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家有美妻好种田 > 崇祯皇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启七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不慎落水染病,几个月后便奄奄一息,临终之际,他立弟弟朱由检为皇帝,并叮嘱道:“你皇嫂服侍朕七年,总是忠言规劝,使朕受益良多,以后她一人独居甚是可怜,你要好生照顾!”

    交代完这些事情,这位“木匠皇帝”便撒手人寰。

    朱由校

    朱由检继位,即是崇祯皇帝,他后来有没有遵从哥哥的嘱托,善待当时只有21岁的寡嫂?这位皇后究竟有何魅力,让一向不务朝政,只爱雕刻的“木匠皇帝”依依不舍,放不下心?

    木匠皇帝,不思朝政

    一切的事情,还得从朱由校本人说起。

    朱由校是明光宗的儿子,他们这一家子,在朱由校的老爹还没有当上皇帝前,日子过得很不好。

    明光宗不被自己的父亲明神宗喜爱,导致朱由校和弟弟朱由检从小就生活在恐惧之中,帝王之家便是如此,一旦不得宠或是没有掌握权力,便没有安全感。

    明光宗

    好不容易等到父亲登基,结果“红丸案”发生,老爹明光宗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上了西天,朱由校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上帝位,改年号为天启,是为明熹宗。

    彼时的他根本毫无治国经验,而且对这些国事一点兴趣都没有,这就给了某些人机会,得以干涉朝政,祸国殃民,其中危害最大的,便是魏忠贤和客氏。

    魏忠贤乃是当初朱由校还是皇太孙时便结识的朋友,原本是个市井无赖,朱由校继位后不喜朝政,又不想交给不熟悉的人处理,于是就想到了魏忠贤,任命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魏忠贤却不思报效国家,只想趁机建立势力,获取更大的权力。

    一开始,他和抚养皇帝长大的李选侍一起把持朝政,受到东林党人左光斗和杨涟等人的极力反对弹劾,后来明熹宗被迫将李选侍移除宫外。

    没了李选侍,魏忠贤自感难以一手遮天,无法对抗东林党人,于是想到另外一个人——客氏。

    说起来,魏忠贤后来能够祸乱朝廷,与客氏脱不了干系。

    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对她有着特殊的感情。

    朱由校从小就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之中,对于身边的人有着很强的依赖感,后来父亲故去,他当了皇帝后便愈发珍惜那些过去陪伴他的人,客氏因此备受朱由校信任。

    史书记载,客氏姿色妖媚,但却是个蛇蝎美人,而且生性放荡,明熹宗长大后,经不住客氏的诱惑,与其有不正当的关系。

    客氏

    这些事情并非空穴来风,明熹宗喜欢让客氏给他做饭,客氏经常在饭菜中添加一些壮阳之物,加上客氏生性放荡,很难不让人想象这两人没有一腿。

    天启七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不慎落水染病,几个月后便奄奄一息,临终之际,他立弟弟朱由检为皇帝,并叮嘱道:“你皇嫂服侍朕七年,总是忠言规劝,使朕受益良多,以后她一人独居甚是可怜,你要好生照顾!”

    交代完这些事情,这位“木匠皇帝”便撒手人寰。

    朱由校

    朱由检继位,即是崇祯皇帝,他后来有没有遵从哥哥的嘱托,善待当时只有21岁的寡嫂?这位皇后究竟有何魅力,让一向不务朝政,只爱雕刻的“木匠皇帝”依依不舍,放不下心?

    木匠皇帝,不思朝政

    一切的事情,还得从朱由校本人说起。

    朱由校是明光宗的儿子,他们这一家子,在朱由校的老爹还没有当上皇帝前,日子过得很不好。

    明光宗不被自己的父亲明神宗喜爱,导致朱由校和弟弟朱由检从小就生活在恐惧之中,帝王之家便是如此,一旦不得宠或是没有掌握权力,便没有安全感。

    明光宗

    好不容易等到父亲登基,结果“红丸案”发生,老爹明光宗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上了西天,朱由校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上帝位,改年号为天启,是为明熹宗。

