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解密曾国藩性格绝学 > (二)挺立性格: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挺立性格: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信与豪迈是成功的砝码

    皮鲁克斯在《希望你的性格中多一些远见》一书说:“成功的性格必须首先克服短见和盲目两大弱点,因为它们均因缺乏自信而形成。”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总要面临挫折。这就要求你在最困难的时候,克服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见,要有长远的眼光,自己给自己定好位。这是保证得到成功性格的必备事项。

    一个人如果对于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即使其中掺有谦虚的成分,也无法使自己获得真正的成功性格,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健全的自信往往是导致成功的关键。梦想是人类的特权和天性,成功者会展开梦想的翅膀,立定目标飞向诱人的未来,追求人生的成功性格。人们对梦想总是持一种鄙夷的、不屑的看法,但实际上每个人,从童年直到老年,谁也无法摆脱梦想的纠缠。应该讲,这是一种良好的性格。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如同小鹰一般,曾拥有过翱翔天际,悠游自在的壮阔梦想。有趣的是,这些伟大的梦想,往往也就在周围亲友的一句句“别傻了”、“不可能”声中,逐渐萎缩,甚至破灭。其中,这种破灭还与你性格中的弱点有直接联系,即你因别人而放弃远见,可能开始充满短见,贪图小利了。

    怎样才能获得一种没有短见却又自信的成功性格呢?想象一下你的问题的答案,想象你正爬越心中的山脉,想象你正冲过终点。表面上,这些设想好象很不实在,但却往往能增加你的耐力,使你百折不挠,继续向理想迈进。

    一个成功者的性格应该如此:莫让我们的梦想因别人的几句冷言冷语而熄灭。安于现状,只会使你丧失获得更卓越成就的能量。只要你的眼光看得够远,就一定能真正飞起来。

    所以,你的性格中应该融入自己的主见,自信能在将来有所作为,才能放弃小恩小惠。否则,你成不了大事,这都是因为你的性格弱点制约了你!

    一个人的成功表面看来少不了众人相助、英雄援手,以及势、位等场面。这固然是“硬件”,但更重要的是成功者本身的“软件”也要过硬。曾国藩用“真龙必有云,真虎必有风”形象地说明了人的品格及真本事对成功的影响。在古代,“平天下”是一个人成就最大的标志;在现代,“大富豪”则成为最成功的证明。

    自信与豪迈是成功的砝码。在曾国藩的一生中,很多时候表现了他的自信与豪迈。

    曾国藩21岁在湘乡涟滨书院读书时改号“涤生”,意即涤除旧习,焕然一新。他自青少年时代就“锐意功名,意气自豪”。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为光宗耀祖、报效朝廷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种志向不能不在其诗作中有所体现,譬如他在诗中写道:“浩浩翻江海,争奔且未阑。古来名利客,谁不到长安。”他踌躇满志,信心十足:“莫言书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他23岁考取秀才,24岁考取湖南乡试举人,然后远离家乡赴京师会试。但两次会试都落第了,他并不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曾国藩在功名仕途上的进取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他的成功是建立在自尊、自信、自强的意志上的。他还坚信“是真龙必有云,是真虎必有风”。

    他在一首奋发图强诗中写道:滥觞初引一泓泉,流出蛟龙万丈渊。

    从古精诚能破石,薰天事业不贪钱。

    腐儒封拜称诗伯,上策屯耕在砚田。

    巨海茫茫终得岸,谁言精卫恨难填?这首诗也充分地体现了他的自信与豪迈,看到此,我们对曾国藩后来的大作为似乎就不应感到偶然了。

    当然,志向自信与豪迈不能流于真正的狂放,他还需要以那种笃实、百折不挠的精神与干劲去实践它。所以,曾国藩说:“虚心实做,庶几乎道矣!”

    一个人能不能管好自己有这样两点:一是有无坚强意志,二是有无撒手不管的行动。一个不能管好自己的人,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大事,更谈不上获取成功性格。曾国藩在此时可能不会获取成功性格,但在彼时一定能获取成功性格。因为他能管好自己,不乱方寸。

    放远眼光,图谋天下事

    信命是很多人的性格之一,这种人往往将成功归功于运气,确实人生充满机会,成功者能识别它,牢牢地把握它。因此,假如在你的性格中能与命运挑战,就证明你是强者!

