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115章 如火如荼的企业发展,躁动不安的闲散人员

第115章 如火如荼的企业发展,躁动不安的闲散人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后的一个月里,农用三轮车销售稳中向好,每天都有大量的工厂,单位打电话咨询相关事宜。

    林凯峰亲自带队,率领部分公司领导前往江城。

    与为江城汽车厂服务的一大批配套企业,达成了车辆代加工合作。

    与此同时。

    林凯峰亲自设计的四缸中速柴油发动机,已经到了批量生产阶段。

    实话实说。

    若不是得到一机部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此行绝对不会顺利。

    汽车配套企业的整体情况,远远好过其他的国有企业。

    企业效益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水准。

    依托为江城汽车厂提供生产配件,每年有接不完的任务订单。

    说服他们腾出部分生产线,帮北方机械公司制造农用三轮车,四轮农用零部件,发动机,不是一句两句就能办到。

    曾经的亲密战友,给予龙国大量帮助的老大哥苏盟,距离分崩离析只剩下十一年。

    最后的岁月里,龙国和西方的关系进入了一个罕见的黄金期。

    不能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世界环境对于龙国来说,相对宽松不少。

    不再像当年那样,两个超级大国对龙国一家严防死守。

    把龙国当成洪水猛兽防备。

    十年的蜜月期,可以帮林凯峰完成许许多多,前一世抱有遗憾的项目。

    几年以后,一股风潮流入龙国。

    影响了无数人的思维。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外国的月亮一定圆,外国人放屁都香的。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龙国的一系列大型项目遭遇下马。

    一大批国有企业和科研研所,放弃了自主研发。

    选择向国外购买更加先进的产品。

    光刻机等一系列重点科研项目,都是在这段时间内陷入低谷。

    随着苏盟正式分崩离析。

    西方重新露出狰狞面目,将龙国当成最大的假想敌看待。

    用尽一切办法打压龙国。

    经济制裁,技术封锁,商品禁运。

    凡是能影响龙国发展的事情,西方都不介意做一遍。

    “同志们,我们这一次前往江城洽谈业务,可以说是收获匪浅。”

    “几大汽车配套厂,答应成为我们的代工企业,为公司生产柴油发动机的缸体,各种零部件。”

    “车体制造方面,我们也不用担心,公司需要负责的只有三件事情,掌握核心技术,对车辆进行总装,定期派人与工厂保持联系,检查他们生产出的产品质量。”

    休息了几天,林凯峰召开公司领导会议。

    会上,林凯峰再三强调质量和信誉。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消费者的信赖和企业的信誉,更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基础。

    集体股份制公司是新生事物,众人围绕着新生企业内部工作。

    各种陈旧思想,通通要扫进垃圾堆。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抱着死板陈旧的观念展开工作。

    “牛副总,客户服务部怎么样了?”

    话音落下,林凯峰看向牛永贵。

    牛永贵既是机械公司副总经理,还兼任客户服务部经理。

    “部门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相关的客户服务人员也已经到位。”

    “估计下个星期,公司向邮电局申请的十条电话线,都能落实下来。”

    不久前,林凯峰带队前往江城,分别给留守公司的各领导安排了任务。

    其中,以牛永贵的任务最重要。

    筹备组建客户服务部。

    七十年代交通不便,不是任何有需求的客户,都能来机械公司洽谈购买业务。

    电话联系,成了一个重要的商业方式。

    林凯峰安排牛永贵去市里找邮电局,特批多条电话线。

    确保公司与客户的沟通顺畅。

    “维修队建立得怎么样了?”

    闻言,牛永贵面露难色道:“其他的事情好办,唯独维修队,人手还没有完全凑齐……”

    售前售后部门,主要针对国内客户。

    机械公司诸多产品中,最具技术性的当属农用车。

    很快,公司将正式出售农用四轮车。

    两种车辆组成情况不同,维修情况自然也不相同。

    后者需要有专业人才协助维修。

    机械公司之前的主要生产任务是机械加工。

    对于汽车制造,只能说是一知半解。

    修理农用三轮车还勉强凑合。

    换成四轮农用车,难度将会成倍增加。

    牛永贵话刚说完,陆长顺站起来跟着发言。

    “公司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商品能不能卖出去,也不是生产线是否充足,而是专业人员问题。”

    陆长顺自嘲道:“以往,公司发愁吃闲饭的人太多,现在还在为人员问题发愁。”

    客户服务部需要大量汽车专业技术人员。

    陆长顺负责的保卫科,更需要专业人员。

    机械公司天天有大量现金进账。

    交到财务室的订购款,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日进斗金的同时,必然会遭遇不法之徒的觊觎。

    79年的社会治安,已经出现了不对劲的苗头。

    76年开始,每年都有大量知青返回城市。

    外加工厂效益不好,许多工人无事可做。

    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数量越来越多。

    打架斗殴,鸡鸣狗盗的事情时有发生。

    陆长顺从武装部了解到,县里今年的失窃案,比去年足足增加几倍。

    无论是机械公司收到的货款,还是客户带的购买款,都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虽然保卫科已经得到充实。

    有了保卫干事,武装部又给保卫科发了一批武器。

    但毕竟术业有专攻。

    这批保卫干事之前是厂里的工人,搞生产建设没问题。

    保卫公司安全,防范各种治安问题,就有些强人所难。

    财务科钱科长说道:“总经理,我们财务科也需要增加人手。”

    公司几个主要部门,几乎全部存在专业人员短缺问题。

    无论是专职保卫干事,客户服务部的维修工程师,会计,出纳。

    都需要林凯峰想办法协调解决。

    大伙谁也没想到。

    县机械厂变成北方机械公司,时间不过才短短几个月。

    公司的经济效益竟然会这么好。

    生产的商品根本不愁卖。

    企业代表和公社主任,哭着喊着购买机械公司的各种商品。

    一系列新情况的出现,也带来了大家始料未及的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