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莘荣赞歌 > 4、英雄的陨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4、英雄的陨落

    此时,母亲手上的画册中呈现出一幅描绘古西亚战场的壁画,而其对人物的绘制风格则更接近于古埃及的壁画作品——那种强调平面创作风格的作品。

    母亲静静触摸那幅佳作,期盼着恢弘如史诗般的画面,能为自己的辞藻带来华丽的灵感。

    年少的修瑜咬了一口苹果鼓在嘴里,他时而望向尚未开口的母亲,静候着;乖巧地没有发出一阵声响去打搅母亲的思绪。

    过了许久,小修瑜悄悄溜下沙发,丢掉了吃完的苹果芯,回到母亲身边坐下。母亲深吸一口气,从冥想中回过神来,终于缓缓开口:

    “那一天,晴空万里。特洛伊城门前的战场,在诸神的注视下一览无余。

    双方战士就此摆开阵势。

    在各方首领简短的鼓励之后,希腊人率先发起了冲锋。激昂的战鼓和着勇士们的呐喊响彻天际。

    特洛伊阵中,前排的战士们用坚如石壁的盾牌将希腊人的进攻挡了回去;与此同时,城墙上的射手们万箭齐发——

    希腊人持续冲锋的千军死伤惨重,一批又一批的将士们纷纷倒下。

    见此情形,后方的希腊战士们开始面露惧色,裹足不前。

    正当此时,希腊军中以为力大无比的战士单手挥舞着铁锤,只身一人冲入敌阵展开奋战。他身后的一批猛士也紧随其步伐向前突进。

    他就是希腊军中的第二勇士——埃阿斯。

    埃阿斯抡起铁锤奋力一击,硬生生地将特洛伊人的防线劈开了一道裂口。但特洛伊人的后防部队迅速涌入,将裂口填不上。

    混战于敌阵之中,埃阿斯毫不懈怠,也没有丝毫退却之意。

    一支飞矢不知从何方而来,射中了埃阿斯的大腿;他却忍痛将箭矢折断,任那半截断箭残留在自己的大腿中,仍拼尽全力而战。

    这样的一名战士自然引起了赫克托尔的注意,拥有一双慧眼的大王子看清了埃阿斯身后的那个重影——那是战神阿瑞斯的影子,原来是战神附体在这名希腊勇士的身上。

    赫克托尔正欲亲自上阵与之对决,但此时冲入阵前的斯巴达国王米涅劳斯却怒吼着朝他奔袭而来,两名勇士陷入缠斗。斯巴达国王愤怒地威胁赫克托尔归还海伦,并择日安排他与小王子帕里斯决斗。

    赫克托尔沉默着战斗着,心里只想着自己手中的剑和对手的剑。

    最终,赫克托尔抓住时机,一举将利剑刺穿了斯巴达国王的胸甲,刺入了他的心脏。

    阿伽门农见此情形,愈发暴怒不止。他强令士兵们再度发起冲锋。

    一批接一批的希腊士兵在箭雨中倒下。唯独埃阿斯依然所向披靡,深入敌阵左突右击。大批的特洛伊战士在埃阿斯的凶猛攻击下战死沙场。

    如此,赫克托尔再也按捺不住,迅即抓起长矛转向埃阿斯。

    空中观望的阿波罗也不再犹豫,即刻附身于赫克托尔,向战神附体的埃阿斯发起挑战。

    赫克托尔发起的多次冲锋,都被埃阿斯那巨大的铁锤击飞;但身手矫健的王子每次都能调整身躯、平稳落地,并再一次冲向对手。

    两人之间的战斗持续了大半个白昼。眼看着太阳即将西下,阿波罗显得有些体力不支,他知道必须尽快结束这场战斗了。

    埃阿斯见赫克托尔的步伐显得有些迟滞,便开始掉以轻心了。他一味地发起进攻,从而导致疏于防守,暴露出了自己的弱点。

    赫克托尔敏锐地闪到埃阿斯的右侧,长枪入脊,埃阿斯应声倒地,殒命。

    眼看着斯巴达国王米涅劳斯和人高马大的埃阿斯先后丧生,希腊军中再次表现出低迷的士气,将士们已无心恋战,且战且退。

    正当此时,激昂的号角声再一次响起。‘阿喀琉斯来了!’希腊军中有人高声喊道。

    希腊全军士兵们再度欢欣鼓舞。

    被阿波罗守护者的赫克托尔已开始显露疲态,而阿波罗自己也深知,即将对决的并不是那半人半神的希腊战士;他真正面对的,是附体在阿喀琉斯身上的战争女神——他的大姐雅典娜。

