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莘荣赞歌 > 13、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三章、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修瑜,跟着妈妈念一遍这句话。”母亲拿起书本凑到儿子面前,书上一处空白的书页上写着一行母亲亲手记下的笔记。母亲念起自己的笔记,儿子也跟着念了一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妈妈知道,修瑜现在还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母亲又解释道,“但是,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将来有一天,等你长大成人之后,一定要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到那时候,你就会明白这句古谚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小修瑜乖巧地点了点头,又对着母亲的笔记念了一遍。

    母亲满意点头,心中暗喜:真是过目不忘啊!虽然大儿子更多地遗传了他父亲的才能;但好在老天是公平的,幸亏小儿子遗传到了自己的大部分基因。

    故事延续:

    “扎马一役战败后,迦太基与罗马签订了城下之盟。

    汉尼拔料到,罗马人定会要求迦太基方面交出自己,于是提前离开了自己的祖国,逃亡海外。

    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久,罗马就向迦太基传达了通碟,要求引渡汉尼拔;但得到的回应却是——汉尼拔早已不在迦太基。

    “一个世纪之前,年少的亚历山大大帝打败了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后一直远征至东方的恒河流域;而在归途中,他因癫痫发作驾崩于巴比伦,享年33岁。

    大帝去世后,其帝国被部下将领所瓜分,分裂为:

    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

    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

    埃及的托勒密王朝

    黑海南岸小国——帕加马

    以及重获自由的希腊诸城邦

    而汉尼拔逃亡的目的地,就是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

    “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赢得胜利的罗马,举国欢腾。功高望重的将军——西庇阿回到罗马接受凯旋仪式的欢迎。凯旋仪式是罗马共和国的将领毕生所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

    西庇阿不仅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这项殊荣,而且还破例以34岁的少龄进入元老院成为其中的一名议员,并获得称号‘Af

    ica

    us阿非利加努斯‘,意为:征服非洲的人。

    然而,凯旋仪式刚一结束,新的战事又将开启——

    几名从雅典风尘仆仆赶来的使者,代表希腊境内所有的自由城邦,向罗马提出救援请求。从他们口中得知,北边的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的国王正统帅大军御驾亲征,南下进犯希腊诸城邦。希腊人希望罗马能够为他们主持公道。

    得知此事,罗马人立刻派出使者前往马其顿,希望能够从外交上解决问题。

    罗马使者无功而返,外交失败。

    这一次,罗马人领受了前两次布匿战争的教训:

    第一次,墨西拿向罗马求援;罗马应允并果断出击,使战场限定在西西里,且最终获得了胜利。

    可是第二次,马西利亚遣使求援,因元老院的犹豫不决而没能及时出兵;导致让汉尼拔进入了意大利,最终使得罗马经历了16年的噩梦。

    这一次,绝不能重蹈覆辙,必须果断出击。

    “马其顿的北方有一个跟安提柯王朝睦邻友好的部落,名叫‘色雷斯‘;这是一个游牧民族,盛产骑兵。马其顿的骑兵部队大多来自这个部落。

    不过经历过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人已经开始重视骑兵的作用;且如今有了努米底亚提供的兵源,罗马军中也不缺骑兵。

    于是罗马从海陆两线向东挺进。

    两军交战数役,罗马一方连战连捷。

    连续吃了败仗的安提柯王朝再也不敢染指希腊的土地。

    只是不断东进的罗马海军让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感到不安。

    这一次,塞琉古国王率先发起外交,向罗马提出抗议;罗马一方则派西庇阿前往商谈。就在塞琉古宫廷内,西庇阿遇到了逗留在此的汉尼拔;据说,两人展开了一次有趣的对话:

    西庇阿依然使用敬语提问:您认为当今时代最优秀的将军是哪位?

    汉尼拔回答:是已逝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他不仅以寡敌众,击败了波斯大军,而且一直打到遥远的地方。那是远远超过我们所能想到的地界。只能用伟大来评价他了。

    西庇阿又问:那么第二优秀的将军又是谁呢?

