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 第二百四十四章告状(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番话落,周父陷入沉思,祁佑嘴角却是染上了笑意,其余几个也听得痛快,郭展鹏这少年气盛的已然叫了声好。

    “就是!不然那王爷还以为咱们怕他呢!”

    郭如意笑着瞪了他一眼,也并未阻止,显然也是认同春归的话。

    祁佑见他仍有犹豫,拱手道:“伯父,瓷器乃事关国库,视为国策,祁王今日所为已有扰乱国政之意,若是纵容他为了一己私欲如此作为,日后难保没有更大的祸患。”

    “因慈幼堂一事,我与知行已在圣上面前有了纯臣的印象,哪怕此番未能回应,圣上也不会就此有了嫌隙,如同春姐所说,只当是去说一说委屈。”

    这七八日不敢磕着碰着,总算到了京都,却被撞了个稀碎,任谁都要生了委屈之意。

    “是啊爹!就祁王尊贵受不得气,咱们小老百姓就得受委屈不成!我看就得有人彻底治一治他,你不知道,清早那老伯看到那人怕得不行,可见祁王底下都是些什么货色,再这么惯下去,京都里少不得出些冤假错案。”

    话说到这份儿上,周父再没有不应的,沉默片刻,他猛地一拍桌子。

    “成!那就去,趁国子监短假还在,要说就好好分说清楚,再这么背地里下.阴手,圣上的贤名怕也有染!”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忽的犹疑。

    祁佑淡笑道:“伯父还有什么要说的一并说了,不必犹豫。”

    周父闻言点了点头:“我在想,这事儿还是同尤老太傅先通个气儿,一来他年纪大了,明日朝堂上也有个准备,不至于惊扰,二来.......就如上回,他一开口,朝堂之上也是有些分量的。”

    祁佑立刻拱手:“伯父思虑周到。”

    周父摆了摆手,叹了几声,各家有各家的一本经,即便是天子也不例外啊。

    夜半,周父亲自上门,敲响了尤老太傅的大门,深谈整一个时辰后才回。

    第二日一早,祁佑,知行备下一大一小两个箱子,随周家父子一道出了门,郭展鹏拉着知行祁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又补说了好些商队策略,周晗逗他:“合着平民也可入宫,不然你就在外头等传召,有什么想说的想补的自个儿跟上?”

    说到这郭展鹏就立刻松了手,拍拍屁股跑远了。

    看得一群人在后边直笑,这有些肃穆的氛围也到底散了些。

    .......

    清早宫里也早已洒扫完毕,入夏天色亮得快,几个宫里早早地开了门。

    祁佑知行两人入宫述职的折子昨儿便递了上来,赶在宫门落钥的前一刻,这着急忙慌的,皇帝也只好起了身批复允了。

    “这两小子紧赶慢赶地上来,半年的政绩在册,朕也赶着听一听。”

    大抵是为着听好消息,皇帝面上也无丝毫倦色。

    “朝里个个吵吵嚷嚷的,就没一个能分忧的,朕要拨善款,户部不允,朕要兴修水库,户部仍是不允,这国库一日不充盈,朕做什么都碍手碍脚。那两小子能耐,把这么一桩事儿给揽了过去。”

    “就是那什么慈安堂,私塾,也给了先例,待日后有了银子,朕也要原模原样地建起来!”

    皇帝心情大好,迈了大步上朝堂,嘴角都是带着笑意的。

    跪拜后待瞧见下边站在周家父子边上的两张熟面孔,官服加身,俊俏的模样在一众老臣里尤为显眼,他不由得笑了出来。

    “多了两个好相貌的小郎君,这要是不仔细认一认,朕都要认不出来了!大半年过去,通身的气派出来了!”

    朝堂里谁不知道皇帝说的是谁,如今瓷窑已成,独出一份的手绘手艺,这两人便是圣上眼里的忠臣贤臣,众人不论真心还是假意,此刻也都拱手应和。

    皇帝扫过底下众人心口不一的模样,心里直哼,念起这两月独独递交给他的账目,还有那慈安堂私塾两块的试行,再看祁佑知行这挺立的模样,相较之下,心中更是欢喜。

    便有意道:

    “朕瞧着还有人不太服气。”

    这一句落下,满朝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忙辩道:“不敢不敢,两位大人年少有为,是国之栋梁。”

    众人连连附和,皇帝听着又有些不爽快。

    还是尤老太傅抚手一拜,义正言辞道:

    “进献手艺是为义,不辞辛劳担起重任是为忠,小小年纪能有此胸襟气度,是我朝之福。”

    这句话才叫皇帝耳朵顺了些,大笑道:“老太傅说得不错!可还不止呢!这两小子担了瓷器的重任,其他事儿也没落下!”

    尤老太傅眉头一动,心知圣上这是要引出什么,配合道:“哦?可还有其他?圣上可别绕弯子。”

    皇帝被配合得浑身舒畅,也不管底下人是什么脸色,直接道:

    “他俩可不光是瓷器一事交了份圆满的答卷,看博雅呈上来的考核册子,什么雪灾安顿流民,慈安堂归置孤寡,两县建设桩桩件件都没落下,朕可不得好好嘉奖一番!”