    我们相信人生中充满机会,但我们往往不懂得把握。我们归功于运气的成就,有许多其实与运气完全无关,应归功于当机立断、敢作敢为,见人之未见,坚持不懈。

    成功不仅仅靠着努力得来,事实上,另外还有三项重要因素:

    第一改变自己的性格,第二是了解成功的规则,第三是掌握机会。

    自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以来,有识之士已经体会到:中国各方面都需要彻底改革,否则难以图存。然而深闭固守的社会、虚骄自大的士大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共同形成了进步路上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使任何改革行动,都似乎寸步难行。

    道光末年,魏源在他所编《海国图志》的前言里,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当时并未得到重大的反响。

    咸丰末年,冯桂芬写了一部书,进一步对仿行西法,革除中国政治传统上的许多积弊,提出了具体而系统的方案。书印成之后,冯桂芬曾特地送了一部给当时的两江总督曾国藩。曾国藩推许这部书是“名儒之论”,但认为书中的主张,多数难以实行。

    曾国藩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可能是基于对当时现实环境的了解,认为在这样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下,不可能做如此重大的改革。然而,在基本态度上,他已觉察到中国的积弊,的确有振作变计的必要。不过,由于他接受的是传统科举教育,所经历的环境,只限于国境之内。能影响他的师友,见识都远在其之下,因而使他在改革的步骤及方向上,不能形成一套清晰、正确而坚定不移的方案,甚而时时还显露出他对大局的认识,未免有所偏蔽。所幸曾国藩尚能随着经验的累积而逐渐自我修正,是以在促进晚清中国近代化方面,他仍是具有相当贡献的。

    例如咸丰十一年(1861),清恭亲王奕等奏请以洋药税购买外国轮船枪炮,用以攻剿太平军,以期早日戡定内乱。有旨令曾国藩、官文、胡林翼(官为湖广总督,胡是湖北巡抚)等先行妥为筹议,次第实施。

    曾国藩于是年七月的奏复,却认为火轮船对于攻打太平军,没有多大用处。他说:“轮船枪炮之所以被人重视,不过因为国人震于其少见,遂使洋人得以炫耀罢了。”可是这事既创议于执政中枢的奕,又经皇帝批准期于必行,曾国藩自不敢加以否定,只好赞成购买。在同一奏折中,他认为只要买得若干西洋船炮之后,招募一批聪明智巧的本国工匠,加以仿造,一两年之内,我们就可以与洋人共享船炮之利而并驾齐驱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太平军的平定,得力于西洋船炮的助力甚大(至少李鸿章的淮军便是如此),而仿造西洋船炮的工作,并不像他在衡州仿造广东战船那样容易,耗银千百万,费时数十年,终清之世,犹未达到能与列强相抗衡的水准。曾国藩料事,显然不尽透彻。

    不过,曾国藩逐渐在改变。头一年,他还不以为购买船炮是当务之急,第二年,他却在安庆着手试造中国第一艘轮船了。有一次,他告诉幕僚们说:“中国要讲求自强,基本要务,第一是革新政治,第二是访求人才。而目下最为急迫的手下工作,就是学会西洋制造船炮的技术。一旦我们学会了船炮的制造,那么洋人的长处我们也有了。无论是与洋人和平相处或相互对敌,我们都可有所倚恃。否则,我们与洋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无论是仇视他们或感谢他们,终将落得一无是处。”曾国藩这一席话,大体上是有见地的,只是他把洋人的长处,看作唯有“船坚炮利”而已,则未免仍是当时一般世俗的看法了。

    同治元年(1862)七月,在曾国藩大力支持之下,幕客华蘅芳、徐寿等居然造成了一部轮船发动机。试验的结果,曾国藩大表满意。他的满怀兴奋,在日记里充分地流露出来:“洋人的智巧奇技,到底被我们中国人学会了。从此以后,洋人再没有可向中国夸耀的东西了。”然而,事实并不像他意料中的那么简单。从一部略具雏形的发动机到一艘可以行驶水上的完整轮船,中间还有一大段距离。后来,华蘅芳等虽然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却迟迟无法拼凑成一艘完整可用的轮船。他才知道自己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

    正当造船工作屡试屡败,万般焦急的时候,华蘅芳等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几年前在上海认识的广东人容闳。容闳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留学生,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不但精通英语,具有丰富的西洋学识,难得的是他具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亟思以其所学,为祖国效力。