    汉尼拔再次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作为战术家他是最杰出的。

    西庇阿接着问:那么,您认为第三优秀的将军是谁?

    汉尼拔又是脱口而出:毫无疑问,那就是我。

    西庇阿听罢,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如果您在扎马战役中赢了我的话,又会如何?

    汉尼拔好像理所当然地回答说:如果是那样,我的排名会在皮洛士之上,也会在亚历山大之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先不论这段广为后世流传的谈话内容是否公允、是否被后人所认可,我想至少汉尼拔对自己的评价是合适的。虽然他败于扎马,但他所设定的战略思想,以及发明的战术搭配是极为有效的。

    这段小小的插曲过后,便是西庇阿与塞琉古国王的交涉了。

    很遗憾,交涉失败。

    得知谈判结果的汉尼拔向塞琉古国王请命,希望由他率领军队抗击罗马。

    可惜塞琉古国王听信了佞臣奸言,没有启用汉尼拔。后者问及缘由,塞琉古国王以陆战部队已由指定将军率领,而汉尼拔不擅长海战为由,搪塞了过去。

    最终的结局是,塞琉古一方在海陆两线都遭受了惨败。

    这一次,罗马人向塞琉古国王提出了与在迦太基提过的同样的要求——交出头号危险人物——汉尼拔。

    又一次,未卜先知的汉尼拔早已离开叙利亚,潜逃至黑海南岸的小国——比提尼亚。

    山穷水尽的汉尼拔被比提尼亚国王奉为上宾,并奉命为国王指挥军队与邻国帕加马的军队一战。

    汉尼拔不辱使命,率军战胜了帕加马的军队。

    然而此后的汉尼拔,再也没有遇上更多的展示才能的机会了。

    就在汉尼拔逃亡期间,西庇阿在元老院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这就引来了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们的敌视。一些对元老院高位虎视眈眈的政客们,开始暗中串通一气,弹劾西庇阿。他们列举出一些鸡毛蒜皮、甚至是莫须有的罪状,频繁地抹黑西庇阿。

    最后,虽然在一位名叫‘格拉古‘的议员的辩护下,西庇阿的名誉得到了挽回;但是西庇阿已经被元老院政客间争权夺利的行为伤透了心。他离开了罗马,晚年就待在位于郊区的别墅内郁郁寡欢,没再靠近罗马一步。

    最后,西庇阿,这个曾力挽祖国噩梦狂澜的英雄,于公元前183年,在自家别墅中与世长辞,享年52岁。

    同一年,感到自己再无用武之地的汉尼拔,也在比提尼亚王国饮鸩自尽,享年64岁。

    西庇阿死后,其遗体没有被葬在祖辈的墓地里,因他临终前曾留下这样一句遗言:

    忘恩负义的祖国啊,你们有何资格拥有我的遗骸。

    “后来迦太基又因一次政治上的失误而遭受罗马的制裁;最终,这座古代腓尼基人的殖民城邦,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沧桑之后,被夷为平地。

    此后,随着马其顿、塞琉古王朝接连衰落,罗马共和国不断地巧借周边危机火中取栗,从而走上了帝国主义扩张之路。

    “此前,在与马其顿招募的色雷斯骑兵团交战的过程中,罗马军队俘获了一名色雷斯的指挥官。

    那个时候,从战争中俘获的大量战俘,分别从迦太基、高卢以及西班牙,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意大利;等待这些战俘的命运,就是被卖身为奴。而在充分满足了庄园劳动力之后,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奴隶。他们就被投入到竞技场中相互残杀,甚至还要跟野兽格斗。

    这些被投入竞技场奋力拼杀,以供罗马贵族取乐的奴隶们,被冠以了一个专用名词——角斗士。

    不久之后,罗马共和国内,竞技场事业蒸蒸日上。

    而那名被俘的色雷斯骑兵团长,也被迫沦为了角斗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