    果然,话音才落,连二连三的疑问响起。

    “……慈安堂是何物?”

    “谁知道呢,大抵又是那两个小子想出来的稀奇东西。”

    底下人满是疑惑,皇帝忽然有种提前知晓的兴味,待看够了众人反应,他才示意旁的内侍:“把那账目给他们瞧瞧。”

    内侍早有准备,连忙将每一笔都记得清楚的账目传到底下。

    皇帝摩挲着手指,一派运筹帷幄的气势。

    “两月前,这两人便递交这账本上来,县里富户们集资筹办了这慈安堂,专供养无所依傍的老人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账目清清楚楚,每一笔都落到了实处。”

    他这话意思是夸赞,却又把话头一转:“朕在想,朕的户部若是能做到如此,一分一毫登记在册,兴修水利的银子怕也是拿得出来的吧!”

    一句话说得底下人瑟瑟发抖,这算什么,这是明晃晃地说户部里有蛀虫。

    待众人反应过来,慈安堂的政绩便实打实地落到了祁佑跟知行头上。

    账目清晰在册,又是无半分私心地供养了老人家,有谁能说嘴?

    一些想鸡蛋里挑骨头的臣子话到嘴边,又只能硬生生地咽回去。

    到此处,知行跟祁佑两个的一派贤德官风被皇帝一点点地拔高。若说造势,圣上才算一流。

    祁佑跟知行对望一眼,心里微叹。

    看够了底下臣子的面色,皇帝才重新提起话头。

    “昨晚上递交上来三道折子,这是官窑落成,预备着推行做买卖了?”

    话过一轮,才真正说到瓷器上。

    祁佑与知行就地一跪。

    “圣上容禀,松虞两县共四处官窑,于月前出品,共三十二名手艺人已训练出师,官窑试行成功,来日便可推行至全国各地。”

    知行接着道:“另有郭家小子上书建立商队,于邻国各地四处游说宣传,将手绘瓷器传出国都。商队一干事项昨日折子上也已言明。”

    皇帝赞许道:“不错,建商队的折子朕看过,郭家能想出这法子,显然也是动过脑子的,既是如此,这事儿就交由你那个岳家去办,办得好朕还有赏!”

    知行当即叩拜:“谢圣上!”

    “该赏你们的也不会少,容朕好好想想。”

    该说的都已说尽了,朝里也没几张嘴敢这时候来触霉头,皇帝大大松了口气,自大旱后还是头一回如此松快,松快之余,不免要嘚瑟一番,终于想起了这两人折子中所述,这一路将官窑烧制而成的瓷器也带上来了,且都是新鲜画样儿。

    他松了脊背,微微弯下腰,随意道:“瓷器今儿可有带过来?”

    话落,跪在地上的两人,周家父子,最前边尤老太傅顿时起了精神。

    祁佑拱手道:“带了。”

    皇帝立刻道:“快拿上来给朕瞧瞧!”

    外头立刻得了消息,将一大一小两口箱子抬了上来。

    满朝臣子窸窸窣窣地说着话,眼神也忍不住往箱子瞟。

    他们都是买过手绘瓷器的,心里自然欢喜,听闻是新画样儿,不免有些意动。

    皇帝见送上来一大一小两口,眉头一挑:“这一路护送过来怕是不容易吧,待会儿瞧着好,朕定然给你们独一份的赏,也不叫你们这半年白忙活!”

    皇帝本以为这话说完将看到两个臣子感激涕零地谢恩,没想到下一刻两人却直直磕了一个响头,久久未起。

    他还来不及询问,就听见祁佑俯首高声道:

    “臣不求赏,只求圣上不加责罚。”

    话音刚落,那两口大小箱子被“咣当”一声打开,大的露出满箱的碎瓷片,顿时引起一阵惊呼,听得皇帝连忙看过去。

    这一看,懵了。

    “这……这怎么全碎了?”

    再看另一口小箱子,这倒是完好无损。

    皇帝这口气又是紧又是松,还来不及询问,倒被小箱子里的瓷器吸引了过去。

    只见那两套共八件瓷瓶壶口圆润,剔透晶莹,就是隔着老远也能瞧见几道反射出来的光亮,瓶身绘着梅兰竹菊四花,栩栩如生。另一套的四时图,春夏秋冬各有章法,就真的像在瓶子上作了一幅画似的!

    配套的锦盒也雕刻着相应的图案,相得益彰。

    不光是皇帝,离得近的一干臣子早就被吸引,有的甚至想伸手摸上一摸。

    这两套比早前在郭家铺子里卖的还要漂亮!

    有远见的臣子已然不敢想,这若是放到市面上,千金一求的怕是也有。

    圣上的国库,大抵是不用忧心了。

    等众人反应过来,祁佑跟知行已在地上跪了许久,还是尤老太傅轻咳了几声,将皇帝的目光给引了回来。

    皇帝一愣,看过两套完美的瓷器,再注意到一整箱碎片,心里是说不出的心疼,不免怪道:“这一箱是怎么回事?这折子送来到你们俩上京也有七八日,七八日如此小心地护送怎的成了一箱子碎瓷?”

    这话落地,今日的重头戏算是要上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