    于是华蘅芳等共向曾国藩进言,请求罗致容闳前来,认为由他主持设立机器厂,于造船制器工作的推行,必然大有帮助。曾国藩听了极为高兴,马上让最早与容闳相识的张世贵与李善兰,写信速邀容闳到安庆来。容闳来到安庆,和曾国藩见过两次面,曾国藩认为这位青年干练可靠,立即委派他赴美采购“制造机器的机器”,计划将来设立一座机器总厂,由此而衍生各种军火器械的制造分厂。曾国藩奏准赏给容闳五品军功头衔,并交付采购机器的价银6万8千两。足见曾国藩对容闳的信赖和期许之深。

    容闳赴美之后,安庆的造船试验工作仍照常进行。到了同治二年十二月,终于装配完成了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火轮船。距离上年发动机的制成,已经整整地过了一年又五个月。这艘船的体积很小,船身仅长约二丈八九尺(九米多),时速只有二十五六华里。

    曾国藩亲自登船试车之后,再度燃起了希望的火花,认为从此中国可以拥有真正的自造火轮船了。他为这艘“模型式”的小轮船命名为“黄鹄”号,意思是中国此后将“一飞冲天”,不必再雌伏在列强的脚底下了。

    他计划照这艘船的式样,加以放大,并大规模制造。可是后来发现:要造成与洋船并驾齐驱的真正现代轮船,技术上仍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中国当时实在没有足够的财力,供作反复试验的经费;在时间上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此后来安庆造船所并没有实施扩大制造的计划,连那艘已经造就的“黄鹄”号也不知所终。无疑地,这次造船最后证明仍是失败了。

    这一连串的失败,并没有沮丧曾国藩力图振作的意志。相反地,从失败的经验中,他更看清了中国制造轮船军火的重要性。唯有中国自身具有这种能力,才能摆脱外国的挟制,达到自立自强的境地。因此,他一方面企求容闳采购机器,早日回国,一方面也在寻找其他的机会,获取生产轮船军火的能力。

    同治四年(1865),一个新的机会来了,李鸿章(时任江苏巡抚)在上海购得英人铁厂一座,其中设备,以造船机器为主,附带也有制造各种军火枪炮的机器。

    对于学习西洋造船制器,李鸿章的热心,犹在老师曾国藩之上。得了这座铁厂之后,立即命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将原先已经设立的两所军火局归并入内,扩大制造的范围和规模。曾国藩得到报告,很是高兴,表示全力支持。不久,容闳自美国采购回国的机器一百多种,悉数运抵上海,曾国藩全数批交“江南制造总局”使用。虽然厂中有的是造船机器,但由于经费及技术的限制,起初只能从事枪炮军火的制造,结果成绩很好,产品与西洋不相上下,受到这一鼓舞,曾国藩、李鸿章于是决心更进一步,兼造轮船。

    同治六年(1867)四月,曾国藩准年拨江海关洋税一成约20万两,专供造船之用。一面加聘洋人工程师及工匠,指导华工制造技能,一面责成局内委员,朝夕讨论研究,编译图书,谋求制造技术的改进。同治七年(1868)七月,第一艘局造轮船完工,费银8万两,载重300余吨,逆水时速70华里(19海里弱)、顺水时速120华里(31海里强)。这是中国人自己制造成功的第一艘真正近代火轮船。

    曾国藩亲自登轮,在长江中试航一遭,感到非常满意,命名为“恬吉”号。于是向清廷奏报造船及试航经过。清廷至为兴奋,降谕对曾国藩嘉奖备至。这一艘船是将轮机露出水面的明轮,从第二号开始,便改造暗轮。轮机、汽炉、船身及船上一切配备,完全由中国员工按图制作,外国工匠仅处于咨询顾问的地位而已。这所造船厂直到民国时代,仍在中国海军的修造及维护舰艇工作上,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敢于去承担大风险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成功,都是因为退缩的性格所致。在这里,我们想说明一点:一个人如果认定了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就千万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否则你的性格中总会有退而求其次的因素,这一点将会对你造成致命的结果。

    “缺乏自信”一向是困扰人们性格的大问题,有项针对某大学选修心理学的学生所做的调查,其中有一道问题是个人最感困扰的事,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自信性格的人占75%的比例。