    彼时的他根本毫无治国经验,而且对这些国事一点兴趣都没有,这就给了某些人机会,得以干涉朝政,祸国殃民,其中危害最大的,便是魏忠贤和客氏。

    魏忠贤乃是当初朱由校还是皇太孙时便结识的朋友,原本是个市井无赖,朱由校继位后不喜朝政,又不想交给不熟悉的人处理,于是就想到了魏忠贤,任命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魏忠贤却不思报效国家,只想趁机建立势力,获取更大的权力。

    一开始,他和抚养皇帝长大的李选侍一起把持朝政,受到东林党人左光斗和杨涟等人的极力反对弹劾,后来明熹宗被迫将李选侍移除宫外。

    没了李选侍,魏忠贤自感难以一手遮天,无法对抗东林党人,于是想到另外一个人——客氏。

    说起来,魏忠贤后来能够祸乱朝廷,与客氏脱不了干系。

    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对她有着特殊的感情。

    朱由校从小就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之中,对于身边的人有着很强的依赖感,后来父亲故去,他当了皇帝后便愈发珍惜那些过去陪伴他的人,客氏因此备受朱由校信任。

    史书记载,客氏姿色妖媚,但却是个蛇蝎美人,而且生性放荡,明熹宗长大后,经不住客氏的诱惑,与其有不正当的关系。

    客氏

    这些事情并非空穴来风,明熹宗喜欢让客氏给他做饭,客氏经常在饭菜中添加一些壮阳之物,加上客氏生性放荡,很难不让人想象这两人没有一腿。

    而且明熹宗从小就生活在恐惧之中,那种特殊环境下,会对一个陪伴他的美貌女子产生畸形爱恋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不过明熹宗自己也知道对奶娘有感情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故此他赐婚客氏与魏忠贤,让两人结为“对食”夫妻,以此掩人耳目。

    有了客氏的帮助,加上明熹宗又是个不思朝政,只喜欢专研雕刻的“木匠皇帝”,魏忠贤如鱼得水,与那客氏一起祸乱朝纲。

    可以说,明朝后期会走向灭亡,除了前几代积累的问题之外,这两人的作恶亦是重大原因。

    阉党当道,女子干政

    在张皇后没有出现之前,客氏在朝中的地位简直无人能及。

    虽然名义上她嫁给了魏忠贤,但是却被破例允许居住在咸安宫中,由她来负责皇帝的起居饮食,明熹宗亲自封客氏为“奉圣夫人”。

    对于宫中那些所谓琼浆玉液,山珍海味,明熹宗根本看不上眼,他独爱客氏的饭菜,称之为“家膳”。

    在明熹宗闲暇之时,客氏经常陪伴左右,与他一起赏花观月,每逢客氏过生日,明熹宗必定亲至,对于给她的赏赐从不吝啬,甚至允许客氏可以随时出宫返回府邸。

    为了她,明熹宗从不吝啬给予“特权”。

    种种一切,让客氏在宫中享尽荣华富贵,风光盖过所有人,她本就是个蛇蝎美人,皇帝的宠信使她愈发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客氏出行总是装扮得光彩照人,在宫中就乘坐小轿,宫外则是八抬大轿,随行护卫众多。

    遇到她,宫中内侍、大小臣子,都会齐齐下跪以示尊重,下跪之时更是不乏各种赞美之词,对她的称呼亦是花样百出,如“太夫人”、“圣太太”、“千岁夫人”等。

    回到家里时客氏就更加猖狂,家奴必须称她为“九千岁老太太”,每日必须给她问安,口中必念“千岁,千千岁”。

    明熹宗不喜朝政,客氏与魏忠贤便狼狈为奸,经常在明熹宗专心玩木匠活时,让魏忠贤诵读奏折,明熹宗总是不耐烦地表示“汝辈好为之”。

    如此一来,魏忠贤和客氏得以大动手脚,铲除大批反对自己的人,朝中不少忠烈爱国之臣都死在二人的算计之下。

    在陷害大臣方面,客氏远比魏忠贤更加果断狠辣,“最毒不过妇人心”,说的便是她种蛇蝎美人,就连魏忠贤一开始都没有她这么狠。

    当初魏忠贤刚崭露头角的时候,是在宦官王安手底下做事的。

    王安虽然是宦官,却是明朝时期少有的忠臣,早在明光宗在位时便辅佐先皇,后来得到明熹宗的重用,只是随着岁数渐大,不知不觉便与明熹宗减少接触。

    后来明熹宗想要让王安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按照惯例推辞一番,不料客氏趁机吹起耳边风,让明熹宗准了王安的辞呈,后又让魏忠贤联合他人弹劾王安,一系列操作下来,王安最终被发配到南海子做净军。

