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263章 外籍雇工归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生们,我们来到龙国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代表其他人全面了解了北方机械公司的发展规模,以及我们以后的工作环境。”

    “大家觉得我们回去以后,是否应该极力劝说其他人,和我们一块来这里工作呢?”

    几天后的傍晚,众人聚集在一间专家公寓的客厅开会。

    身为众人推选出来的代表,乔治首先发言就工作的事情进行发言。

    一周的时间里,众人仔细参观了北方机械公司位于鹏城的两个工业园区。

    又从各个方面,了解北方机械公司的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说句实话。

    北方机械公司和米国的大型企业相比,内部还有很多不足。

    但又不可否认,北方机械公司是一家极具潜力的发展企业。

    公司总经理林凯峰,不但对于西方商业发展了如指掌,更了解米国现在面临的局面。

    80年代,米国蓝领平均工资约在每月1000到2000美刀左右。

    林凯峰给予众人的工资和奖金,全面对标米国的工资收入。

    确保众人加入北方机械公司,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众人可以单独来龙国工作,也可以将家人一块接来生活。

    另外。

    林凯峰又给这些准备来龙国工作的米国蓝领,一个额外的福利政策。

    众人可以按照自身能力,申请培训一定数量的龙国学徒。

    每培养出一名徒弟,此人将会额外获得一笔奖励。

    最高额度2000美刀。

    按照每人每月培养五名徒弟计算,一旦徒弟全部出徒,当月能获得一万美刀的奖励。

    放在米国国内,每月收入一万美金的群体,只有大公司的高管和科学家。

    一名身材高大,有着酒糟鼻的中年男子说道:“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回去以后,绝对会立刻向我的邻居还有曾经同事,介绍北方机械公司的真实情况。”

    “换一个地方生活和工作,不但能让我的日子过得更好,还能让我耳根清净下来,不用再听到那群自诩为精英的小白脸讽刺。”

    “仿佛只有他们热爱米国,其他人对米国没有任何感情,要不是为了养家,我向上帝发誓,一定会把他们打成一团烂泥!”

    此话一出,马上引起了几个人的共鸣。

    之所以这番话能够引起共鸣,全在于米国持续了无数年的工业和农业歧视。

    自从米国完成工业改造,农业区的地位与日俱降。

    到了70年代,大胆岛国企业跑到米国购买房产,收购土地。

    导致无数来自南部农业区的米国民众失去家园,失去了祖辈留下来的土地,不得已进入工厂工作。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米国南部农业区的民众性格较为保守。

    相较于北方工业区,南方农业区民众受教育程度更低,脾气也比较暴躁。

    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农业区败给了北方工业区。

    携着大胜之威,北方人自诩高人一等,对于南方乡下人存在着诸多歧视,称他们为红脖子。

    讽刺红脖子脑筋古板,属于什么都不懂的白痴乡巴佬。

    生活在农业区的南方米国人,主要生活来源为耕田,放牧,养殖。

    长年累月在田间地头工作,不可避免受到太阳照射,导致身上皮肤发红。

    北方米国人针对这一点,戏谑称呼南方米国人为红脖子。

    “好的先生们,这种令人不快的话题,我们就不要再说了。”

    乔治点了点桌子,示意大家言归正传。

    这里是龙国,不是米国,没人会讽刺他们是红脖子。

    “既然大家没有意见,明天我们就向林先生告辞,起程回国,告诉我们的朋友和同事,龙国不是官方宣传的那样落后,来到龙国,在们能够得到体面的新工作,拥有新的生活。”

    “不会再被人看不起,更不会每天为了几块面包受人嘲讽。”

    闻听此言,众人纷纷点头。

    生活压力面前,尊严和体面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米国持续进行产业转型。

    曾经的核心重工业,早就成了不受待见的夕阳行业。

    汽车,精密零配件加工,钢铁冶金,通通都要转移海外。

    大量传统企业转移海外,米国蓝领工人们自然而然会失业。

    无法找到和以前工资对等的工作。

    米国是个既现实又残酷的资本社会,白人同样也会受到歧视。

    北方米国人瞧不起南方米国人,精英阶层瞧不起底层的蓝领工人。

    像乔治这样的工程师,依旧不被主流社会认可。

    原因无他,血统。

    乔治的先祖是从其他地区来的移民,不是纯血米国人。

    众人达成共识,各自回到房间休息。

    第二天一早,乔治带领大家找到林凯峰。

    表达了留在北方机械公司工作的意愿。

    接下来,他们会返回米国,将在龙国看到的一切,通通告诉给其他人。

    召集同伴们一块来龙国工作。

    纵然龙国真的落后,可是又能怎么样?

    只要林凯峰愿意给众人每月准时开工资,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将众人送上飞机,林凯峰又在当地逗留了几天。

    亲自指导工业区的后续施工工作。

    几天后,林凯峰带人返回机械公司总部。

    下了火车,林凯峰直奔科学技术研究院试验场。

    昨天,林凯峰接到消息,宋教授等航空专家已经完成了样机制造。

    按照林凯峰给的技术大纲,制造出了一架样品无人机。

    无人机机身,使用了较为先进的铝合金材料。

    蓄电池,螺旋桨,元器件,处理器,传感器,统统符合林凯峰的初期设计构想。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即使只是样机,也无法和21世纪的现代无人机相比。

    放在军民两用领域,现阶段的无人机,依旧可以吊打一切对手。

    林凯峰开心,宋教授比他更开心。

    众人心心念的项目不是无人机,而是云十大飞机项目。

    林凯峰有言在先,要让大飞机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下去,必须先打开沙漠市场。

    有沙漠地区的资金协助,云十项目才能有条不紊地研究下去。

    无人机属于林凯峰撬动沙漠财富的重要一环。

    更是创汇的重要帮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