    怎样来看待因缺乏自信而形成的退缩性格呢?畏缩生活、深陷于不安、无能感,甚至对自我能力持有怀疑的人,几乎随处可见。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对于自己是否具有担负责任的能力深感疑虑,他们也怀疑自己能否抓住有利机会。他们总认为事情不可能顺利进行,从而保持着忐忑不安的状态。此外,他们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心中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往往退缩而求其次,只要拥有些许的成就便觉得心满意足。事实上,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们都是被这样的力量打败,并怀着不安的感觉在人生的路途上匍匐前行。严格说起来,其中绝大多数的人均没有必要遭受这种挫败。

    一句话,退缩的性格,只能阻止你的前行,因为它会在你最需要前行的时候,给你一个满足的小港湾。当然,这是你性格的误区!

    和平时代的人们,做事情的敢与不敢主要体现在有没有承担风险的勇气以及抗拒风险的能力,换句话说,敢不敢承担大的风险,往往这种敢并不直接威胁身家性命。而战争时代的敢则不一样了,他直接面对的是生死的抉择。曾国藩就是在关键时刻敢于行事的人。

    曾国藩的勇敢与倔强,在他兵困祁门时有充分的表现。1860年,曾国藩驻扎在祁门。当时安徽南北十室九空,从金陵到徽州八百余里,遍地都是太平军,没有哪一天没有战斗。徽州刚失陷时,休、祁一带大为震惊。有的人劝曾国藩将军营移到别的地方,他说:“我初次进兵,遇到危险就退却,以后的事情怎么说呢?我离这里一步,就没有死的地方了。”何等的勇敢与倔强!敌军到后,四面围攻。他亲笔写下遗嘱,营帐上悬挂佩刀,从容布置迎敌,没有改变平常的态度。死守了二十来天后,征召鲍超一军大战一场,将敌军驱赶到岭外。他的幕僚曾总结说:以十余年来共同诛杀未果的狂妄“敌军”,曾国藩领军4年,就依次予以荡平,都是因为祁门刚开始时的倔强和不胆怯,才能够使敌军胆寒而振作士气。

    曾国藩在艰危的形势下敢于“誓死如归”。别人不怕的,他怕;别人都怕的,他却不怕,这往往是一种大智大勇。

    一个人获取成功性格是一项与各种危险事件搏斗的过程,怕就怕在无力抗争。而曾国藩敢于在危境中,挑战自我,与对手较量,故他有了获取成功性格的基本素质。

    靠求知丰富自己的大脑

    “成事在人”,这是俗语,也是真理。一件事、一项事业,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付出,就会有相应的成就回报你。如果以勤付出,回报你的,也必将是丰厚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事在勤”实不为过。所以,养成勤的习惯,对于每一个青年人来说都是必需的。

    有人将人生比作一段旅程是因为人生的艰难曲折,人在旅途上,他的目的不仅仅是游山玩水,他肩负着人生的使命,他要向前走,不停地走,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体味人生的意义,无怨无悔地走完人生之旅。旅途上的食粮是勤奋。没有它,一个人不可能在人生之路上走很远,即使能走远,也是碌碌无为的,走了很长的路,却依然两手空空。只有勤奋,才能走好人生的路,获得事业的辉煌。无论是做到的亦或是没有做到的事,勤奋都可以令你在生命里做到。圣贤不是天生的,都是勤奋造就的。

    世上成功之事,缺了勤奋就会变得不易实现,如果有了勤奋,成功也就不会太难了。

    “勤”字成大事,“惰”字误人生。曾国藩始终在“勤”字上下功夫,告诫自己莫要懒惰,故有获取成功性格之势。相反,有多少人惰性十足,岂能超过别人呢?凡懒惰者都是可怜虫!