    到这里客氏还不觉得放心,要魏忠贤派人害死王安,魏忠贤有些犹豫,因为王安以前对他不薄,结果客氏冷笑道:“你觉得我们两人比起那李选侍如何?就连李选侍都被王安等人逼走,你敢留下隐患?”

    魏忠贤听罢心一狠,派人将王安杀害,客氏这才满意。

    对于这一切,明熹宗根本就不在乎,他每日忙于木匠雕刻,玩得不亦乐乎。

    此时的明朝,阉党当道,女子干政,已显灭亡征兆。

    海选艳后,唯一能跟客氏对抗的人

    客氏和魏忠贤如此祸国殃民,难道没有人站出来与他们对抗吗?

    当然有,可惜客氏深受明熹宗宠信,明熹宗又总是以“汝辈好为之”为推辞,让魏忠贤代为处理政事,两个人经常假传圣旨,许多反对二人的大臣,包括王安和众多东林党人就是这么被杀害的。

    时间一长,这两人就彻底成了气候。

    但在众多弹劾魏忠贤和客氏的人中,有一人却一直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甚至多次谏言圣上要“亲贤臣远小人”。

    这个人,就是张嫣,张皇后。

    朱由校一生最宠两个女人,一个是对他有着特殊意义的客氏,一个则是爱妻张皇后。

    天启元年,朱由校到了大婚年龄,于是昭告天下,在民间进行一次海选,要在全国13到16岁之间的少女中选出合适的人成为皇后。

    海选一共有五千多名美貌的少女参加,最终选出三人,其中便包括张嫣。

    三名少女最后被带到明熹宗面前,那时的张嫣年方十五,体态修长,身姿丰满婀娜,貌美清爽,气质与众不同,被明熹宗一眼相中,钦定张嫣为皇后,另外两位则是纳为妃子。

    张嫣成为皇后,其人个性严正,端庄贤德,极具母仪天下的气质,对于魏忠贤和皇上乳母客氏在朝中为非作歹、陷害大臣的行为甚是不耻。

    她经常在明熹宗面前数落这两人的过错,久而久之,客氏对张皇后心生不满。

    不过张皇后一点都不惯着客氏,客氏曾经试探性地冒犯她,被她以皇后的身份压住,并且亲自惩治一番。

    魏忠贤和客氏渐渐有了铲除张皇后之心,二人命人造谣生事,说张皇后身份有疑,原是死刑犯之女,非是张国纪所生,倘若谣言成真,张皇后无疑是犯了欺君之罪,便可趁机扳倒她。

    谁料明熹宗这回却没有犯糊涂,果断下旨查办造谣之人,震慑魏忠贤等一干阉党。

    要说这张皇后确实与众不同,除了劝谏圣上外,她对于自己也有要求,闲暇时还看一些史书完善自身。

    一次,明熹宗去见张皇后,见她正在看一本书,便问道:“这是什么书?”

    张皇后如实禀报:“此为《赵高传》。”

    明熹宗听罢瞬间明白她意有所指,只是嘿然一笑,不了了之。

    按照传统,皇帝的后宫嫔妃不得干政,嫔妃们平时所读的书本应是《女诫》一类的书籍,这《赵高传》明显不是张皇后应该接触的书本,她此举无非是想提醒明熹宗:小心魏忠贤,此人如同那包藏祸心的赵高!