    但是睿智的太阳神没有因此而退却,也没有离开赫克托尔的躯体,因他不愿意背弃虔诚信仰自己的特洛伊人。

    姗姗来迟的战士在希腊人的欢呼与呐喊声中加入了战斗。他一来便奋不顾身地朝着赫克托尔的方向猛冲。

    来人身着阿喀琉斯的盔甲,手持阿喀琉斯的剑盾,移动的步伐像他,战斗的姿势像他……

    显然是阿喀琉斯重返战场了。

    然而目光敏锐的太阳神随即看穿了一切——雅典娜并没有守护在他身上。

    带着这份自信,太阳神鼓动着赫克托尔的躯体前去迎战。

    在两方军士们围成的狭小圈子里,这名新来到的希腊勇士与特洛伊的大王子展开了一对一的挑战。

    可是几回合下来,这名万众期待的希腊勇士却被打得东倒西歪。一旁观战的奥德修斯察觉到苗头不对。

    正当奥德修斯心生疑虑之时,赫克托尔已将对手击倒在地。

    眼看着倒地的对手血流不止、痛苦挣扎着,赫克托尔举起利剑刺向了他的心脏,终结了对手的痛楚。

    “此时,夕阳已落下山岗,精疲力竭的阿波罗离开了赫克托尔的躯体,返回了奥林匹斯山。

    对自己这突如其来的胜利感到难以置信的赫克托尔,缓缓地摘下死者的头盔——那不是阿喀琉斯。

    ‘这是他的堂弟——帕卓克斯。’ 站在一旁的奥德修斯哀声说道。

    这一战,使得希腊联军元气大伤,残兵败将撤回到沿岸的船只附近。

    特洛伊人凯旋而归,城中欢呼雀跃、民众沸腾。然而得胜归来的大王子却忧心忡忡,他预感到自己的厄运即将来临。

    当晚,赫克托尔找到了一个名叫‘伊尼亚斯’的年轻人。此人是美神阿芙洛狄忒与特洛伊城中一名铁匠所生的儿子。

    ‘倘若有一天,特洛伊城沦为一片废墟,伊尼亚斯将率领族人,在大海的彼岸找到一处新的栖身之地。在那里,特洛伊人的血脉将继续传承。’ 一项预言如是说。

    赫克托尔找到了这名少年。王子将祖传的特洛伊之剑托付给他,并带领他前去探寻了那条只有王子们知道的密道。那条密道是在城池沦陷之后,带领族人逃出生天的最后希望。

    “得知帕卓克斯的死讯后,阿喀琉斯异常震怒。他已听不进布里塞娥斯的劝阻,义无反顾地披上战甲,前去与赫克托尔决一死战。

    阿喀琉斯只身一人驱车来到特洛伊城门前,高喊着赫克托尔的名字。

    城墙上的特洛伊射手们张弓搭箭,正欲瞄准来犯的不速之客。可荣誉心极强的王子阻止了他们。

    尽管明知这是诸神为自己安排的最后一战,赫克托尔仍坦然地披甲上阵,接受这一份最终的荣耀。”

    说完,母亲打开了正前方的电视大屏,并将一张影片《特洛伊》的光碟置入DVD播放器。接着,她又按下了几个按钮,电视大屏中的画面跳转至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决斗的那一段——

    临行前,老国王普利阿摩斯亲吻了勇敢的王子,他对赫克托尔作了最后的祝福:阿波罗将会与你同在。

    只是这一次,连阿波罗自己都清楚结局——他再也无法提供更多的庇护了。

    赫克托尔向自己的父亲、妻儿,还有弟弟帕里斯一一道别,继而转身离去。

    守城的四名士兵将四方形石柱卸下,为赫克托尔敞开了特洛伊城的大门待王子步出城门之后,又立即关上。

    恭候多时的阿喀琉斯摘下头盔,对着迎面而来的赫克托尔说道:现在你可以看清自己所面对的是谁了。我将剜去你的双目与口舌,让你的灵魂盲然游荡于冥界。四人们将会徘徊在你四周,频频嘲讽:看呐,这就是赫克托尔,一个自以为打败了阿喀琉斯的蠢货。

    赫克托尔自知再无需多言,便拾起长矛与坚盾摆开架势。

    阿喀琉斯挪动迅捷的步伐,极速挺进。一瞬间,双方展开了一场恶斗。

    一阵激战过后,彼此的长矛均被对手折断,两名勇士从腰间抽出利刃,开始短兵相接。

    特洛伊城墙上的王公贵族们攥紧了双手,每一阵兵器与盾牌的撞击声都牵动着他们急促的心跳和暗潮涌动的脉搏。

    城下沙地上两名武士之间的格斗此起彼伏地进行着,每一个动作镜头的衔接是如此的流畅,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那鲜活的画面就像一幅印刻在斑驳的古城墙上的浮雕作品。

    沙地上的白刃战持续着,赫克托尔已多处负伤,鲜红的热血在烈日的映照下从伤口不断涌出。然而阿喀琉斯却未被伤及分毫,雅典娜仍守护着他的意志,冥河之水仍滋养着她的肌肤。

    阿波罗已然明了,今日并非这位希腊英雄的忌日,对他的诅咒还有待一段时日才能生效;至于赫克托尔,已无力再将他守护了。

    于是阿波罗离开了特洛伊王子。

    在遭受对手的利剑致命一击后,赫克托尔应声倒地,身上的盔甲哐哐作响……

    画面终止,是母亲按下了停止播放的按钮,继续向儿子口述讲解后面的故事:

    “赫克托尔死后,阿喀琉斯将他的尸体绑在战车后面,拖回了自己的营地。

    仍待在阿喀琉斯营地里的布里塞娥斯见到堂兄的尸体后,泣不成声。阿喀琉斯明白,从今往后,布里塞娥斯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爱自己了。

    在成功为堂弟帕卓克斯复仇之后,得胜归来的希腊勇士似乎并没能感受到胜利带来的喜悦,反而将自己搁置在海崖的一侧,彻夜眺望爱琴海的彼岸。

    这一战,已致双方多名英雄陨落。可战争并未终结,未来要付出的代价,还有更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