    学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知识。曾国藩的学养乃天下公认。如果曾国藩躲在书斋中研究程朱理学,他会成为一个理学大师。但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并非理学能挽救的。曾国藩学如其人,一生几变,每一次“变”都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由理学到“经世学”,再到“洋务学”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

    曾国藩生平处世的成功,可以说是读书的成功。他治学有方,通过读书,走上了仕宦之途,广交了益友,领会了行军打仗之术,树立并实践了报效国家、明道经世的远大志向。

    当曾国藩供职京师的时候,正是中国内乱外患交迫之时。曾国藩所关心的,在外有“英夷”,在内有太平天国,在灾情则有黄河决口。所以,他读书更侧重经世致用之学特别是舆地之学。在闲暇的时候,曾国藩对于军政大计,以及各种庶务,通过大量的并有所选择性地阅读古代史籍,尽量把现实的问题考究详尽。所以一旦当权,便能把平时读书得来的学问,拿出来应用。后来太平天国声势大盛,曾国藩以一书生出而致用,终能镇灭洪、杨,一般人都引以为异。我们只要知道他十多年的京官生活,十多年京师名流之间的交往互教,十多年京师期间坚持不懈地刻苦攻读经世致用之书籍,是如何地准备着应付事变,如何地关切时务,如何地虚心研究,便可知道曾国藩的成功,决不是侥幸得来的。

    当时掌理全国庶政的六部,除了户部之外,曾国藩担任过礼、吏、兵、刑、工五部的侍郎,在为官期间,对照自己所任各部的工作特点,他专心潜读《通典》和《资治通鉴》,由此而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利弊、官场风习、山川形势、民生疾苦和武备良窳。曾国藩由内阁学士升为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时,遍阅清代道光以上历朝文献,目睹时局危急而政风颓靡,遂因皇帝之下诏求言而先后参照史籍上了几道条陈时务的奏疏。体现了他明道经世的抱负。

    在战火纷飞、百务缠身的岁月里,曾国藩还特别喜爱研究王船山著作。在他认真研读、全力刊刻船山著作的影响下,湘军许多重要人物都积极参与认真研读船山著作,形成了自上而下倡导船山之学、研读船山之书的浓郁风气。后来王夫之的大名越传越广,影响越来越大,与曾国藩的倡导“王学”有极大关系。

    在曾国藩读书榜样的示范下,湘军将帅们则是把孔、孟、周、张、程、朱,直到船山的“圣贤学脉”、“儒家道统”作为自己的思想信仰,并把《船山遗书》(特别是其中的史论)当作“千秋金镜,帷幄珠囊”来读的。曾国藩在《船山遗书》刊刻之先就大量反复地阅读了能够寻找到的船山著作,尤其对于《读通鉴论》、《宋论》等史论性著作已烂熟于心,多有心得体会,日记中均有记载。在他的推荐与倡导下,一些湘军将领也早在曾氏兄弟刊刻《船山遗书》之前就已开始研读船山著作,而在《船山遗书》刻成之后更加形成高潮。当然,这批将领也不是仅仅研读船山著作,而且也像曾国藩一样,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广搜博取,以求治国用兵之道,为其军政实践服务。正如郭嵩焘所说:“军兴以来,湘人起文学任将帅,肩项相望。一时武健强力,多知折节读书。军行所至,闻弦歌之声。”大批湘军将领多是从“一介书生”、“布衣寒士”而投笔从戎,从文书、幕僚或中下级军官,一跃而成为统兵作战、独当一面的高级将帅,不少人成为巡抚总督一类的封疆大吏,有的甚至成为清朝中央政府的尚书、军机大臣、大学士。他们异口同声地赞颂船山、弘扬船山,显然从《船山遗书》中获益匪浅。光绪年间湖北学政孔祥麟说:“船山所著史论,具上、下古今之识,指陈历代之兴衰治乱,是以咸、同之际,中兴将帅,半湘省儒生,其得力夫之之遗书者皆多。盖夫之知明社之覆,前由武备之废弛,后由兵谋之未娴,故于历代兵事谋之甚详。湘人服膺其书,多明将略戎机,遂能削平大难。”这就充分说明了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将帅们为什么在戎马倥偬的战火中,如此认真地研读、刊刻、提倡、弘扬《船山遗书》的历史秘密。

    通过研读船山著述,使曾国藩的“经世致用”的学术观点臻于完善,也使他的军功业绩如日中天。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活动于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的各种人物,无论是正面的或是反面的,无不在不同程度上受过曾国藩的影响,无不像曾国藩那样去认真地阅读和研究船山学术。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热血奔放的青年时代,都曾热烈地仰慕过曾国藩。

