越了14世纪甚至15时间的生产加工工艺水平。而弹丸与枪膛之间配合以及枪膛的光滑程度,决定了射击精度。也就是说,还难以达到上面所说的在十米处达到5发四中的程度。

    因为火门枪的不成熟,所以无论东西方,都是将火门枪作为一种辅助武器,比如用于堡垒的防御,或将火门枪与冷兵器构成在一起用于步兵野战。作战时,先用火门枪对对手进行先期火力突击,然后再用冷兵器杀伤。

    比如中国发展的梨花枪、飞火枪,就是用装满铁砂、砒霜,使用黑火药喷射的竹筒或纸筒,绑缚在铁质枪头末端,作战时点燃,喷射令人刺鼻、眩晕、刺眼的烟雾。

    这实际上不算是一种杀伤武器,而是一种生化武器,用于干扰敌人作战,然后使用冷兵器刺杀。在中国方面,火门枪使用最有效的应该是东方明末清初时期起源于辽东的关宁铁骑,关宁铁骑人手一只五眼铳或者三眼铳,每次冲锋时先打放五眼铳,然后拎着五眼铳当成重锤使用冲入敌军阵列。

    只不过这种五眼铳应该是使用药捻进行施放的,因为关宁铁骑肯定在快速奔跑的马上施放的,否则不至于连置换武器的时间都没有,直接使用五眼铳当成重锤使用,而应换成更具杀伤效率的长枪或马刀,既如此,在快速奔跑的战马上,使用常规的将烧红的铁棍或线香捅入火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我国,在烟花爆竹上很早就实现了通过药捻引燃火药达到延时施放的效果,

    而在火器上使用药捻实现延迟与连续发射与屡见不鲜,比如一窝蜂火箭就是依靠药捻实现齐射或连续发射的。

    所以关宁铁骑在战前将长度不同的药捻捅入火门中,用压实,然后将这些长度不同的药捻末端捻合在一起,然后用油纸或布条缠绕使其固定在五眼铳上,避免脱落或受潮。在发动冲锋前,或者在冲锋时的初期小步慢跑阶段,一手牢固夹持住五眼铳,另一手可解脱出来,用火折火把等明火点燃药捻后丢弃。

    然后骑士拽住马缰绳控制马奔跑的方向并稳定身体,用腿或用口令催动战马提速,这时只要将五眼铳侧过马头大略对准敌军方向,捻和在一起的药捻同时被点燃,由于捅入各个铳火门的药捻长度不同,各个铳会连续并不断的施放,形成三发或五法连射。连续射击后,骑手变夹持五眼铳为抓住五眼铳,并通过重力下落,使手滑落至五眼铳木杆的末端,依靠五眼铳很重的金属铳管作为打击兵器。这对于骑兵冲击严整的步兵阵列或骑兵对冲,均占有先机。

    普鲁士骑士是最早装备和使用小型火门枪的军队,骑士们全都一人挎一支火门枪。尽管这种枪在今天看来很落后,但在当时,却产生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威力。一次,黑衣骑士与法队交战,黑衣骑士用绳子把枪吊在脖子上,左手握枪,右手点火,打完一次重新从膛口装人火药和弹丸。尽管德国火门枪命中率较低,操作麻烦,发射效率低,但是,手持长矛和刀剑的法国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能喷火飞弹的新式武器,吓得争相逃脱。

    而后世的一次火门枪测试得到了一些资料,说明火门枪确实是有相对的作战效率:

    2002年的一组测试表明,对于火门枪的现代复制品:当仰角达到40度,装填50克按照当时的配方配制的火药的时候,射程可以达到600米到950米(根据弹丸不同),弹丸离开枪口的速度是150-200米/秒,当采用现代配方的黑火药的时候,射程可以达到1100米,所以在射程和初速度方面可以完全超越当时的长弓或者弩等冷兵器。

    但试验中火门枪的最大射程大于弓弩,但是实际上作为步兵单人或二人使用的火门枪却一直用于直射,因为当时的弹道学发展并不完善,而且单兵或二人小组使用的火门枪显然也无法像大型火炮那样可以用角规等调整精确角度。由于瞄准等一系列因素,使得火门枪的精度不佳,火门枪在实战运用中的有效射程一般在20米以内。

    同时在杀伤力方面的结果表明:-在28米的距离上,弹丸可以穿透50毫米厚的松木板,以及轻型的胸甲,在46米的距离上可以只能穿透25毫米后的松木板(穿透25毫米松木板大约76焦耳动能,这是现代枪弹杀伤一个成年人所需要的最低能量,而穿透25毫米松木板则作为衡量枪弹致死因素的标准),也就是说火门枪在50米内完全具备杀死一个人的能量。

    表面看起来这个结果比当时的弩箭的穿透力要差一些,比如1361年的一次战斗中一枚弩箭穿透了头盔之后又伸入颅骨80毫米。但是,尽管看起来火门枪穿透能力还达不到弩的水平。但与弩箭的穿刺伤害不同,圆形的软质铅弹丸,更多是表现在冲击力上,但是可以把穿着重甲的骑士从马上打下来。而且火药兵器的伤害在当其时的医疗技术水平下很难治愈。[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