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狗子和他的女人 > 第八十七章 学会做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了解到孤儿赵长兴的家庭情况后,邵兴旺就不再简单地教他读书、习字、说话,而是以真正的意义教育他、帮助他,使他早日摆脱命运给他带来的不幸,回到一个正常的健康孩子的轨道上来。

    当赵长兴不完成作业时,邵兴旺并不是简单地指责他,而是问:“是不是老师讲得你没听懂?是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

    同时,邵兴旺会告诉他:一件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那样做有什么坏处?因态度不同,做法就不同;做法不同,结果也就截然不同。

    邵兴旺要让赵长兴懂得:他这样的年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怎样才能赢得朋友等一系列做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除了这些,邵兴旺还经常鼓励他:你能行,你一定行!让他把“永不言放弃”挂在嘴边。

    有一次放学后,师生俩人坐在教室里。邵兴旺在看书,赵长兴在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赵长兴自言自语道:“世界上有几十亿人,而我只有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生命意义。老师,我说的对吗?”

    “哇哦!”赵长兴的话令邵兴旺吃了一惊,小小年纪,说出了如此富含人生哲理的话语。

    邵兴旺:“从哪儿看的这句话?”

    赵长兴回答:“从一本描写钱学森爷爷的故事里看到的。”

    邵兴旺:“不错不错,学会了从别人身上汲取有意义优点了。”

    邵兴旺忍不住夸奖了赵长兴一句。

    看到赵长兴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了,邵兴旺知道他的努力开始慢慢见效了。

    帮孩子找寻到真正的偶像,让孩子从偶像身上汲取伟大人格和道德力量,这比枯燥乏味的说教更能激发一个孩子成长进步的欲望。作为老师,邵兴旺懂得这样的道理。

    邵兴旺将赵长兴作为一个研究案例,为此,还把赵长兴作为自己小课题的研究对象,不久之后,还真有了一点收获,这从他写的一篇随笔中可以看出来。

    邵兴旺将这篇随笔连同孤儿赵长兴的故事一起投稿给《秦都教育报》,后来被编辑刊登在副刊栏。

    以下是随笔的部分内容。

    之所以作者将这篇随笔附录如下,因为里面的信息有助于读者对邵兴旺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理解。

    邵兴旺在随笔中写到:近日,在图书馆翻看旧报纸,看到了“315”曝光的假冒伪劣产品:“六个核桃”变成“六禾核桃”;“脉动”变成“咏动”;“康师傅”变成了“康帅傅”......

    我想笑,但我笑不出来。

    我想骂,但我骂不出口。

    如果我在单身宿舍的小商店碰见了这些假冒伪劣商品,十有八九就买了吃了。因为我买东西,几乎从不挑拣和查看。这些东西只要没让我肚子疼,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去关心它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

    但现实是,“别人把你卖了,你还乐呵呵地帮人家数钱”。

    制假售假者的“聪明才智”让人惊愕,更令人痛心。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制假售假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完全不顾国家的法律,突破道德和人性的底线?是国家的法律制度不严吗?

    我看工商管理部门和国家司法部门打击、处理的案件为数不少,往往都是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不可谓不严。

    那只能说这些是利益熏心,鬼迷了心窍。

    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利益熏心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赴后继,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老师,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也不太懂社会学。但我知道,一个做人有底线的人,是不会去干伤天害理的事情的,特别是这种拿着别人的生命健康当“儿戏”的事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的基础教育成果,在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显现。

    倒推一下,如今这些制假售假者,他们的童年教育是怎样的一种状况?他们当年是否受到了合格的德性教育或者人性教育?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说,(1896年发表的《古议院考》),“民智未开不可骤兴议会制度”。从这些制假售假者身上,我们至少看到,今天,在“道德、法制、民主、公正、诚信”等方面民智未开者,还大有人在。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中国在道德、法制、民主、公正、诚信等方面是否还存在大量“未开化”的人?就要看今天的教育是否能完成“民智未开”的使命。

    人常说,做人要讲道德,做事要讲效率。

    讲道德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讲效率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当“功利”占据了一个人做事的全部境界之后,“利益”便成了做事做人唯一的目的。焦虑和算计充盈其中,人性的底线就会被轻易逾越和突破。

    假、恶、丑从何而来?人为何会虚伪、凶恶、丑陋?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人有贪婪的欲望。

    人为何会有贪婪的欲望?佛教里面其实讲的非常清楚:就是因为人“无明”。“无明”即:没有智慧,或者缺少智慧,对人生的意义缺乏透彻的认识。所以,决定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人的智慧。

    苏格拉底曾说:“美德即智慧”。

    一个人如果经常想一想世界和人生的大问题,对于世俗的利益就一定会比较超脱,不太可能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说到底,道德败坏是一种蒙昧。

    在一个逐利的社会上,人际关系必然复杂。如果大家都能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多多地关注自己生命和灵魂的需要,约束物质的贪欲,人际关系就一定会单纯得多,这个世界也会美好得多。

    让我们回到中小学的校园,通过孤儿赵长兴,我发现,和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相比,他的道德品质更显重要。

    通过教育,我们提高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那学习对他而言,其实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

    怎样实施科学的德育?才能培养出一个懂得人生智慧的下一代,至少让我们的下一代守住人性的底线?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点尝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