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99章 电力问题的解决办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任何项目一旦成规模,成体系发展,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何科学养猪,兴办大型养猪场,林凯峰属于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毕竟,术业有专攻。

    让他带头研究各种先进工业设备,一点问题都没有。

    论养猪。

    超过林凯峰的知识掌握领域,

    住在张为民家的几天,林凯峰每天晚上都会找张为民了解,国内近些年的养猪情况。

    真是不听不知道。

    老百姓对于养猪,有着极大的抵触。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有关部门不止一次号召养猪。

    旨在解决农副产品短缺问题。

    要求各个生产队和公社,想方设法自筹资金开办养猪场。

    上面的精神传到下面,马上变得面目全非。

    以为和当年大炼钢铁一样,属于硬性任务。

    许多的公社负责人和生产队队长,宁可人吃不饱,也一定要把猪喂饱。

    对此,老百姓们怨声载道。

    眼看推进不下去,有关部门进行饲养补助。

    由生产队自筹部分饲料,再由上面下拨一部分粮食。

    粮食到了生产队,进的不是猪的肚子,全进了社员们的肚子里。

    1972年,轰轰烈烈的全民养猪计划正式被取消。

    计划被取消,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随之消失。

    不夸张地讲。

    如果不是林凯峰出钱出技术,纵然大队书记是他老丈人。

    东山大队也绝不可能答应盖养猪场。

    “徐专家,张专家,你们觉得这里的环境怎么样?是不是可以建一座大型养猪场?”

    第二天早晨,林凯峰亲自担任向导,带二人参观东山大队的环境。

    寻找养猪场的厂址位置。

    站在一处土坡,二人张目远眺。

    附近环境没得说,要水源有水源,要空地有空地。

    河的上游有一座小型发电站。

    只要协调好公社方面的态度,从水电站接几条专用电线到这边。

    修建养猪场,设立畜牧点所需的电力供应,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除了电力供应,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要解决?”

    徐浩东看了看周围环境,说道:“别的问题还好说,马上要入冬了,如果不能在冬天之前将养猪场和配套设施修好,恐怕要等到明年开春。”

    “施工这件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忙完了秋收,大家手里的活就不多了,发动全大队的社员加班加点,配合你们进行生产建设,我想一定能在第一场雪下来之前,将地基和配套的设施建好。”

    如果人手还是不够,林凯峰认为还可以向其他生产队借一些人。

    按高于每天工分的钱,付给他们劳动报酬。

    “这……恐怕会出问题吧。”

    张为民心有余悸的说道:“雇人干活,算不算是搞资本复辟啊?”

    “张专家,现在是79年,不是69年,再过几个月,就到80年了,一些老皇历放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就算真的有人拿着这件事情做文章,我们干的是帮助广大贫下中农的脱贫致富的大好事,任他如何上纲上线,都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

    林凯峰不以为然地安慰道。

    “生产队发展越好,公社乃至县里的担子也就越轻。”

    “而且,我还有一把尚方宝剑,只要亮出尚方宝剑,任谁都没办法在这件事情中说三道四。”

    “哦?什么尚方宝剑?”

    张为民好奇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们二位就是我的尚方宝剑。”

    此话一出,张为民和徐浩东面面相觑。

    二人是农科院养猪专家。

    怎么成了林凯峰的尚方宝剑?

    林凯峰解释道:“你们是省里来的养猪专家,更是高级知识分子,从身份上来讲,估计连公社主任,都没有你们级别高。”

    “我前几日去农科院找你们,在外面看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养猪研究所筹备处,说明国家正在下大力气,推广进口长白猪。”

    “不然,也不会将你们的研究组,升级为研究所。”

    “林凯峰同志,我真是服了你了。”

    徐浩东表情哭笑不得。

    林凯峰想干什么,五个字就能解释。

    拉大旗扯虎皮。

    大力推广进口长白猪,确实是上级部门一直以来大力宣传的事情。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徐浩东和张为民所在的部门,仅是农科院下属的家畜研究组。

    要尽快将长白猪推广下去,首先要提高部门级别。

    从研究组变成研究所。

    行政级别变了,二人负责的事情和能够动用的资源,也会随之增加。

    底下的人,也不会再阳奉阴违。

    林凯峰这边没有问题,张卫民和徐浩东自然也没问题。

    真的能够在东山大队以点带面。

    通过帮助大队建养猪场,让老百姓们逐渐理解,并且接受进口长白猪。

    对于二人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既然是好事,他们也不在乎林凯峰,不是要拿他们的部门拉大旗扯虎皮。

    带着二人回去吃完午饭,林凯峰开着一辆农用三轮车,直奔公社所在的镇上。

    古语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放在现在,施工建设首先要保证电力供应。

    东山大队以及周围的几个大队用电,全部依托河上游的小型水电站

    林凯峰不但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电力供应。

    更要保证畜牧点有充足的电力进行科学研究。

    “林凯峰同志,你可是稀客呀,快请进。”

    东山大队上级部门,爱民公社的李朝阳主任,像是迎接贵客一样,热情的林凯峰请进办公室。

    看出对方的热情是另有所求,林凯峰并没有点破。

    有说有笑地跟着李朝阳,一块来到办公室坐下。

    李朝阳又是递烟又是倒水。

    热情得不能再热情。

    林凯峰笑呵呵地说道:“李主任,您不用这么客气,我这次过来是有工作方面的事情要谈。”

    “打算和公社聊一聊,工农共建的事情。”

    听到工农共建四个字,李朝阳整个人喜上眉梢。

    工农共建指的是公社与国有厂进行联营生产。

    国有大厂提供技术和设备,当地出场地和人手,一块开展联营生产。

    政策在十几年前就定下了。

    然而一直到现在,能够实现工农共建的公社也是寥寥无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