    曾国藩于读书学习,尤为可贵的是,把它作为一生之事,相伴终生。

    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可以说一天不如一天。作为理学修养甚深的他,在1月17日写了几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读书不要放松。这几句话语是:“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认为“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而读书则贵在坚持,并在读书中体味出乐趣。因此,在2月17日,他自己感到病甚不支,多睡则略愈,夜间偶探得右肾浮肿,大如鸡卵,这确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却置之一旁,晚上照旧读书不废。疾病缠身,这已是难以摆脱的困扰,“前以目疾,用心则愈蒙;近以疝气,用心则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竟成一废人矣”。但药疗不如读书,他离不开书,他离开了书就是一个废人了。

    这年秋冬季,曾国藩病情更加严重,“脚肿愈甚,常服之袜已不能入,肥而复硬,且似已肿过膝上者。大约作文及看生书,俱嫌用心太过,有损于血,而气不能运化,故至于此,以后当不做文,不看生书”。在这则日记中,我们既可看到他身体的状况,也可看到他在写作和读书时的投入。在此他虽规定自己以后当不做文,不看生书,但无法按规定办事。因为不久,扬州阮家送《许周生集》,这是一部他从未看过的新书,拿到手后便难以放下,读就必须从头到尾读完,读的过程又全神贯注。后来湖南王运送近年所著《周易燕说》、《尚书大传补注》、《禹贡笺》、《谷梁申义》、《庄子七篇注》、《湘绮楼文集》,他收到后虽不能一一细看,但每书都较为认真地翻看了几遍。此后他又违背原来规定的不阅读生书的初衷,继续坚持阅读了《居易金箴》,王其所送其父著《王霞九文集》,朱彬所纂《礼记训纂》,李芋仙寄来的《道蕴编》,日本人所著《新论》,上海新译之书《中外古今年表》,唐义渠所寄之《湖南阳秋》,王霞轩所寄《王少鹤诗》,陶篁村所挹《浙江诗话》,柳兴恩《谷梁大义述》等一批生书。

    1872年3月2日,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了。这一天,他“病肝风,右足麻木,良久乃愈”。3月5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过金陵,曾国藩出城迎候,出发之前阅《二程全书》,迎接途中,“舆中背诵《四书》,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声”。身体差到如此地步,他还是坚持每日阅读《二程全书》。但他接连在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做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悚何极!”“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他自知油尽灯枯,将不久于人世,便抓住生命即将息歇时光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读书。他每天读的书就是《二程全书》,希望在理学的探究和修养上,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曾氏求强性格之解密(一)

    困境是压不垮强者的曾国藩一生求强,总是爆发出强大的性格品质,这说明他是一个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总是希望把自己的身子变成一块钢板。这样的人,必然是一位强者。我们可以从曾国藩身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具有惧怕的性格的人只能被困境打败,这个道理不用多解释。人有毅力万事成,人无毅力万事崩,成功性格的全部秘诀只有8个字: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有所追求的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打击,在逆境中,我们要培养出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神经,坚强的意志也只能在困境中练就。

    困境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一个人敢于直面困境,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他或迟或早,总会成功。如果一个人被困难吓倒,灰心丧气,无所作为,那么即使困境局面消除,他也不会走出失败的阴影。

    成功人士都是不惧怕困境的。面对长期的困境,他们或默默耕耘,或摇旗呐喊。他们凭着一副熬不垮的神经,一腔无所畏惧的热血,振作精神,发奋苦干,以图早日突破困境的牢笼。

    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曾说:“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是的,居里夫人的成功,除了她的天才以外,就在于她的恒心。

    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从数吨废矿渣中提取0.12克氯化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在1994年夏季世界游泳比赛运动会上,美国奇人珍妮·汤普森带着严重臂伤获得两枚金牌。

    消息传出,的确令人叹服。汤普森5月底摔断了左臂,6月初做了手术,共缝合了100多针,手臂用7枚钉子和钛板固定着。她手术后10天就重返泳坛训练。在两年以前,她打破了保持59年之久的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

    她说本赛季的目标之一,就是打破世界纪录。最后,她虽没有打破她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但她毕竟获得了两枚金牌,她用尽了自己的一切力量!

    与其说她的成绩是速度的胜利,毋宁说是意志和恒心的胜利!