    明熹宗嘿然一笑,便是因为他知道张皇后的用意,可是他却没法表态,一方面客氏在他眼里是亲人般的存在,一方面张皇后是他的爱妻,如何选择?只能一笑而过,装作不知。

    临死之前,朱由校对张皇后充满歉意

    如此,在明熹宗故意维持下,张皇后和客氏两人谁也奈何不得谁,明熹宗觉得,这样下去就可以了,他没什么雄心壮志,只想安于现状。

    但客氏和魏忠贤却不这样想,对权力深深迷恋的两人,考虑得更长远:张皇后如此正直,日后若是生下皇子继位,她变成皇太后,两人焉能有活路?

    客氏和魏忠贤有这种想法太正常不过,明熹宗对张皇后的偏爱过于明显,她若产下皇子,成为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事,两人自然不愿见到这种情况发生。

    天启三年,张皇后怀孕,明熹宗大喜,却把魏忠贤和客氏急坏了,思索着如何弄死张氏腹中的胎儿。

    正巧,张皇后怀孕后时常感觉腰痛,便差人寻找到一名按摩师,每日帮她按摩缓解痛苦。

    客氏见此立刻有了主意,让魏忠贤收买按摩师,按摩师为张皇后缓解腰痛时,暗中使了手脚,导致张皇后因此流产,后来甚至丧失生育能力。

    这事让客氏甚为得意,算是报了当初被张皇后惩治的仇。

    不仅如此,魏忠贤和客氏也害怕其他皇子登基会影响二人的权力,因此两人对于其他皇子也暗中下毒手。

    明熹宗一生有过三个孩子,不是流产便是夭折,天底下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真相为何,可想而知。

    眼看皇子夭折,魏忠贤和客氏便向皇帝进献所谓的“养女”,希望能生下龙子,可惜明熹宗有了张皇后便对美色失去了兴趣,这些进献来的女子也没有哪个能产下皇子。

    时间来到天启七年,客氏和魏忠贤的报应来了。

    这一年,明熹宗不慎落水,后患病加重,魏忠贤和客氏又搞事情,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声称她们是怀了龙种的嫔妃,希望皇帝能选一个龙种成为预备继承人。

    这种小把戏如何瞒得住张皇后?

    她揭穿了二人的阴谋,在她的坚持劝说下,明熹宗最终将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检,并且在临终前万般嘱托:一定要照顾好张氏!

    明熹宗确实在朝政上糊涂,但不代表他真的蠢,自己的三个孩子先后夭折,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想想就知道,一定是客氏和魏忠贤搞的鬼,这就是他临终前对张皇后念念不忘的原因。

    不仅是因为留恋爱妻,亦是因为愧疚,客氏害死张氏的孩子,他却碍于旧情不能为张氏主持公道,临终前对弟弟的嘱托,其实更像是一种“补偿”。

    朱由检

    那朱由检后来又是如何对待张氏的呢?

    朱由检继位,为明思宗,改年号为崇祯,对于皇兄临终前的嘱托,他一直不曾忘记!

    他先除掉魏忠贤,后笞死客氏,对于皇嫂张皇后一直尊敬有加,不曾有僭越之举,民间传闻两人有私情,不过是野史胡话,不足为信。

    要知道,崇祯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廉政勤政,为人正直,对国事甚是上心,在私生活方面,他勤俭节约,在位多年“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实在很难想象,这样一位仁德的君王会对自己的皇嫂有逾越之举。

    可惜,崇祯帝却是明朝最倒霉的一位皇帝。

    虽然他励精图治,可惜明朝几代下来积累的内部问题太多,继位之时国家已经岌岌可危,加上常年被天灾和瘟疫祸害,国内各地兴起农民起义,外部还有清兵和辽国觊觎,最终无力回天。

    李自成攻入宫中前,崇祯帝自缢而死,张皇后接到传讯,朝着他的宫殿方向拜了几拜,同样自缢而死。

    从行为上来看,崇祯帝一直没有忘记哥哥的叮嘱,他一直善待张皇后,但是从结果来看,他没有做好这件事,张皇后和他均是没有善终。

    并非他无能,只能说,在乱世洪流面前,无论是朱由检还是张皇后,都太过渺小。

    而且明熹宗从小就生活在恐惧之中,那种特殊环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