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25章 都是穷哥们,谁笑话谁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陆,不是我说你,留在部队不好吗?非要转业来地方趟这趟浑水。”

    “这年头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这两年正逢经济改制,地方的情况可谓是乱象丛生。”

    “就说被你送到其他厂的那些工人,哪一个不是家里有点关系。”

    “我提醒过你,这些人不能动,你非不听。”

    陆长顺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在厂子里立威。

    这本来没什么错。

    不立威。

    人家就瞧不起你这个外来户。

    关键是。

    有的威能立,有的威万万不行。

    “老牛,我也跟你说过,机械厂不给托儿所,更不是谁家的私人买卖。”

    陆长顺没好气地批评牛永贵,当初就不该开这个口子。

    知青返城大军,一年一比年规模大。

    城里没有这么多的工作安顿他们,一部分有能力的知青父母,逐渐将目光放到了一级的县城。

    纷纷找到县里,拉关系走后门,大量往机械厂塞人。

    等到陆长顺来到县机械厂走马上任。

    厂里的关系户,都快超过一百人了。

    每天啥也不干。

    混吃等死拿工资。

    县机械厂效益本来就不好,平白无故养着这帮祖宗,陆长顺第一个不同意。

    一个电话打给老上级,举报厂里这些关系户。

    人是被调走了,仇也结下了。

    本该明年下达的创汇指标,提前降临到县机械厂头上。

    一穷二白的连正常日子都快过不下了,怎么可能有能力创汇。

    完不成就要受处分,还有记录档案。

    “你说得对,你说得都对。”

    “我没文化不识大体,你上过军校,懂得比我多。”

    “既然这样,你就自己想办法创汇吧。”

    牛永贵也来了脾气。

    麻烦是陆长顺惹出来的,自己不过抱怨抱怨。

    反而都成了他的不是。

    “军校!”

    “谁在外面?”

    听到门口传来声音,陆长顺厉声呵斥道。

    “三叔,是我。”

    门被人推开,林凯峰走了进来。

    “原来是你啊。”

    见是自己侄女婿,陆长顺强挤出笑容,说道:“都听到了。”

    林凯峰点点头。

    “老牛,我给你介绍一下,他就是被县府传得沸沸扬扬的外语天才,林凯峰,我的侄女婿。”

    陆长顺简单介绍了林凯峰的身份。

    又问起他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如果给林凯峰半个月的时间。

    能不能从国外的机械类书籍里,找出能帮县机械厂创汇的方案。

    林凯峰苦笑道:“三叔,你给我的是机械类书籍,不是财神爷的聚宝盆,就算里面真的有某些思路,值得我们参考学习,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够整理出来的。”

    “唉!”

    陆长顺百感交集地叹了一口气。

    所有的事情集中在一起。

    现在就让林凯峰帮忙想出办法,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当着外人的面,牛永贵也不好继续发牢骚,说道:“大秀才,你看的书多,又懂外国话,你给我们出出主意,书上有没有写,外国人稀罕什么东西,又有什么东西我们厂能够制造的?”

    “牛副厂长,请恕我冒昧,我刚才在厂里走了一圈。”

    “厂里的机床机器大半都是坏的,剩余的机床除了能进行简单零件加工,制作一些不需要精度和过硬质量的农具,恐怕连一根轴承都加工不出来。”

    话音落下,陆长顺和牛永贵同时露出苦涩表情。

    不怪林凯峰说话直接。

    现实就是这样。

    县机械厂变成今天这片烂摊子,完全就是恶性循环。

    十多年前。

    龙国的外部局势紧张之际,市里有大机械厂,县里有小机械厂。

    为了备荒备战,那个时候的上级,对各县的小型机械厂还是很看重。

    资金一分不少地进行调拨。

    随着局势缓解,加上国家实在是没钱了。

    一分钱要掰成两分钱用,集中资金办大事。

    对于县一级的资金投入,开始日渐减少。

    市里有机械厂,县里也有机械厂。

    领域完全重合了。

    有需要的单位和工厂,都会去找市机械厂。

    久而久之。

    县机械厂的日子变成了王小二过年。

    “三叔,牛副厂长,我虽然是第一次过来,不过看也能看得出来,县机械厂目前的条件,不具备出口工业品创汇的条件。”

    “想要完成上级的安排,就必须另辟蹊径。”

    此话一出,牛永贵立刻来了精神。

    “林凯峰同志,怎么个另辟蹊径?”

    林凯峰没有马上回答牛永贵的问题,转而问起陆长顺。

    他就读的军校,时不时有不少外国人。

    陆长顺纳闷地说道:“你问这个干嘛?”

    “当然是为了创汇了。”

    林凯峰淡淡一笑道:“三叔,就像我刚才说的,正常的创汇方式,以县机械厂的条件和实力,完全办不到。”

    “所以,要另辟蹊径。”

    “等等,我好像明白了你的意思了。”

    牛永贵摆手打断林凯峰,插话道:“你的意思是将军校里的外国人,当成外商?”

    林凯峰笑着说道:“据我所知,能来咱们国家就读军校的外国人,基本来自第三世界。”

    “各国将他们派来学习,可见这些人在该国,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说罢,林凯峰开始扳着手指给二人算一笔账。

    论实力。

    县机械厂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即便制造出一些工业零件和产品。

    也未必能卖得出去。

    别忘了。

    当地除了县机械厂,上面还有市机械厂这个竞争对手呢。

    两家都是机械厂,生产出的东西有着高度的重合性。

    人员,设备,资金,人脉。

    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其次,县机械厂认识外商吗?

    市里或者县里即便给厂里介绍了外商。

    人家都不用进来,站着门口看看里边的景象。

    保证二话不说,拔腿就走。

    外商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牛永贵频频点头道:“这话没错,咱们厂这副鬼样子,我看了都心酸,更别说那些吃过见过的外国人了。”

    “老陆,你侄女婿说得没错。”

    “你读军校时的那些外国同学,或许不会嫌弃咱们寒酸。”

    “毕竟,他们来自第三世界,都是穷哥们,谁笑话谁啊。”

    陆长顺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

    整整的外商看不上这里。

    那些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军校生。

    倒是个不错的突破点。

    关键是,卖他们什么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