    一种坚强的性格可以帮你渡过难关,一副坚韧的神经可以让你经受磨炼。成功之路从不平坦,在挫折中站起,在废墟中重建,只要心不死,志不灭,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铮铮硬汉。

    坚强的性格,是一切成就伟大事业的人所具有的特征。他们或许缺乏良好的品质,或许有各种弱点与缺陷,然而他们具备了坚韧的性格。这是所有成就伟大事业的人所绝不可缺少的涵养。劳苦不足以使他们灰心,困难不足以使他们丧志。

    △曾氏求强性格之解密(二)

    只要心中充满自信,就能成为强者曾国藩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自信自己总是一天会成为真龙、真虎,所以他总是朝着这个目标奋进。这一点,令人敬佩。无数事实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成功,都是因为退缩的性格所致。在这里,我们想说明一点:一个人如果认定了自己有能力做的事,就千万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否则你的性格中总会有退而求其次的因素,这一点将会对你造成致命的打击。

    “缺乏自信”一向是困扰人们性格的大问题,有项针对某大学选修心理学的学生所做的调查,其中有一道问题是个人最感困扰的事,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自信性格的人占75%的比例。

    怎样来看待因缺乏自信而形成的退缩性格呢?畏缩生活、深陷于不安、无能感,甚至对自我能力持有怀疑的人,几乎随处可见。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对于自己是否具有担负责任的能力深感疑虑,他们也怀疑自己能否抓住有利机会。他们总认为事情不可能顺利进行,从而保持着忐忑不安的状态。此外,他们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心中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往往退缩而求其次,只要拥有些许的成就便觉心满意足。事实上,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都是被这样的力量所打败,并怀着不安的感觉在人生的路途上匍匐前行。严格说起来,其中绝大多数的人均没有必要遭受这种挫败。

    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性格分析大师拿破仑·希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严寒得几乎要使人冻僵的早上,一位好友突然来到中西部某城镇的饭店找我。由于我将在离该地约莫35公里处作一场演讲,因此就请他陪同一道前往。我坐上他的车子,在易滑的路上朝着目的地驶去,他驾车的速度比我快些。于是我向他提议:“时间还相当充裕,你可以慢慢开,不用赶时间!”

    “你不必担心我的驾驶技术。”他如此回答着,并继续说道,“在以前,我的心里经常充满着各种不安感,但现在已经完全克服了。过去,我什么事都怕——害怕开车上路、害怕搭飞机,甚至当家人外出未归之前,我也会处于恐惧之中。”

    “此外,每当自己外出时,总会觉得似乎将要发生什么不测,心中极为不安。受到这种感觉的严密包围,而使得生活黯然失色。事实上,我存有相当严重的自卑感,并缺乏自信,这种心态也反映在我的工作上,于是工作总是进行得不顺利。不过,现在我已经想出将这种不安感从我心中彻底驱逐的妙方了。现在的我,不论面临任何事,都能自主地掌握与安排。至于‘妙计’是什么呢?他用手指着固定在仪表板上的两处夹子,然后把手伸入胸前的口袋,拿出一叠小卡片。他很快地从其中选出一张,再把它用夹子夹妥。那张卡片上这样写着:‘只要心中充满自信,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接着他把那张卡片抽开,用一只手平衡地操控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则以熟练的技巧将卡片放进叠里,再抽出另一张卡片,并同样地用夹子夹好。这张卡片上则如此写着:‘有了上天的帮助,谁能抵挡我们呢?’”

    “我经常到各地巡回推销。”他接着对我说,“我整天拜访客户,并且常开着车到各地方。而人在开车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思想着各种事情,如果想法一旦消极的话,当天的行动与表现自然也会显得消极。在从前,我即使开着车子到各处拜访客户,但实际上我的脑中却充满着不安和失败感。而这种情形正是导致我的销售业绩每况愈下的原因。但是,现今我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了。自从我开始在开车时使用这些卡片,并设法把上面的字句记诵下来之后,我脑中的想法便奇妙地发生了转变。那些过去经常困扰我的不安、挫败的感觉和性格因素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信仰与勇气的性格。这个方法改变了我,也帮助我在工作上的表现。”他并强调,“过去,我可以说是不情愿去从事客户的拜访与推销工作,因此想要有所收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这是我性格的最大弱点,当然也会阻止我的成功。”

    一句话,退缩的性格,只能阻止你的前行,因为它会在你最需要前行的时候,给你一个满足的小港湾。当然,这是你性格的误区。你要想成为强者,必须对自己充满自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