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344 母子对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满作为梁国的世子,对于他的教育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

    可在桓熙离开关中以后,梁国的军政大事都压在了王猛一人的肩膀上,他其实根本就无暇分身去教导阿满。

    好在阿满的先生足够多,虽说王猛抽不出时间,而权翼如今又在河东,但是还有谢安能够言传身教。

    谢道韫自然是放心的,她们谢家的小辈们都是三叔一手调教出来的,包括谢道韫自己。

    当阿满黄昏时,回到椒房殿向母亲请安,谢道韫根本就不问他的学习情况,只是提了一句:

    “离开尚书台的时候,可曾去向王先生道别?”

    王先生便是王猛,谢道韫作为桓熙的枕边人,当然清楚王猛在桓熙心中的重量。

    梁国能有今日的强盛,离不开王猛的励精图治。

    作为阿满的母亲,谢道韫实则希望阿满能够更多的出现在王猛的身边,听从教导。

    因为谢安本就是阿满的叔公,哪怕没有老师的这层身份,谢安也会毫无保留的支持阿满。

    阿满与王猛增进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这也是桓熙所希望看到的。

    “回禀母亲,王先生虽然公务繁忙,但总会抽出时间与孩儿说会儿话,孩儿每天前往尚书台,先会向王先生问安,离开之时,也会同他道别。”

    阿满乖巧的答道。

    谢道韫满意的点点头,不愧是自己与桓郎的嫡长子,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待人接物,实在挑不出毛病。

    这般想着,谢道韫看向香孩儿,如今桓熙的嫡次子香孩儿也来到了椒房殿读书识字,相比较兄长的聪慧,香孩儿其实也不蠢,就是比较懒散。

    如今趁着母亲与大哥说话的空隙,又分了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谢道韫轻轻拍了一下香孩儿的脑袋。

    “哎哟!”

    香孩儿摸着小脑袋,轻轻叫了一声,见母亲看着自己,只得吐了吐舌头,又握住了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谢道韫无奈道: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阿满闻言,嘴角不由扯了一下,结果却被谢道韫瞧了个正着:

    “你在笑什么?”

    谢道韫沉声问道。

    阿满不敢在母亲面前撒谎,只得如实道:

    “孩儿只是记起了父亲曾说的一句话。”

    谢道韫大感好奇:

    “说来听听。”

    阿满瞥了一眼香孩儿,这才轻声道:

    “阿爷说,能投胎在母亲的肚子里,便是我们兄弟在出生前努力过的结果。”

    谢道韫听了这话,恼道:

    “为父不严,怎能与你说些这种歪理。”

    阿满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反而认为父亲说的很有道理,香孩儿能够生在桓家,哪还需要再去努力。

    当然,阿满也有私心,他不希望香孩儿太过出色。

    虽说桓熙与桓济已经和解,在阿满出生后,也开始让桓济参与朝政,可是总会有些风言风语传进阿满的耳朵里。

    有桓熙这位父亲做榜样,也别指望阿满能够发自内心的喜爱香孩儿这个同母弟,实际上,反倒是韩嫣生的庶弟,更讨阿满的喜欢。

    因为这个庶弟实在威胁不到阿满的地位,毕竟父母之间的感情,有目共睹,谢道韫的正妻之位无可动摇。

    也正因如此,谢道韫才会真正意义上的疼惜那些庶出的儿女。

    只有在自己与儿女的地位不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正妻才可能向庶出的儿女们展现慈母的一面。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自从阿满进门,幼娘就已经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瞟向阿满。

    至于洛娘,她完全就是在椒房殿里混日子。

    反正除了椒房殿与母亲李媛的寝殿,洛娘也没有别的地方去,倒不如留在椒房殿与周幼娘做个伴。

    眼见时候不早,谢道韫放了课,在孩子们欢呼雀跃着离开时,又将阿满留了下来,谢道韫问道:

    “尚书台即今日可有大事发生?”

    实际上,桓熙不仅是将谢道韫视为贤内助,还会将一些军国大事说给妻子,听取她的意见。

    就如同慕容英之于拓跋什翼犍。

    其实桓熙不是不知道后宫干政的危害,可如今是乱世,一旦自己征战在外,有什么意外发生,而阿满又还年幼,且桓温早逝的情况下,还是需要谢道韫来主持大局。

    桓熙所为,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锻炼谢道韫的政治能力,将来可以不用,但谢道韫不能没有。

    如今桓熙不在关西,谢道韫之所以不在明面上过问政事,那是出于对王猛的尊重,可她也会难忍好奇心,通过阿满了解国事。

    谢道韫从来不是一個只会在深闺里吟诗绣花的妇人。

    原时空中,她甚至在丈夫摆烂,寄希望于神明的情况下,自己亲自出面,招募数百家丁,加以训练,以抵御孙恩的乱军。

    阿满也习惯了每天回到椒房殿,与母亲说一说自己在尚书台的见闻。

    “母亲,再过几日,河套地区的五万胡人即将抵达长安,今天尚书台的大臣们就在争论,是否要让这些胡人在长安歇脚。”

    谢道韫点点头,她知道这件事情为何会引起争论,五万河套胡人南下,而今长安周边并没有多少军事力量,一旦这些胡人闹出乱子来,只怕难以收场。

    可如果不让他们在长安休整,又担心这些胡人觉得自己被视作外人,从而生出怨恨。

    “王先生是什么看法?”

    谢道韫直接问道。

    阿满回答道:

    “先生说了,长安不能乱,故而,必须让胡人立即东出,不得在长安停留。

    “至于他们因此生怨,自有父亲出面安抚,大不了王先生等人事后遭受父亲训斥,罚些俸禄为胡人出气。”

    谢道韫不禁感叹道:

    “王景略,真良相也,阿满,能得到他的辅佐,这是你们父子的幸事,也是苻坚、慕容儁等人的不幸。”

    阿满对此深有同感,但他还是戏谑道:

    “母亲,这种话你可不能与外人说,免得父亲不喜。”

    阿满要得到王猛的辅佐,可不得等桓熙死后。

    谢道韫自知失言,反倒瞪了阿满一眼:

    “你明明知道为娘不是这个意思,却还要拿这话来挤兑我。”

    说着,勒起衣袖,便要好好教训这个越发有主见的长子。

    阿满见状,连忙逃之夭夭。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